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发展研究

2017-04-10姚国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保险业务风险控制辽宁省

姚国栋

[提要]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小企业的发展变得愈来愈迅速,而其自身的资金积累已无法满足其高速发展的需求,然而其自身的财政信息不透明、财务数据不健全、管理结构混乱等问题一直让其贷款、融资存在困难。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市场现状进行研究,发现该市场普遍具有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投保意愿不强烈、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提出应当加强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风险的管控、扩大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市场规模、提高政策面支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保险业务;风险控制;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6日

伴随着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出台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阶段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点,也是我国对世界各国发展对外贸易业务的强力支撑点。截至2015年12月,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越过了四千万的数量大关,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有效产值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8%左右,出口贸易额度占68%,提供了超过四分之三的就业岗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帮助。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其业务拓展和日常营运都需求大量的资金,然而一般来说,内部融资很难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外援融资中普遍存在着获取资金审批严格、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致使这类企业的外部筹资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常常需要通过向银行贷款以获取足够的资金。但是由于贷款保险业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健全,加之《商业银行法》等规定明确要求中小企业在办理贷款服务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然而中小企业往往出现担保不足、财务信息可信度低、财务信息不全面等因素,难以满足信息对称的基本要求,往往使得这类企业在与借贷机构办理贷款业务时出现障碍。因此,在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寻找规避由贷款引起的风险新工具的大背景之下,研究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辽宁省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对大连市中小企业关于“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相关调查和访谈结果,有66.9%的中小企业将“资金不足”这一因素归为中小企业管理者们最为头疼的不利因素。据辽宁省发展研究中心对省内的调查显示,企业自身的资产规模大小以及可以提供的担保水平成为了阻碍筹集贷款的主要原因,这一事实可以从辽宁省中小企业规模与资金来源状况来体现,如表1所示。(表1)

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借贷成功比率明显与自身资产成正比关系,这也直接地反映了中小企业借款困难的现状。然而,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在保险市场中能够提供贷款保险业务类产品的保险公司少之又少,故而常常存在企业有购买意愿,却没有贷款保险产品可以购买的尴尬局面,更不要提有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根本不了解中小企业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虽然有不少商业银行设立了专门业务部门,但在贷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上仍然十分的严格,以致贷款艰难这一不利因素仍然困扰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相关数据表明,2015年辽宁省中小企业在省内金融机构发放的3,306亿元的信贷中只分到1,170亿元。

二、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一)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虽然贷款保证保险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开展,但是从市场的普及状况来看,保险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并不高。根据对大连市12家保险公司贷款保险试点运营现状及市场状况做的调查可以看出,影响保险公司开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支持力度、业务经营风险等。

1、市场业务风险较大。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下,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和衡量的难度较大,保险公司的收益不易确定。首先,由于中小企业的运行机制大多不够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国际经济形势极其不稳定的当下,一旦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或者较大的市场波动,中小企业就很可能出现违约现象,使得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变大;另外,由于中小企业主营业务内容繁多且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不同导致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部分中小企业的收益同样不够稳定。中小企业保证保险所面临的风险多样性促使保险公司在贷款保证保险的费率精算的公平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给业务的收益带来了不确定性。

2、保险费率定价困难。首先,贷款保证保险费率的确定和中小企业的违约率相关,企业的违约风险,不容易预测与掌控;其次,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保险业务类产品仍然是一种处于初级阶段的险种,其市场运行的时间不长、各种经验数据不足与业务规模不大导致保险机构难以运用经验算法来给此类保险业务界定一个标准的保险费率,给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定价过程造成较大障碍。

3、市场认同率不高。由于贷款保险业务是一个新兴保险业务,许多的中小企业对其“不知底细”,导致了贷款保险业务市场的规模难以拓展。此外,保险行业和政府对这一业务的推广力度不足也导致了中小企业普遍对贷款保险业务认知度不高。没有广阔的市场自然不能给公司带来足够的盈利空间,保险公司自然难以提起对于推广该业务的积极性。

(二)中小企业投保意愿不高。对贷款保险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投保积极性并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贷款保险业务试点较少,难以满足需求。介于贷款保险业务是一种新兴的保险业务,在辽宁省其业务展开主要是围绕个别城市的试点展开的,对保险机构和具体的业务对象,甚至贷款的用途及去向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故而其覆盖的客户群体比较少,导致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投保意愿不够强烈的现象。

2、贷款保险成本高昂。大部分的贷款保险都严格要求中小企业对贷款的使用只能用于生产经营,强制扩大生产规模,毫无疑问会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另外,由于很多的中小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需求大量的资金,有此类情况的企业往往会因为违约风险大而不能参与到贷款保證保险业务中。

(三)政策支持度不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了诸如“积极发展中心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试点推广小额信贷保险”等明文规定来规范这一市场,但是相关政策出台之后,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具体的实施细节做统一的标准,导致各地在开展业务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而政府不及时明确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的发展前景也让保险公司和企业都难以对该业务展开关注。同时,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市场的支持力度不够。

三、稳定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1、强化保险公司自身风险管理。作为保险业务,面临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其风险,是一个保险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鉴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贷款保险呈现出较为特殊的高风险性,故而在处理此类业务时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地完善自身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这样就要求保险公司在做到自身制度健全的前提之下,还要客观公正地分析每一个业务,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的职责,从而合理地控制和降低风险。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的运营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极易受到全球危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形势极不稳定的当下,其日常经营往往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故保险公司应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派遣专业人员对中小企业受理保险的相关项目跟踪,以便保险机构能够提前发掘潜在的威胁或者及时处理已经出现的风险。

2、注重对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风险的外部控制。为了减小贷款保险业务中各个机构个体承担的风险,保险公司还应大力加强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中风险的外部控制。积极拉动借贷的金融机构与投保的共同分担风险,通过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及优越的管理技术,确定适当的贷款承保额度,强化借贷机构、企业及保险机构的三方约束机制。保险公司与借贷金融机构之间得到充分的分担,从而达到合理化解风险的目的。

(二)扩大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业务规模。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的市场需求和业务规模不仅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开展此类业务的利润空间,而且还能大量地提供数据支持以方便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保险费率的精确界定,从而更好地为贷款保证保险金进行定价。

1、加大宣传力度。从对辽宁省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现状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保险额度普及率仍然偏低,所以大量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适当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知识普及活动、设立宣传站、利用各路媒体发布广告等宣传方式来扩大中小企业保险贷款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貸款保险在中小规模企业中的普及程度,才能使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2、不断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扩大业务规模。根据不同行业的信用水平、行业特征以及其面临的风险特点,保险机构应当为其选择合适的投保模式,并据此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确定相应保险费率,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对于评估中风险小的中小企业,可以适当给予优待,采用较高的保险比例及较低的保险费率以示鼓励。

此外,还要积极展开对中小企业对贷款保证保险的需求情况额调查,听取中小企业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看法和建议,按照中小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业务的合理性和竞争力,使中小企业贷款保险更加实用,进而使中小企业参与贷款保证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促进贷款保险的业务规模不断发展扩大。

(三)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1、完善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险业务,在法律上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障碍和漏洞,故而需要政策制定方出台大量的与贷款保险相关政策予以配套。否则,中小企业贷款保险调查管理、改进等相关工作也就难以有理可依。因此,建议各大立法机构积极配合保险机构和银行等借贷金融机构,展开对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划分出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的涉险范围,制定详尽的业务经营规则和经营管理机构以及与保险贷款业务参与各方相关的责任与利益等,一步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的规章制度,规范该类保险业务的规范性管理以及监管体系,以此来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市场的规范性和良好的发展。

2、提高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保险公司或者相关的试点单位。可以通过法律形式确定资金、税收、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或者协助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公司或者机构的建立,扩大可以进行商业化操作的空间。或者为经营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设立再保险类产品。总之,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合理地制定和糅合政策及规章制度,为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3、强化监管机制。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机构应当适时调整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市场的监管政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上需要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交融与合作会越来越多。作为银行与保险机构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类业务的运营风险相对其他金融保险业务而言自然会偏高,故而该类业务很可能会带来许多金融问题。所以,金融监管机构要及时地调整好监管政策,随时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准备。而且金融监管机构可以适当在确保监管结构不发生紊乱的大前提下,不断放定价政策,适当放权,让市场来主导此类业务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梅强,谭中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Andrew J.Hogan.Crop Credit Insurance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 Theoretical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3.12.

[3]Van S.L.Issouf S.Risk-Based Capital and Credit Insurance Portfolios[J].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 and Instruments,2010.1.

[4]赵丹娜.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5]唐吉平,陈浩,陈德树.信贷资产组合保险策略定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4.

[6]庄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上海金融,2013.11.

[7]李亚寅.浅析中小企业贷款与保证保险发展——基于银、保、企三方的博弈分析[J].上海保险,2012.7.

[8]张玉红,郑彬,车辉.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1.

[9]王建丽.保险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利弊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2.8.

[10]雷玉仙.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缘何发展缓慢——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1.

猜你喜欢

保险业务风险控制辽宁省
2020年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保险业务统计表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