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017-04-10刘忍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英语能力学习兴趣小学英语

刘忍

摘要:面对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只讲解生硬难懂的语法知识点,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英语能力

《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模式,应按照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教学。而具体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讲解语法,要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课文和对话中理解语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

1.在学习中,除了学生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外,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极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都不假。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若能够将英语变得生动有趣,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将极大的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英语。当学生爱上学习英语后,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自觉内化为一种学习行为。

2.结合教材,丰富课堂内容。许多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授课,但这缺少了趣味性,容易造成课堂枯燥无味,而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更不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采用灵活的方式,如,卡片、图片、角色扮演、朗读、小游戏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3.作为刚开始进入学校学习的小学生,学校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些枯燥无味,加上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学习并不能成为他们喜爱的内容。因此,要充分引导小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让他们知道,英语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将非常有用。教师可以将英语学习贯穿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慢慢形成语感,适应英语的存在。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英语能力,在以后的高级阶段再注重培养读和写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小学阶段的培养,形成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以后高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持之以恒,注重学习英语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1.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主体,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和学习能力,更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知识。同时,在课下,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信任老师,愿意与老师交流和沟通。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从心理上就愿意接受教师对其学习上的指导,从而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的学习。

2.由于小学生的课程安排较多,英语课程的安排就显得比较紧凑,提高课堂效率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只向学生讲解语法点和枯燥的课文,而是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形势下教育理念的变化,笔者认为交际式教学和任务式教学都是可以考虑的新型教学方法。交际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利用教师布置的交际任务,完成交际中所要求运用到的相关知识点,用交际的方法来学习,这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的環境中学习英语。任务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开始时提前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每次完成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有助于学生自我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

3.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差距程度较大,在学习上体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的差异也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区别对待,减小差距。教师对待学习兴趣比较高,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可以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去学习。而对待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多关心,多帮助学生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最适合他们的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流,结合生活的体验,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4.除了在课堂中学习英语,教师和学校应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在班级和学校中,可以定期开展英语课前演讲、英语演讲比赛、举办英语手抄报、举办英语话剧表演等方式,丰富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学校也可以经常为学生播放最新的英语电影,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学校也可以与社会上的相关组织联合,安排学生去英语环境中参观学习。

三、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心情好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常有这样的体会,善于调动课堂氛围言语幽默风趣的老师讲课很受学生欢迎,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学生总是在愉快的氛围中恋恋不舍的结束课程。相反,如果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收知识,很难以高涨的情绪发散自身的思维,学生始终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自然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差。这样即使学生成绩好,也无非是死记硬背换来的,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这种“两极分化”的状况,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初衷。

学习氛围需要创设,需要掌握一定的课堂技巧,关键在于教师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创设,教师的责任要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的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查阅资料进行精心备课,积极采用新课改倡导的先进理念,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不要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带动起学生的热情,讲课不要废话连篇,东拉西扯,授课语言要言简意赅,板书要工整。英语课堂更要注重课程导入,课前十分钟完全可以通过一些英语相关的小故事带动起来课堂气氛(Warming up),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Follow me”或“Let me guess”等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传统课堂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讲,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学生则不停地做笔记,这种做法往往是老师很疲惫,学生学习也很累,让学生学会学习远比单纯传授他们知识重要,学生的头脑不只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需要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激活他们创作的灵感。老师要相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大胆放手,即便是讲的再精彩,学生过一段时间也会网的差不多了,如果是自己主动学习,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那么就不会忘得那么快了。关于语言类学科的教学,研究调查均已表明,教学过程不要把重点放下教什么,而应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尽管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教师和学校应该不惧困难,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尽全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能力学习兴趣小学英语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简谈英语原著阅读对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