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的研究

2017-04-10王淑云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堂互动

王淑云

摘要:小组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助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日渐被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效果极佳。学校和教师要依据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及思想品德课程学校情况,对该种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应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日后该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组 课堂互动 课外互助

一、前言

教育理念的革新,使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要求。新型教学背景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更加倾向于以自助、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极具适用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运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陈旧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仍以应试为主,以成绩来对学生的日常情况进行评估,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有效性不足,不注重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初中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进行正向引导,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2.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也普遍偏低。该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过于被动,与新型教育理念相悖。

3.教材理解不足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课程调整比较频繁,知识储量也很大,增加了教师的日常教学难度。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导致教学质量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

4.师生缺乏互动

课堂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讲解书本理论知识,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缺乏趣味性。课堂提问也只是简单的向学生抛出问题,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启发。该种教学方式下,即使学生遇到问题,也没有第一时间向教师咨询,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研究

1.组建合作小组,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思想品德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分组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考量,实现最佳分组,将优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平均分配,使各组之间实力均衡,组内优势互补,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的学习和竞争环境,使该门课程不再枯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互动,能够摆脱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该门课程学习中,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及内容。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依据初中生不同学习情况及课堂状态,教师可在原有分组基础上,再次在组内对学生细分,对异质分组导致的学习进度不一致情况进行有效规避。让组内的优等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后进生进行帮助,并时刻予以后进生鼓励,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时刻保持最佳学习状态。通过小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能够提高优等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使后进生在日常学习中得到帮助,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顺利完成思想品德课学习任务。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兼顾教师示范作用

学生初次接触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对该种教学模式缺乏认识和了解,不能够从根本上明确具体的小组合作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要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对该种学习方式具备一个清晰的认识,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为例,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引导,使其进行组内交流,说出他们对自立自强的理解,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总结和发言,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小组课堂互动讨厌课外互助模式具备清晰的认识,并加以实践。

4.合理评价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

该种教学方式,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共同学习,而且也要在课外互相帮助,以巩固所学知识。对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评价,能够激发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使组内成员更加团结。例如,教师可采用组内成绩共享方式,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学生提供指导,并不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更加轻松自如。

5.通过课外互助寻求学习乐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课外互助学习模式是对小组课堂互动教学方式的延伸。教师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课外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课外互助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探索和学习的乐趣,也能够开阔视野,不断增强互助意识,对思想品德课具备一个新的认识,更愿意参与到该门课程学习中,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初衷。

四、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采取小组成绩共享方式,不仅能够实现组内合作,又能够体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各小组成员需在能力上达到均衡,才能够使课堂竞争更加公平。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具体实践步骤如下:依据学生近期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名。假定班级成员为40人,每5人一组,分为8组,每组2名优等生,1名中等生,2名后进生,确保各组平均成绩基本一致。再将各组中的优等生和后进生联系起来,1名优等生,带1名后进生,使小组与小组之间以及组内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2.实施方法

完成小组学习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测试,检验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给出测试题之后,学生要独立完成,继而对小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教师要将学生的本节课成绩与他们该阶段的平均分进行对比,对单个学生本次成绩提高分进行计算,得出小组成员提高分总和。采用该种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在该学习阶段的成绩提高情况,进一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教师可安排组长对小组得分进行记录,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都要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该学期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比,对各阶段的学习成绩进行叠加,评选出最优秀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小组,予以表扬和奖励,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初衷,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到知识,并实现精神及人格的升华,为其后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結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极具适用性。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及初中生日常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覃和莉.小组互动在CBI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8):265-266+271.

[2]徐佳.职业学校美术课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6,(05):177-178.

[3]赵荣琳.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5,(20):223-224.

[4]范秀臣.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动模式研究[J].新课程,2013,(10):189.

猜你喜欢

课堂互动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的互动教学研究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