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心理健康 创设安全环境

2017-04-09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园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提到安全,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幼儿园的门卫安全、食品安全、幼儿的磕碰事故等,而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的心理安全往往是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殊不知幼儿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快乐的氛围,才能共同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平安、快乐地成长。

一、关注幼儿心理,营造宽松自主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我们只有正确引导,细心呵护,才能为幼儿创造快乐的童年,注重幼儿心理健康的塑造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1.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一个感情温暖、心理安全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气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教师要尊重幼儿人格,宽容幼儿过失,理解幼儿情绪,维护幼儿健康。让幼儿放开自己的双手双脚,放飞思绪,自由地去观察、探索、想象、表达。教师不仅要似慈母,还要努力成为幼儿的朋友,用心解读幼儿,走进他们的心灵。

2.组织丰富健康的活动

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五大领域和一日生活当中去。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及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进行教育活动。在个别化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园根据各班实际创设的“心情区”“温馨站”“悄悄话角”也为幼儿心理健康提供了条件。

3.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存在着差异,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对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状况乃至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都要有了解,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改变教育方法,满足不同幼儿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二、关注家长心理,实现家园合力共育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缺一不可。有一句这样说:“忽略了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孩子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事半功倍,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尊重理解,建立情感

幼儿园想要做好家长工作,老师与家长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互动良好,尊重与理解一定是前提和起点。有时候,解决家长的问题比解决孩子的问题更加重要。家园沟通时,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积极热情、真诚和善的态度面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遇到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替家长多想想,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

2.分类管理,真诚打动

家长的年龄、性格、文化背景不同,需求不同,教师应做到分类管理。不同的家长运用不同的沟通表达方式,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对于年轻的家长,老师要积极鼓励;对于年高的长辈,老师要尊重虚心;对于无理蛮横的家长,教师要冷静理智,先稳住其情绪,在深入了解之后再进行沟通处理。作为教师更要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真诚打动每一位家长。对孩子肯定赞美、鼓励赏识,发生安全磕碰事故时的如实沟通、真诚致歉、主动探望等都能够让我们的家园工作变得简单容易,充满人文关怀。同时,还要善于以家长来感染家长,以家长来带动家长,使得我们的家园互动事半功倍。

3.多元互动,形成合力

要发现家长的情绪情感变化,及时跟进了解,进行沟通疏导,避免将不良情绪带给幼儿。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此我园在多年的家园互动活动中,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丰富创新、行之有效的活动。构建了家园互动教育“双向沟通、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育人”的“3.12”实践模式(三大环节、十二种做法)。分别为确立主题、营造氛围——开展活动、智慧共生——交流沟通、总结反馈这三大环节,并实施为园长专题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辩论会、家长开放日、组建家委会、创意亲子活动、家长客串执教、走进社区、网络论坛、家长沙龙、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十二种具体做法。园长专题讲座“请允许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更新观念,引起共鸣;家长辩论会“大班孩子过早学习拼音汉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思维交锋,迸发智慧;家长委员会真正参与管理,走进幼儿园进行安全排查、美食评比、环境共创;消防员家长、交警家长、小学教师家长等走进课堂,客串执教;创设“捏泥玩玩乐”“积木大比拼”“我爱钓鱼岛”“万圣节狂欢”“我是小厨师”“京剧脸谱DIY”“水果拼盘赛”等丰富多样、创意独特的亲子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营造了积极、快乐的互动环境,实现了幼儿、家长、教师、园所四位一体,家园同步共同成长。

三、关注教师心理,打造和谐快乐团队

近年来,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的付出才能完成保教任务。家长社会过高的期望值、教育改革中的现实压力、幼儿园女性群体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面对环境和挫折良莠不齐的适应调节能力,都成为影响幼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我们说:“只有阳光的教师才有快乐的孩子。”提高幼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势在必行。

1.以人为本,给予教师温暖

“你只有爱老师,他才可能爱孩子!”园领导应在科学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评价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种科学、合理、规范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走“人本化”“人性化”管理的路子,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让他们与领导拥有同样的话语权。同时,一定要找准教师的心理需求,减轻心理压力,实现人文关怀。在每位教师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多一点引导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帮助解决由生育、子女入学、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不满情绪和消极氛围,教师的工作压力自然会减小,心理问题也会慢慢减少。

2.疏通引导,学习自我调控

对于幼儿教师来讲,外在的环境有时很难改变。比如社会的评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家长的期望值也不是自己所能够左右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控,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乐观健康地过好每一天。作为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要进行自我完善,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学会弹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不将事物严重化、扩大化。要心胸豁达,悦纳自己,热爱生活,心存感恩,保持自己良好乐观的情绪。

3.创设平台,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树立关注教师职业发展,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理念。要尽可能地为各个层面的教师提供外出专业进修的机会,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还要想方设法发挥教师的才干,特别是要为每位教师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让每位教师都从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使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

4.长远谋略,开展心理咨询

全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园应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园所管理的内容中来,对幼儿教师开展心理沟通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并通过举行心理讲座或谈心会等增加教师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使她们具有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等。为教师缓解压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家园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寻找失落的家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