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动力并行下的FDI
2017-04-10何曼青编辑刘丽娟
文/何曼青 编辑/刘丽娟
压力与动力并行下的FDI
文/何曼青 编辑/刘丽娟
在吸引外资方面,国内的投资环境在不断优化,但也面临着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等挑战。预计2017年,我国FDI将继续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产业结构则会进一步优化。
在全球经济萎靡及国内低成本优势严重削弱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吸引外资(FDI)的压力有所加大。对此,我国利用外资政策正在变得更加积极,并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扩大开放、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回顾2016年,我国利用吸收外资规模继续增长,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展望2017年,国际形势将更加复杂,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对此,我国将多措并举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从内陆到沿海继续深化开放,从财税金融环境改革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构筑更规范、更透明、更公平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以将我国打造成为始终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外资企业应该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到中国的开放进程中来。
2016年:FDI提质增效
商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同时,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并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征与趋势。
第一,全国吸收外资规模总体保持稳定。2016年1—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900家,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32.2亿元人民币,折1264.51亿美元,同比增长4.1%(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已经连续25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第二,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2016年,我国新设立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840家,增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50家。投资额较大的企业所属行业既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医疗仪器、集成电路和芯片等研发生产的制造业,也包括医疗、养老、电子商务、云计算、生物燃料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服务业。这表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仍充满信心。
第三,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我国香港地区是内地第一大和最稳定的外资来源地,美、欧对华投资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具体而言,美国、欧盟28国2016年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6%和41.3%。欧盟28国中,英、德、卢森堡、瑞典2016年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3.9%、80.9%、125%和43.8%。亚洲投资来源地中,我国澳门地区、韩国2016年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90.3%和23.8%;日本对华投资止跌回稳,全年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7%,逆转了连续两年大幅下跌态势(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的对华投资)。
回顾2016年,我国利用吸收外资规模继续增长,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展望2017年,国际形势将更加复杂,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
第四,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农业增势明显。2016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占外资总量的70.3%。其中,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分销服务,零售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9.8%、112.8%、66.4%、42.9%和83.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48.6亿美元,同比增长86.1%。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5.8%和95%。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016年1—11月,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
2016年1-11月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统计
第五,自贸区吸收外资聚集效应明显,但东部与中西部利用外资不平衡加剧。2013年以来,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等举措,吸收外资聚集效应明显,四个自贸试验区2016年的实际使用外资额达136.77亿美元,同比增长81.3%,以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0.8%。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东部的改革开放和利用外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6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6%,占比86.67%;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占比7.71%;而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5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94%,占比5.64%。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与东部、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环境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硬环境方面看,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通信、水电气供应得分均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从软环境方面看,中部地区的经济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链配套)、区域金融环境,生活环境中的医疗卫生、教育水平均高于西部,但中部地区的政策政务环境、市场化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孵化和产业化能力)、口岸环境、社会信用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中的居住条件、文体设施、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均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亟需改善。
第六,我国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以绿地投资为主,但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1—11月,以独资、合资方式实际使用的外资占比分别为67.36%和24.44%。同期,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99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分别占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4.5%和16.9%(见附表)。外资并购方式有利于盘活现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7年:FDI政策更加积极
2017年,我国吸引外资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而言,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对我国有利,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投资促进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初步预计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将继续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同时利用外资的结构会进一步优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国吸收外资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因素表现在内外多方面。首先,世界经济陷入持续性低迷,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潮流上升,各国贸易纷争和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高端产业引资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中低产业招商则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其次,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主要外资来源地的关系近年变得紧张复杂,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双边、多变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再次,国内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出口放缓,部分外企在华经营遇到困难,业务增长和利润下降,对华投资信心受到影响。当然,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独特形势与条件,市场无需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前景担忧。
其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基础和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尽管金融危机引发反思全球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有升温的迹象,但各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主流仍然是自由化,以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的长期趋势不可逆转。
其二,新技术、新业态的勃兴有利于我国引智、引技、引才,优化FDI产业结构。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呈现出一些鲜明特点与趋势:一是产业技术高度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新经济增长点,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二是绿色、低碳、健康、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题,资源、环境、健康等问题可望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大多数外企认为在华研发业务将愈发重要,创新是在华增长的关键;四是开放创新、开源创新快速兴起,学科边界、创新要素的国别/地区边界日益模糊,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三,中国营商环境的综合优势依然明显,仍是跨国公司最看好的投资地之一。一是中国社会稳定、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良好等传统优势依然存在。二是2017年,我国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以吸引外资。2015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限制类条目从79条减少至38条,是历次修订中开放幅度最大的;2016年12月,商务部又与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将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93条限制性措施减少到62条,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我国还将大幅放宽准入限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三是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四是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吸引外资工作的支持力度。在2017年1月10日举办的2017中外投资促进机构工作会上,商务部首次提出投资促进工作要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位置。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加强吸引外资工作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五是2017年商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外国投资法》立法进程,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六是全方位推进“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为外企提供广阔的合作共赢空间。“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推进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建设和各种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的建设,同时为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需的跨文化融通及跨境的金融、法律、税务、风险、战略协作、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提供服务。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并研究对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行差异化、精确化的鼓励政策。
其四,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拓展外资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未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机遇将不仅限于中国的本土市场,还会体现在中国作为通向世界其他市场的枢纽地位。中国正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韩、中澳等高标准的自贸协定都已生效,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也在加快推进之中。目前,中国已经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贸易伙伴。这些贸易伙伴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在24%左右,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外,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以及亚太自贸协定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安排;在多边领域,我国正在积极推动WTO《贸易便利化协议》的生效。
总体而言,我国的发展是开放式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做出的承诺,也是我国政府努力的方向。外资企业应客观、正确地看待中国的投资环境,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抢抓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不断扩大在华投资,以取得更好发展。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