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担不起的“乡村爱情”

2017-04-10赵新兵潘林青叶婧

杂文选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随礼婚嫁亲戚朋友

赵新兵 潘林青 叶婧

每年腊月,是不少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近年来农村婚嫁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农村家庭拿出几十年积蓄甚至举债结婚,还有一些贫困户“不能丢面子,借钱随份子”,导致“因婚致贫”“随礼返贫”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记者近日在鲁北农村采访时,正好碰上在给儿子办婚礼的老王,“所有费用算下来,儿子结婚花了二三十万元。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找亲戚朋友借了十来万元。”

老王说,订婚时“万里挑一”,花费一万零一元;结婚彩礼“三家一起发”,花费三万一千八百元;还买了一部十五六万元的轿车,以及婚宴、金首饰、家电等花销七八万元。

陶元丰今年七十六岁,曾担任村干部四十余年。他告诉记者,除了特别有钱的户,农村结婚几乎没有“不拉饥荒(不负债)”的,有些“饥荒”七八年也还不完,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在不少农村并不是极端个案而是较为普遍。

农村一场婚事办下来,买房买车送彩礼摆宴席,得花二十万左右。按照当地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四五年的收入,很多家庭因此背上沉重债务。

此外,还有一些农民给亲戚朋友结婚随礼也不堪重负。

鲁南部分农村贫困户告诉记者,虽然贫穷,但“脸面还是要的”,亲戚朋友结婚不能不去。本就不多的收入一大半都交了“份子钱”,手头不宽裕了还要借钱随礼。

近年来结婚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在一些农村地区愈演愈烈。

社会学专家、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周孝正认为,农村婚嫁成本过高,背后是农村男多女少的人口现实,“嫁娶资源”失衡,必然带来对“稀少资源”身价的抬升。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农村贫困的现实,越是贫困地方的农民,越想通过索要“天价彩礼”一夜暴富。

对于婚礼大操大办,其实多数群众表示自己并不情愿,这样做主要是怕被别人笑话、没面子,实属被不良习俗裹挟不得已而为之。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

插图 / 不是买卖的买賣 / 朱慧卿

猜你喜欢

随礼婚嫁亲戚朋友
买衣服
18對新人珠海體驗“水上婚嫁”等
骄傲的蚊子
珠海“水上婚嫁”集體婚禮
随礼难
参照群体对中国奢侈品从众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
减肥
臻选美钻经典再现,永恒承诺温柔四月Forevermark?永恒印记璀璨呈献2013春夏婚嫁钻饰系列
心照不宣的回报
广收随礼、大摆宴席的背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