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推手引入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理论研究

2017-04-10虞文敏闫炳才孙兆臣

武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

虞文敏+闫炳才+孙兆臣

摘 要: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技击技能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他是学习太极拳套路以及学会应用套路的中间“桥梁”。随着太极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关注太极、学习太极。但在很多太极拳教学中,太极推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在新时期提倡创新的年代,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引入太极推手方法应运用推广起来。

关键词:太极推手 高校 太极拳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2—0070—02

1 前言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的对抗和对练形式,它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古老的东方文化哲理。它对人身心素质的提高、道德完善的修养、意志品质的锻炼以及其本身的独特性防身健身都极具裨益。现如今,跆拳道、散打、拳击、自由搏击等因其强身健体、培养优秀品质、防身、观赏性强等特点受到高校学生的追捧,太极拳因其本身“缓”“慢”“柔”的特点,以及一些人误认为没有实用价值而得到了“失宠”。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文章从分析太极推手的特点,让人们能够了解到太极推手对促进太极拳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对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让人们更深一步认识太极推手引入太极拳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练太极拳的兴趣,为高校太极拳的更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 太极推手的特点

3.1 以静制动,动中求静

太极推手技击应敌应是静心、意专为先决条件,其静为动中求静。这其中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唯有心静才能懂得对手想要做什么,才能懂得对手发力的意图,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及为心静。推手中对手力量的瞬息万变,始终保持自身重心平稳,及为生理之境。推手技击中始终保持自己身心平衡,顺应对手变化而采取静中取胜,依靠自己重心的虚实转换,保证自己静的同时,破坏对手身心平衡,利几出击,劲不虚发及为以静制动,动中求静的原则。

3.2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推手的突出特点,凡是顶抗对方之力,以硬力对抗这些都是刚力,太极以柔为核心,不与来力产生顶抗之力,顺对方力走势方向或随对方来力能够主动伸缩引化对方之力,使之力量落空,转化为合理而攻之,达到以柔克刚,以小胜大的最终结果。

3.3 舍己从人,后发先至

所谓的“舍己从人”就是顺从对方的意图,舍弃自己的意图而运动,是对方之力而落空,避实就虚,让被动变为主动。舍弃自己的意图就是顺从他人的力量,破坏对方的重心,让对方失去平稳,让对方的攻击点方向瞬时改变或落空,再趁机借对方来力方向抽身后退或前扑之势,借力打力,对方力量越大,对方受到的反作用力越大,致其摔倒或后退,这就是“后发先至”。

4 太极推手对太极拳教学及学生的益处

4.1 太极推手提高太极拳教学的影响

笔者通过太极拳教学及采访、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更喜欢“酷炫”,有爆发力的运动,跆拳道、散打、拳击等武术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着错误认识。不适合当代大学生年龄段的体育运动、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价值等原因层出不穷。

大学生求知欲望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太极拳教学中,把太极推手引入其中,发现学生们对太极拳的兴趣由浅入深。在初学太极拳中,学生们对太极拳的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实用价值占主要因素,认为太极拳是”花架子“,相对于其他武术相比,缺少技击、攻防的功能。当把太极推手引入到教学中,从实践中让学生们体会其中奥妙,使得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倍增,也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知。

4.2 太极推手对学生品格的影响

太极推手的“慢”“柔”“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遇事能夠保持冷静、处事不惊的平稳心态。太极推手要求学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理角度讲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伴随强度大小的随机变换,能够提升注意力的稳定性。太极推手速度的快与慢、力量的大与小变化的独特性,能够培养学生身心放松,学习上戒骄戒躁的功效。

4.3 太极推手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当人们身体受到外力之时,无论力大与小,第一反应是格挡或闪躲,一些人做出反抗之力保护自己。用力是人的本能是太极推手的“后发先至,以柔克刚”告诉我们不可用力,不能仅仅学会古人的先下手为强,要学会以静制动,借力打力。这就告诉我们要放弃常规观念,树立逆向思维,学会更新观念。

4.4 太极推手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太极推手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八种劲法,因其需要保持保持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上下相随,一切动作都要以腰围中心来调节全身的平衡,这样对上下肢力量耐力及其提高平衡能力有极大的裨益。

太极推手重点要学会“放松”,放松是产生“巨力”的基础。劲力、肢体力量的蓄放;身体各个关节、肌肉、韧带的放松还需要与呼吸完成自然的结合,这对提高肺活量、血液循环质量有极大益处。

推手的心境用意可使得大脑皮层兴奋集中在运动中枢,大脑能够得以休息,减轻身体疲劳,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起到健身益脑的功效。

4.5 太极推手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太极拳拥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太极推手是端庄儒雅的武术技击的运动,它的核心“懂劲”,即知对方力量大小、方向的改变,我们所谓的“听力”,还有化解对方力量的技艺水平有高低之分。这就能促进学生相互虚心请教、学习借鉴,在练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相互研究,增进学生们的友谊。

4.6 太极推手对学生认知的影响

太极推手的技击性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们对太极拳无实战意义,无防身御身功能的错误思想及时得到改正。太极推手的以力打力,对立统一、协调配合、共受其益的特点会使学生对太极拳的娱乐性、科学性、观赏性有更深的认知。

參考文献:

[1]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刘 鹏.太极推手的特性及其功能[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1).

[3]曹永跃.太极推手的内涵、特点及原理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

[4]刘 静.太极拳健身理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阚桂香,门惠丰,太极拳推手竞赛套路教与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2.

[6]张 山,等.中国太极推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aiji Push Hands Introduced into Taiji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Wenmin Yan Bingcai Sun Zhaochen(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LinYi),Linyi Shandong 273400,China)

Abstract:Tai Chi Pushing Hands is a form of Tai Chi chuan combat skills of actual combat training, it is the middle "bridge" of learning tai chi routines and application routin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ai Chi,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ai Chi, Tai Chi study. However, in many Taijiquan teaching, Pushing Hands is not well used. In this age of advocating innov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unique and novel teaching method is more important, so the introduction of Pushing Hands method in Taijiquan college teaching should be popularized.

Keywords:Pushing Hands College Taijiquan teaching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