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武术段位制开展情况及对策研究
2017-04-10马光
马光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属性、内涵和价值的探讨,期求得到不同视角下对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框释。研究认为:在以全球化和现代化为背景的社会变迁中,传统武术俨然不能以传统思想去迎合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 “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观念的不兼容,导致传统武术文化进入一个适应性遴选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分析传统文化的受众诉求,正确认识“文化扬弃”的目的与意义,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选择路径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 社会变迁 文化扬弃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2—0041—04
1 前言
武术运动源远流长,将其大力推广是关键、扩大普及范围是目标。其中段位制是武術传播、推行、普及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武术段位制的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并进一步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从武术段位制的产生到现在的发展,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城作为山西省中小型城市,段位制的发展起步较晚。对运城市武术段位制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武术段位制的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其段位制开展的具体情况探讨其发展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运城市武术段位制的开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运城市武术段位制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等网站搜集与武术段位制的开展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发放230份问卷,回收2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20份,问卷的回收率为100.00%,问卷的有效率为95.65%。
2.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的方式对运城市武术专家并进行了访谈,就有关运城市武术段位制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咨询并听取了相建议。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便清晰的了解运城市武术段位制开展现状。
3 现状分析
3.1 性别、年龄分布
调查得知,武术爱好者中,男性占66.82%,女性占33.18%,男性远远高于女性。从表2中可知:18岁及以下的占5.90%;19-28岁的占30.00%;29-45岁的占25.00%;45-65岁的占22.73%;66及以上的占的16.37%。
3.2 职业分布
由表2可知,事业单位人员的比例最大,占28.64%,其次为公司职员、管理人员、学生和退休老人,他们所占比例相近,分别为19.10%、19.55%、18.18%。
3.3 学历情况
由表3可知:大专学历的占30.91%,本科学历的占27.27%,高中学历的占20.00%。可以看出,武术爱好者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学历,而硕士及以上的武术爱好者只占总人数的7.73%。
3.4认知现状
3.4.1情感认知
由表4得出,认为推行武术段位制非常有用的人数占52.27%,说明大多数人还是认同武术段位制的,另外有18.18%的武术爱好者对武术段位制完全不了解,说明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还不是很高。
3.4.2了解途径
由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武术爱好者是通过武友之间的交流了解武术段位制;有19.1%的人通过武术课堂了解;通过网络途径、报纸、书籍等人群还是不多。
3.4.3参与动机
由表6可知,为更加系统的学习武术段位制的占 68.63%,说明大多数人注重武术的文化内涵,希望学到更多知识。有6.82%的参与武术段位制的动机是更好的找工作。
3.4.4考评机构
2008年,中国武术协会经考评授权运城市武术协会成立武术段二级考评机构,给许多武术爱好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调动了练习武术的积极性,且2012年山西省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及通段培训考试在运城市体育馆举行。当目前为止,运城市没有增设其他的考评机构,考评工作仍然由运城市武术协会担当。可见,运城市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仍然处于萌芽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3.4.5学校推广
运城市有少林武术职业技术学校和运城市河东武术学校等专业从事武术教学活动武术学校,对这些学校进行走访调查得知,获得武术段位制的情况不是非常的理想,虽然有些武校在各省聘请5-7段位的中级武术教练,但学校的师资情况还不是非常乐观,学校的学生对武术段位制的认识也不是很深入。其中运城学院这所本科院校,虽然学校有成立武术协会,但学校武术协会的活动范围很窄;在公共选修课里虽然也开设了武术课,但高校学生对武术段位制的了解却寥寥无几;体育系也开设了武术专业课及武术专项课,在学习专业课的同学中对武术段位制的认识也并不多,而武术专项课的学生中虽然大部分人了解武术段位制,但获得武术段位的人却只有几个
4 存在问题
4.1 考评机构欠缺
运城市2008年设立了二级段位考评机构,但到目前为止,运城市武术协会没有在高校、体育场馆等地方增设考评点,使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一直不能得到更好的条件。虽然中国武术协会对二、三级武术段位制考评机构各种申报要求,但可以增多段位制的考评报名点。尤其是在运城市的重点初中、高中、高校等设立段位制考评报名点。
4.2 宣传力度不够
根据调查显示,武术段位制被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许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武术段位制。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但武术段位制的宣传方式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电视、报纸等对段位制的宣传仍有一定的限制性。当地政府对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仍然欠缺,还是不够重视段位制的发展,致使网络等途径的宣传资源浪费。
4.3 考评意识淡薄
在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过程中,段位制的发展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导致考评机构、考评点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考评意识淡薄的原因有:人们对武术段位制的不了解,并没有抓住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有利时机;对段位制考评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人们认为只有等级证书才可以证明武术练习水平,所以造成了武术理论知识被忽视。
4.4 学校开展滞后
调查结果显示,在段位制普及及推广方面情况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获得段位等级,教师的段位等级情况也不是很好。虽学校进行武术教学工作,但没有发挥其作用,推动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中小学是发扬武术精神,培养武术人才的一块重要基地。在中小学开展武术课不但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增加学武的积极性,但研究显示,中小学武术段位制的开展工作并不是乐观,在高校中开展段位制的情况也收受到了阻碍,体现出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武术的发展不重视。
5 开展策略
5.1 建立和完善段位制考评机构
根据3.3的调查可以看出,武术段位制考评点过少,阻碍了武术段位制在该地的推广。武术协会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段位制考评机构,满足武术爱好者们需要;扩大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的规模,要注重落实培训质量,完善培训教学制度,严格考评标准。用最有效的方式开展的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和晋段人员的培训和考评工作,并且相应的增加武术段位制的考评点。
5.2 加强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
目前,武术的宣传与改革,让人们对武术有了更好的认知,但武术段位制随着近几年较快的发展,也慢慢被人们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段位制还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段位制的文化内涵了解还不够全面,也包括一些武术爱好者。随着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武术段位制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介,通过网络、电视、书籍、报纸等媒介来进行推广和传播,开设武术科学健身活动的专栏,以及邀请专家进行经验交流,让武术段位制得到更好的发展。
5.3 强化人们身体锻炼行为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武术锻炼的积极性,首先提高人们对武术行为意识学习的理性认识。人们不能只是直接地追求武术运动的兴趣,而应当全面的理解武术运动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从而愿意投入到武术的学习中。其次,要让武术爱好者对自己生理、心理、社会意识发展的具体状况有所了解,并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锻炼。
5.4 增加段位制的社会认可程度
段位制考评证明了自身的武术锻炼、武术理论水平掌握程度,但缺少社会的认可程度。许多人虽然获得了段位制等级,但在生活、工作中发挥不到作用,使段位制的考评脱离实际意义。因此,要增加段位制的权威性,使段位制和运动员等级、指导员考评相互结合,武术爱好者也可凭借获得的武术段位制证书找到和武术相关的、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提高段位制的权威性,使大多数人认可段位制。
5.5 大力推动武术段位制进校园
要使武术段位制进入中学校园,首先要把段位制和武术锻炼等项目相结合,并大力推广在课间操活动中,丰富校园文化。其次鼓励体育教师参加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培训,认真学习段位制内容,取得武术段位制等级证书;最后需要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武术段位制在校园广泛开展。高校开展武术课应充分与段位制相结合,在武术行为的重传播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色彩,有助于大学生团结精神与民族意识的养成。高校的体育课重视武术课,通过必修课和任选课的安排,让武术段位制深入到全体学生中,激发学生进行段位制考评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M].北京:2011.
[2]中国武术协会.2010全国武术协会工作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关于加快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武术字[2011]88号.
[4]杨云飞.标准化建设背景下武术段位制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4.
[5]康 涛.邹仑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的“三动三不动”[J].山东体育科技,2015(3):4-7.
[6]陈 青.武术推广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8):151-158.
[7]赵发田.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96-199.[8]燕 英.2014年全国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会议召开[J].中国武术,2014.
[9]曾 杨.四川省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10]屈植斌.武术运动员等级制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比较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1(04).
[11]张校峰.汝州市武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12]聂晓东.大力培养体育锻炼意识,科学增强青年人身体素质[J].科技信息,2011(14):271.
[13]平 娜.中国武术段位制社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其推广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4]张春峰.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15]張紫亮.广西实施武术段位制的现状调查及推广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Dan-Ranking System Development in Yuncheng City of Shanxi
Ma Guang(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Lvliang College, Lv Liang Shanxi 033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xpert interview and so on, the paper does the research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in Wushu Dan-Ranking System development in Yuncheng city, exploits its existence problems, form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new references for the better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 of Wushu Dan-Ranking System.
Keywords:Wushu Dan-Ranking System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