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五忌”
2017-04-10周利荣
摘要: 该文分析了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是有学习潜力的学生,高职学生对外部环境及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高职学生的气质大多数属于发动缓慢型。指出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要做到“五忌”:忌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忌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忌忽略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性而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忌忽略学生学习差异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忌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
关键词: 高职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63-04
"Five Cr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Instruction
ZHOU Li-rong
(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Quzhou 32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learn, the dependency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s is stronger, the temperament typ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ost belong to start slowly. Points out that "five cr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instruction: avoid positioning the teacher's role as " knowledge of teacher", avoid using "cramming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 avoid ignoring students' learning foundation weak and cause the blindness of teaching, avoid ignoring students learning differences lead to the in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void underestimating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the existing knowledge experience.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 concept
1 高职学生的特点
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教师要懂得高职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天性和心理发展顺序,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
1.1高职学生是有学习潜力的学生
2016年我校在浙江省文理科第三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为:文科302分,理科289分,文科最高分393分,理科最高分368分。的确,如果单从分数来看,高职学生不能算是优秀学生。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有很多是无法从考试中知道的,尤其是那些独特之处。虽然考试成绩能反映学生的过去的学习情况,但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由于缺乏引导和帮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自信心普通不足。
高职学生并不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差生,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加上本人努力和教师引导,成绩差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校学生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潜力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高职教师要改变单从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方式的错误思想,要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发展、都能成才,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1]
1.2 高职学生对外部环境及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场独立型—场依附型两种类型的学习风格。场独立型者倾向于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分析与判断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场依附型往往依赖于外部参照系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他人或同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或干扰。[2]教学中发现,高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课堂上很少做课堂笔记,做完作業便无所事事,课外很少主动进行系统预习、复习,很少将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深化总结和深入思考。
如何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得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驭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高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复习,系统地理解、巩固、应用知识,在学习中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
1.3 高职学生的气质大多数属于发动缓慢型
斯特拉·托马斯认为人的气质分为三个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发动缓慢型。易养型气质的人通常情绪乐观,能够迅速建立常规,并容易适应新的体验;难养型气质的人通常反应消极,具有攻击倾向,缺乏自我控制,而且接受新体验的速度较慢;发动缓慢型气质的人不太活跃,多少有些消极,适应能力差,反应强度低。
高职学生的气质大多数属于发动缓慢型,表现为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事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和思维。因此,教师上课开始时要留有充分时间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对先前知识的回忆,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形成学习动机,提供学习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办公软件POWERPOINT教学时,发现部分同学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这时教师提示学生将尚未完成的内容搁置,先完成教师的任务,然后设法回头补上旧的学习内容。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应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加以举例、阐述,使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并产生迁移。
2 高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五忌”
2.1 忌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传授知识的“教书匠”
现实中很多高职教师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标,对学生不关心、不帮助引导,领导方式专制或放任,他们顶多称得上一个“教书匠”。
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教书匠”的教师认为教师是权威。他们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戴上一个假面具,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居高临下,甚至走出校门也是如此,以为这样才能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作用。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该作为一个人,一个富于同情心的普普通通的人出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不应当是“一味被课本牵着鼻子走的毫无表情的人”,不能“只是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你只是从教室的讲台上观察学生,假如学生仅仅因被点名才走近你,假如他跟你的交谈只限于回答你的问题,那么,无论什么心理学的知识也帮不了你的忙。应当像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和孩子打交道,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因此,高职教师应改善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做学生的朋友、知己。
现代教育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项核心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从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师的使命在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推进学生的学习。高职教师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适应变化和改革的促进者。因此,高职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更要强调“育”,是集“教”、“学”、“育”三位一体的角色。
2.2 忌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起因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和预测行为,进而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认为学习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展的是学生的记忆和复现性思维,关注的中心是积累系统知识和发展记忆力,学生成了被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把学生定位为静止的、被动的、消极的接收容器。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没有很好地理解、消化、吸收,只能应付考试,且考完就忘。因此,这种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单纯地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教学是我们应反对的。
“满堂灌”、“填鴨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的动机、兴趣、好奇心、态度、情绪、想象力和个性特征的培养,忽略学生的品德、意志、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剥夺学生选择与尝试的权利,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高职教师应结合高职学生对外部环境及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学生的气质大多数属于发动缓慢型的特点,改善教学策略和方法,采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站起来、干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仅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一 系列行为方式,是教师技能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等。[4]
有效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导入要与教学内容、高职学生特点相适应,符合教学目标。例如在Word、Powerpoint项目导入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效果图告知教学目标,哪些操作是以前已学过的,以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哪些操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哪些操作是特别关键的以引起学生重视的。
教师语言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讲课是一种”视听艺术”,要想吸引学生,老师首先得有讲课的激情,做到抑扬顿挫,节奏明显,声情并茂,亲切诚恳,能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5]
提问具有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是一堂课从头讲到底,普遍缺少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很少提问、讨论,学生总是处在被动地接受状态,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应有很高的提高技能,能把握提问的难度和时机,不强迫、不代替,能引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创新的志趣,学生从中会获得很大的喜悦的满足。教师精心设计有创造性的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探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所教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寻求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是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学活动,还是组织管理活动。课堂组织管理得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管理教学,师生之间沟通变得顺畅,教学效率就高。课堂组织管理不仅是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的管理,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指导。例如在《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教学中,提出“弄清概念,仔细观察,注意条件,跟上思维,反复实践”20个字的学习建议。“弄清概念”就是理解掌握如Powerpoint中版式、母版、模板、占位符等概念,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仔细观察”就是观察鼠标的形状,按钮的状态,因为形状、状态不同,所能执行的操作也不同。“注意条件”就是软件的操作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如Excel函数只能在英文标点状态下才能执行。“跟上思维”就是教师示范演示时学生要跟上教师的思维和操作步骤,否则学生会感到焦虑和被动。“反复实践”就是要求学生多操作实践以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总之,教学技能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堂心理氛围,启迪学生思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2.3 忌忽略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性而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夸美纽斯指出,教学应该循序渐进,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然后才由想象的媒介进入记忆的领域,随后才是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牢牢地被掌握。欲速则不达,教学是慢的艺术,教师上课时要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不例外,高职学生的气质大多数属于发动缓慢型,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原有的基础水平,不顾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和难度,其结果可能是学生对学习感到害怕而心情郁闷,教师感到上课是劳累的。学生如果经常在一种压抑的情绪下学习,他的学习动机就是害怕失败而不是获得成功,就是消极被动的而不是积极主动的。
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反馈,全面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由于接触计算机不多,许多新生对键盘的使用都不熟悉,不知道退格键与删除键的区别,不熟悉指法,在键盘上找到一个字母需4-5秒时间。对Windows系统的许多概念和操作也不是非常清楚熟练。教师应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针对学生实际掌握计算机的情况设计若干个项目以补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短板。
2.4 忌忽略学生学习差异性和独特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存在着个体能力差异,尤其是对具体问题的感悟和理解和处理能力,差异更明显。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有价值有东西,一种财富加以接受。教师适应差异,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都实行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学做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6]教师设计的项目提供了素材,详细规定了操作步骤,给出最后效果图。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操作完成,无需独立思考。这种教学重视了共性的东西,忽视了个性的东西,只有固定的计划和训练,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差异,反对把千篇一律的知识塞给不同特点的学生,认为这样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认为个人有选择的权利,课程要适应个体,而不是个体要适应课程。在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样的学习中,才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项目时要能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同一教学单元要设计多个项目,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经验的差异来选择项目,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为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做减法、加法,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选择的自由度。
减法就是教學中逐步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变化的,教师的作用从传授到指导到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从“照着做”到“学着做”到“独立做”。[7] “照着做”阶段,每个项目提供素材、详细操作步骤及效果图,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相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感知理解基本概念。“学着做”阶段,每个项目提供素材、效果图及简单操作提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熟练操作技能、掌握基本概念。“独立做”阶段,项目没有提供素材、操作步骤及效果图,只提出项目主题及要求,让学生自己搜索素材,按照要求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法就是增加学生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更多的项目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每个学期总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可要求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自由选择的项目。
2.5忌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
高职教师要相信人人都有超越自我的潜力,真正的差生是很少的,大多数“差生”是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教师应针对学生知情意的需求,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具有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学习完Word的若干项目,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技巧后,教师要求学生用Word设计版面介绍家乡旅游景点,要求如下:(1)介绍家乡某一景点,Word中用一个页面完成。(2)网上搜索文字,图片等素材。(3)合理布局,认真构思,利用word提供样式、格式、图形表格、文本框、艺术字等方式使页面美观大方,版式新颖,吸引人的注意力。结果发现许多学生用WORD设计的家乡旅游景点介绍内容丰富、版式新颖、构思独特,很有创意。说明学生具有潜在的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学习完PPT的若干项目,学生掌握PPT的基本操作技巧后,教师要求学生用PPT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要求如下:(1)自主设计幻灯片母版。(2)介绍个人职业规划相关情况:职位规划 、财富规划、创业规划、具体实施办法。(3)充分利用PPT提供的Smartart、图形、艺术字等方式使页面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结果同样表明学生用PPT设计的个人职业规划内容丰富、版面美观、学生能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并能独立思考完成。
3 结束语
总之,高职教师是集“教”、“学”、“育”三位一体的角色,而不是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要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而不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而不能忽略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性。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性和独特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要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韩仁生.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宋德如.现代教育新理念解读 [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卫建国.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张卫华.感受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J].教育科研论坛,2007(11):33.
[6]周利荣.学生认知结构优化视野下的高职课改[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8):159-161.
[7]周利荣.建构主义理念下的高职数据库技术教学设计[J].计算机时代,2013(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