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17-04-09

四川水泥 2017年1期
关键词:模架铁路桥梁梁体

刘 艺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刘 艺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其中就包括铁路工程,铁路桥梁成为施工中的重要部位。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下,我国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明显提升,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本文首先概述了铁路桥梁的施工特点和要求,然后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施工技术,最后阐述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铁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铁路桥梁在施工建设期间,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例如环境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施工任务,一方面必须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另一方面还要从各个环节和工序入手,采用精细化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以下立足于实践,探讨了常用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希望为实际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促进我国铁路工程的健康发展。

1、铁路桥梁施工概述

和公路桥梁相比,铁路桥梁的特点是荷载更大、动力响应剧烈,因此限制了跨度大小、结构形式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铁路桥梁中,简支梁占比较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应用时间长、施工技术成熟,但是由于跨度小(一般在4-20m之间),容易受到地形的影响。第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在预应力作用下,大大增加了跨度指标,目前能够达到64m,因此应用广泛,而且发展迅速。第三,钢板梁,跨度主要分为32m、40m两种,包括上承式、下承式两种形式,目前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较少。第四,简支钢桁梁,主要包括上承式结构、下承式结构、穿式结构、半穿式结构四种形式。其中,下承式结构的跨度在48-128m之间。

铁路桥梁的特点决定了施工要求高,具体要求如下:一是上部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因此设计时常采用箱型梁、T型梁(横向施加预应力)。同时在特殊部位会采用特殊设计,例如预制整孔箱梁法。二是能够承受较大的动力作用,对于桥梁的稳定性、轨道的高程和平顺度等指标要求高,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三是满足轨道的无渣要求,无渣轨道在铺设时,水平方向和竖向线路的调整比较困难,容易产生位移,导致梁缝处的轨道变形,出现上拔、下压等现象。

2、铁路桥梁常见施工技术

2.1 现浇法

现浇法在铁路桥梁施工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在桥位搭设支架和模板,然后现场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凝固、满足强度标准后,就将模板和支架拆除即可。现浇法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大型设备的使用较少,而且没有预制现场,桥梁的整体性能高。缺点则是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难度大,一方面因混凝土收缩、徐变会引起预应力损失,另一方面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明显。

2.2 预制法

预制法和现浇法相对应,是在施工现场或者预制场内提前生产制造出梁体,然后采用合适的架设方法进行安装。而且预制的梁体根据强度要求,也能够施加预应力,主要包括前张法、后张法两种技术方案。和现浇法相比,预制法施工技术的优势体现在:第一,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桥梁质量,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种机械设备;第二,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可以同时施工,因此效率高,可以明显缩短施工时间;第三,施工造价低,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尤其适用在紧急施工项目中。第四,预制构件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因此安装后不会发生徐变。

2.3 悬臂施工法

悬臂施工法简单来说,就是以桥墩为基点,同时向两侧施工,可以对梁体现浇,也可以拼装预制好的梁体。悬臂施工技术的特点如下:第一,施工期间会产生负弯矩,对桥墩的要求较高,适用于受力状态相近的桥梁;第二,施工工艺简单,能够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而且施工期间方便及时调整;第三,悬臂拼装的施工速度快,同时也对施工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第四,施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支架,因此不会影响正常的桥下交通情况。

2.4 顶推施工法

顶推施工法在施工工艺上比较复杂,首先,预制场地设置在顺着桥梁的纵轴方向上,采用分阶段预制的方式;其次,预制梁体和施工完成的梁体,两者通过预应力完成连接;最后,要辅助应用水平千斤顶,向前推动梁体使其推出预制场地,如此反复循环施工,直至整个工程完成。顶推施工技术的优势,一是充分发挥了各种机械设备的作用,而且施工成本较低,尤其适合用于高桥墩工程中;二是施工具有连续性,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缺点则在于:施工期间梁的受力状态明显变化,因此会增加钢材用量;而且如果跨度过大,会增加原材料的使用量,导致施工成本提高。

2.5 移动模架法

顾名思义,移动模架法主要采用可以移动的模架进行逐孔施工,因此不需要设置支架,不会影响正常的桥下交通,不仅机械化程度高,而且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实践应用表明,移动模架法的施工效率高,能够缩短施工时间,模架可以重复利用。缺点则是模架的投资成本高,施工工序相对复杂,主要适用于跨度在50m以内的桥梁。

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提高设计质量

施工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因此施工前应该审核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增强质量意识。在设计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前期准备阶段做好现场勘察工作,保证各项勘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施工期间如果存在设计和现场不相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复勘和设计变更,而且全程由监理人员进行监督。

3.2 完善管理机构

构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组织机构,依据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措施,严格照图施工,并且满足国家规范标准,落实技术交底制度。以现浇法施工为例,要将检查重点放在钢筋布设、模板安装、钢绞线等方面,并且对梁体的高程、位置进行复核,保证施工准确性。另外,制定合适的奖惩措施,将施工质量和薪酬待遇相挂钩,从而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责任心。

3.3 施工材料管理

在工程投资的总成本中,施工材料占比70%以上,因此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各种材料的采购,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并且向监理人员提供相关资料、获得确认。购买时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货商,并且货比三家,保证物美价廉。入场前要提供完整的资料,包括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同时进行现场检测和试验,确保性能质量达标才能进场,并合理库存保管。

3.4 加强人才培养

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应该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施工单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且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展讲座,一方面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讲解施工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指导各种安全设备的正确使用,保证施工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桥梁施工要求上部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动力作用,且满足轨道的无渣要求。通过分析可知,常用施工技术包括现浇法、预制法、悬臂施工法、顶推施工法、移动模架法等,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缺点。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应该提高设计质量、完善管理机构、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并且注重人才培养工作。

[1]韩春军.关于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分析[J].科技传播,2014,(04)∶55-57.

[2]康显文.浅谈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2151-2152.

[3]王利君.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控制要点[J].高速铁路技术,2011,02(03)∶60-64.

[4]牛犇.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2)∶192-192.

U45

B

1007-6344(2017)01-0024-01

猜你喜欢

模架铁路桥梁梁体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奇正模架
大截面梁高支模架倒塌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大型压铸模具铸造模架数控粗加工的高效方法
梁体损伤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高速铁路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的探讨
大跨高墩箱型梁体桥梁施工关键技术
浅谈上行式移动模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