APP下载

中日小学生生活习惯及行为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

2017-04-10鈴木明尹小俭季浏高橋進進藤周治

武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性格体质

鈴木明+尹小俭+季浏+高橋進+進藤周治+小沼彰彦+只隈伸也+佐藤真太郎

摘 要:目的:为制定中日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合理锻炼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日本埼玉县和中国江西省南康县横市镇773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新体能测试》体质健康项目测试,并通过问卷进行小学生生活习惯与性格调查。结果:对体育锻炼兴趣浓厚以及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运动的中日小学生(8-10岁),较之同龄人的体质健康状况更好;除了柔韧指标外,日本小学生的其它体能指标均优于中国小学生;对于中国小学生而言,体温低于36℃和日常步行数少于8000步可能导致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但睡眠时间与体质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关系;拥有开朗性格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相比其它性格小学生更好;没有“恐高症”儿童的肌肉力量、力量和灵敏性更好。结论:中日小学生体格比较差异不明显,日本小学生体能总体状况优于中国小学生;开朗性格与中日小学生运动能力呈正相关。

关键词:小学生 体质 生活习惯 运动习惯 性格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2—0107—05

1 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的生活环境也在发生较大变化。日本文部科学省实行的“体力·运动调查”显示,1985年以来,儿童的体力和运动能力一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基于这样的背景,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指出:轻视儿童的游戏、运动,以及越来越便利的生活環境会导致儿童的运动不足[2]。与之情况相类似,中国小学生体力活动状况在这些年也呈现下降的趋势[3-5]。

体力、运动能力不足不仅影响儿童运动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儿童健康状况。研究表明,运动不足将会造成儿童超重、肥胖和生活习惯病的增加,具体表现在儿童的活动积极性和运动精力的下降[6、7]。虽然体力、运动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是由儿童“运动经验”不足而导致,但研究显示,儿童的生活环境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8]。因此,依据两国儿童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各种因素来分析导致儿童体力低下的社会性背景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生活习惯对儿童体质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然后通过分析探讨生活习惯、生活行为和性格等对中日小学生运动能力造成的影响,进而为制定小学生成长阶段的锻炼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与调查时间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日本、中国的小学3年级到5年级学生,总数共计773人。日本被调查小学位于日本埼玉县(被试474名),中国被调查小学位于中国江西省南康县横市镇(被试299人)。由于中日两国小学新学期开学时间不相同,因此为了便于进行测试,本研究在日本进行测试的时间是2015年5月份,中国是在2016年11月份。

2.2 调查方法和测试项目

本研究进行两方面的调查:(1)采用问卷对被试及其监护人进行生活习惯与性格调查;(2)对被试进行体力、运动能力测试。具体方法是依据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新体能测试》,本研究选出以下项目进行调查:握力(肌肉力量)、30秒仰卧起坐(腹肌、肌肉持久力)、坐位体前屈(柔软性,采用零点不固定仪器测试)、50米跑(速度)、20米往返跑(心肺耐力)、立定跳远(瞬间爆发力)和反复横跨(敏捷协调性)。

2.3 调查项目细则

2.3.1体能测试

(1)20米往返跑(心肺耐力):一定时间内电子声音会响起,到下次响声时,被试的脚踏上或踏过端线为标准反复跑。连续2次,没过线则结束测试。(2)反复横跨(灵敏协调):中央线左右两侧100cm处分别有线,被试首先在中线处半蹲然后发力横跳,右—中央—左—中央—右,以此类推,连续跳20秒。每过一条线就记一次成绩。

2.3.2 日常身体活动量与体温

日常身体活动量采用计步器(西铁城电子数码计步器,TW300-001)来测量。记录被试每日起床后到就寝前的步数,计算3天的平均值。体温测量则为测试者与被试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测量工具为西铁城公司生产的电子体温计(CT422),测量其睡前和起床后的腋下温度(大约10分钟),但当身体不适时不予测量。

2.4 统计处理

对得出的数据分别进行平均计算和标准差计算,采用T-检验进行两个群体之间的比较。另外,尝试把体能测试测量值作为从属变数,把所选项目群作为因子,对各个项目实施单因素方差分析后,然后再通过Dunnett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水平以P﹤0.05为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日小学生身高体重、体能测试平均值

表1显示,身高比较中,中日两国小学生在各年级段均无显著性差异。在体重指标比较中,4年级男生(中国>日本)和5 年级女生(中国<日本)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年级无显著性差异。

在体能指标比较中,除中日两国男小学生3年级“50米短跑”4年级“握力”5年级“握力”“坐位体前屈”“50米短跑”和中日女小学生5年级“坐位体前屈”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项目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两国小学生除了“坐位体前屈”指标为中国小学生优于日本小学生外,其余体能指标比较,日本小学生均优于中国小学生。

在男小学生和女小学生体能指标的比较中,除“坐位体前屈”指标以外,其他项目均为男小学生值高于女小学生。

总体来看,日本小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要优于中国小学生,可以推测这与两国学校体育环境的影响有关。相对而言,日本小学体育课内容以及学习指导要领都非常详细,质与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这可能是导致中日两国小学生体能呈现差异的一个原因。男女小学生间进行的比较,女子”柔韧性”较好,其他项目则是男子更好。如果不考虑身高体重的差异,可以推测男女体能差异与肌肉量、脂肪量、骨量等身体成分差异,所以致使女小学生的柔韧性优于男性。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性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猫的性格爪知道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