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2017-04-10黄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

黄莹

摘要:校园中,班主任可以说是保证学生学习与日常校园生活的负责人,学生在学校内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第一时间由班主任进行了解、传达和解决,这是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的责任与要求。小学生还处在个人成长的年幼时期,这时是小学生最活泼好动,学习辨别世界的时期。所以,班主任的引导对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符合自身职责的能力素质,职业素质等。就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核心素养

自古以来,良师即益友,遇到良师可以说是对人的影响巨大,对他们未来也会有很多帮助。斯大林曾经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灵魂工程师,那么当然对教师的要求甚高。而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岗位,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纽带,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身,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从丰富自身知识内容,提升班级管理协调能力,建立与学生之间深厚情感,与各方保持良好沟通等各方面做起,这样才能够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班主任提升核心素养的意义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事实上,就现代社会来说,班主任已经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小学校园中,年幼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要依靠班主任。班主任在校园内是小学生的主要负责人,小学生的学习、玩耍、身体健康情况都需要班主任的监督。即使是放学之后,家长也要通过班主任来了解孩子在小学校园一天中的情况。小学班主任的教育任务是重大的,在教学之中,他们不断汲取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期望能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服务,能够使小学生在校园之中保持学习兴趣,热爱校园生活,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1.知识能力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作为校园内教书育人的一份子,这就要求他们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具备专业的知识准备,有效的教育方法,基本的文化素养,有终身进取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体现班主任自身的精神风貌,给小学生展现榜样力量。

2.管理能力

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他们自身的自制力还不够强,经常会做出危险的举动,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尽快掌握班级大框,熟悉班级人员,强硬的树立起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以便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

3.沟通能力

小学生是刚刚接触校园生活的一群人,他们需要关怀,渴望理解,尤其是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许多小学生心思敏感,内心脆弱,更需要班主任有包容一切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去理解他们。教师必须掌握与各种性格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可以倾听他们的心理话,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难以启齿的事情,可以抚慰他们慌乱的内心。

4.及时性

及时性,指的是班主任应该掌握每个学生的家长联系方式,方便在有突发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联系。在学习中,小学生有的不将学习困难让家长知道,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这时教师也应该主动联系家长,了解情况,说明原因,提醒家长关心小学生,帮助小学生打开心扉。

二、班主任应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1.班主任应丰富自身知识

小学班主任担负着引领小学生成长,对塑造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克服困难,适应时代发展,跟上社会潮流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环境中,掌握新出现的知识内容。学校会要求教师制定每学期的发展规划,这也是监督教师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例如,在当下新课改的要求中,需要教师创新执教方式,班主任也会关注自己担任的科目中,出现了哪些新型教学模式,一些能够激起小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注意力的学习模式是班主任乐于尝试的。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也扩大了人们搜索知识的视野平台,教师也应该抓住新时期的新武器,来武装自己的知识库,每天阅读最新新闻信息,了解社会舆情。要知道,人才的培养与教师的素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自身什么样的素养,会给学生相应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关系重大,所以班主任应该时刻注重丰富自身的知识。

2.班主任应提高班级管理协调能力

小学生在班级中会经常出现打闹,这要求班主任要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班主任在进行协调中要注重维护小学生的自尊心,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与协调方法。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协调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班主任提高自身管理效率。对于班级发生的事情要尽快掌握与解决,给学生们营造出安全可靠,值得信任的学习环境,这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的关注时间要长,对每个同学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清楚的知道每个人是什么性格,什么情况。第二,班主任借助班委进行班级管理。小学生一般是处于一个服从领导管教的阶段,对班级干部也是比较信服的,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开展班级干部选拔的班会,安排符合班主任和同学期望的班级干部。平时,班主任可以对班级干部委以任务,让班级干部团结同学,共同进步。第三,班主任应该提高自身协调能力。每一个团体总会有些矛盾,为了使班级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通过语言,行动融化每一个同学坚硬的内心,让小学生认识到班级就是他们在学校的家,同学是他在学校的家人,班主任是他可以在学校依靠的家长。

3.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既然班主任要有班级管理能力,那么同样,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当下的校园教育中,很多班主任都为学生感到头疼,因为小小年纪的他们有些已经早熟,懂得很多。所以,在班主任教育时,应该尽量使用文明标准用语,也要保持平和关心的心态,这样才不会导致小学生产生极端心理,厌学情绪等。班主任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可以从组织班会开始,要学生们写下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心愿卡,让他们把自己学习、生活上的苦恼说出来,然后教师可以挑几个愿意公开自己烦恼的学生,进行分析,给这些学生答案,并鼓励他们在校园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4.班主任应及时联系学校、家庭与之沟通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贝,一般除了学习上的事情学校是不会主动联系家长的,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好这个联系的纽带,及时将学校的最新动态,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行为告知家长。随着手机微信的流行,现在每个班级都会有群,教师在微信群中可以随时发送学生在校园学习中的动态视频。这样,一方面,监督了小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家长感受到校园的责任以及自己孩子平时表现不出的另一面。

三、结束语

21世紀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小学生是孩子赢在未来的起跑阶段。可见,这一阶段中,教师的素养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成长,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真负责,不仅是教育职责,也是他们自身的人品道德的体现。班主任要想培养出积极向上,乐善好学的学生,也应以自身为榜样,努力的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提高自身管理协调能力素养,加强沟通能力素养,和及时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能力,这样,既是班主任对自己教育职责的负责,也是班主任自身升华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牛翠平.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09-111.

[2]李伟健,汪磊,武俊儒.论教师专业的核心素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8):4-6.

[3]罗春燕,唐艳灿.优秀高校教师核心素质的质性研究[J].文教资料,2009,(15):159-161.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