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2017-04-09郭崇飞

四川水泥 2017年1期
关键词:沉桩桩基础灌注桩

郭崇飞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郭崇飞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推动了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当前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建筑工程都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而桩基础作为工程中的关键部分,需要较高的承载力。要想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做好桩基础施工,而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严格审核工程质量,而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环节,因此采用先进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1]。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桩基础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桩基础施工技术概述

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而言,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将桩基和承台进行连接,采用地基土体结构处理施工技术,使桩基础承担地面和上层建筑工程的连接功用,向地面传递上层建筑结构的荷载,促进结构抗震能力和抵抗外部荷载能力的提升,避免建筑结构沉降。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单桩基础施工技术,其中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桩露出地表、地表低于承台底面的技术;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指桩身在土中,土体和承台底面进行连接,继而形成建筑结构基础;单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指利用桩与桩的相连而形成建筑结构基础的施工技术[2]。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时,必须要桩基具备很强的承载能力,中密砾石地层、硬质黏土、坚硬基岩等应能承载上部结构的承载力;每一个单桩都应该具备较大的竖向承载力,必须要稳定上部建筑结构,这样可以避免倾斜和沉降等问题;桩基础应嵌固在坚硬度基岩上,能够不受浅土层下陷偏移的影响,以免建筑结构出现倾斜。在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过程中,应该从不同的施工和地质情况出发,恰当选择桩基础类型,确保建筑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二、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将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需要以工程对桩基的要求为依据提前进行制作,然后地层直接打入预制完的桩,继而形成建筑结构基础。通常该技术的应用形式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管预制桩,其中前者是以混凝土为基础进行预制,具有施工便捷、坚固耐久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中;后者则是以H型钢桩和钢管桩为主,适用于特殊的工程施工中。在预制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应该以桩尖方向和打桩顺序为依据,而且灌注预制桩时应从桩顶进行灌注,直至桩尖;预制桩的沉桩方法包括振动沉桩、锤击沉桩、静力沉桩等,由于沉桩时会出现挤压土层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沉桩顺序进行合理规划,准确把握施工范围,有效确定桩基的艰巨与数量,尽量避免桩基挤压土层。当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符合工程情况的沉桩技术,全方位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控制桩顶的方向与高度,保证各个预制桩的稳定性及承载力,促进建筑结构整体承载力的提升。

一般情况下,预制桩施工技术的流程为:场地的清理—碎石的铺筑—工作面的压实—桩机的放置—质量的检查—桩帽的开挖—土模的形成—绑扎。清理完场地之后需要以工程设计为主,对桩点的位置进行表明,利用全站仪进行校核与放样;然后将20cm的碎石铺设在施工场地,形成工作面,并通过网格控制的方式避免桩的挤压土体效应;完成场地的准备工作后应放置桩机,认真检查各机械的运行情况,并按照打桩顺序来调整正桩机位置[3]。同时起吊预制桩,在桩上端吊环附近30cm的范围内捆绑索具,慢慢起吊预制桩,使桩位中心和桩尖垂直对准;然后慢慢插入土中,用小落距锤锤击1~2次,达到一定深度后对桩身垂直度加以稳定,再用落距低于1.0m的落锤打桩,将预制桩打入低下,从而形成桩基础,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实施。

(二)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灌注桩施工技术时,可以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和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等。通常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利用机械钻孔之后来保养和浇筑桩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桩位中心和保护套中心的偏差保持在50cm的范围内,保证回填土的密实性,提高桩基工程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注浆时多是采用分层注浆的方式,每层的厚度保持在50~60cm范围内。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多是采用复打法、反插法、单打法等工艺,采用复打法时应该连续单打统一桩孔位置;反插法则是每拔管0.5m需要下插0.3m,对拔出管道进行重复操作;采用单打法进行拔管操作时,每拔0.5~1.0m需振动5~10s,然后再拔0.5m,重复操作拔出管道。

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顺序为:场地的清理—防线—桩位的确定—桩机的放置—钻孔—清孔—桩孔质量的检查—钢筋笼的放置—混凝土的浇筑。桩基位置的确定是以桩位平面布置图为依据,然后通过护套的埋设来固定桩孔位置,以免塌孔现象的出现。护筒多是由4~8mm的钢板所制,顶面高出地面0.4~0.6m,并且护筒埋设的深度应超过黏土的1m或砂土的1.5m,泥浆面至少高出地下水位1m。制备泥浆时应以土质情况为依据确定,如卵石层的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1.5g/cm3的范围内,而粉质粘土或黏土的泥浆密度应控制为1.1~1.3g/cm3,、含砂率低于8%,黏度控制在18~22的范围内[4]。在进行成孔作业时,多采用回转钻成孔的方式,如果桩孔合格则可开展清孔作业,但是孔底500mm的范围内其泥浆密度应低于1.25g/cm3;完成清孔工作后可吊放钢筋笼,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但是混凝土的保护厚度必须要超过35mm。

三、结论

综上所述,桩基础施工作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稳定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必须要从施工地址条件和设计要求出发,选择恰当的技术进行施工,如预制桩施工技术、灌注桩施工技术等,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满足工程要求,继而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1]季强.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16,01∶202-203+205.

[2]黄发兵.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 29∶21-22.

[3]牛正雄.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讨[J]. 科技传播,2014,17∶178+189.

[4]刘中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 江西建材,2015, 09∶66.

TU75

B

1007-6344(2017)01-0215-01

猜你喜欢

沉桩桩基础灌注桩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混凝土预制管桩静压沉桩施工技术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砂土层中钢管桩高频振动贯入效率模型试验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自动沉桩技术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