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蓝印花布的价值及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

2017-04-08奚燕锋

关键词:印花布南通纹样

奚燕锋

(南通职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南通蓝印花布,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即使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仍会有很多人不时回味蓝印花布的淳朴和雅谧,并尝试对其进行设计创新。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蓝印花布为什么极受设计师的偏爱?究其原因,在于其蕴含的独特价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 南通蓝印花布的价值

(一) 审美价值

南通蓝印花布的“美”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之上,聪明的艺人在艺术创作中避开雕刻花版无法写实,又不能细腻刻画造型的弊端,转而运用大块面的造型和简洁的蓝白对比的配色,将灵动的点、流畅的线巧妙设计并组合成各种纹样,使设计作品呈现出或秀美细致或粗犷强烈的审美效果。南通蓝印花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丰富的定位纹样组合

图1 定位纹样[1]

南通蓝印花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纹样由形态种类繁多的点、线构成。点的变化形式有介字点、梅花点、胡椒点、小混点、大混点和垂叶点等;线的构成主要是由连贯的点组合成虚线,再由虚线形成虚面,由这些大小不一、排列生动的点、线、面交错组合而成的蓝印花布纹样形态各异、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突出。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布局大多采用定位设计,都是按照特定的需要设计制版的,一般根据成品的形状、欣赏习惯、使用要求等来安排纹样的布局,旧时主要用于被面、床单、枕巾、帐檐、桌布、门帘、头巾、围裙肚兜等[2]。在家用纺织品中尤以被面和床单最具代表性。南通蓝印花布被面和床单一般由左右对称纹样的两幅布面拼接而成,边缘装饰二方连续纹样,边饰分成三种:一种是在中心图案的一侧,一种是两侧都有,还有一种边饰为内外两圈都有。被面和床单均属于比较大面积的定位设计,因此在纹样的设计和布局方面以“满”为设计点,如“凤戏牡丹”主题(图1),中间以三个造型饱满的圆形为主轴,利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对凤凰和牡丹图案进行大胆变形,并装饰在圆形中间及四周,正方形的边框使中心的圆形图案更加突出,四周密集的辅助花纹衬托出凤凰的轻盈和牡丹的雍容,整组床单的纹样布局充实而饱满。

2. 自然、淳朴的色彩意境

中国地大物博,基本在各个地区都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无论是北京的京剧脸谱、还是陕西的刺绣、山西的布老虎,虽然它们的用途和风格各异,但在色彩上却有共通点:以大面积鲜艳、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为主,中间明显的白或黑作为色彩之间的分割,这些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无一例外地通过艳丽的配色,传递出民间艺术直接、纯朴又浓重的色彩意境。

然而同属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南通蓝印花布却展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色彩意境,以蓝与白为主色调,在简单的色彩中创造出大量适合普通大众使用的家用纺织品。民间艺人在蓝印花布的艺术创作中,选择蓝色作为主色调,应该和他们的日常劳作生活息息相关。蓝色,古人称为“青”,先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自然观察中发现,“青”代表“生也,象物生时色也”,将“青”色和“白”色作为蓝印花布的主色调,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朴素与清雅,也正是这种在朴素中透出清新,在深沉中孕育着生机的色彩意境,才深受人们喜爱。蓝印花布之所以在民间深受欢迎,还在于它的“青”“白”两色与中国人传统的为人处事观“清白”构成谐音,以此来比喻自身坚贞无瑕,一身清清白白。在南通及周边县市,民间婚俗中还用 “青”与“亲”的谐音将一根根青布带装饰在嫁妆上,表达“结亲”的喜庆。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印花布的“青”“白”色彩意境背后还有着深刻的人文意义——即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地域文化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总结、积累、发展、完善而得出的心灵感悟和智慧结晶。地域文化是指个体或集体在一定区域内以“元初文化”为基础,在其成长历程中足以影响其知觉、思想、价值观等的形成的文化认同[3]。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融理论、实践和发展于一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文化的生命给人类带来心灵的寄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手工艺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呈现着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所以说,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手工艺的回归标志着一个新的更高的文明出现[4]。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融合到现代设计中,将会使设计的生命得到文化的支撑,而更显特色与活力。因此将传统蓝印花布和现代家纺结合进行设计,不仅可以为家纺产品增添新的设计语言,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生态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地域文化保护

南通蓝印花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满足该地区民众的民俗生活和情感需要为目的,它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土壤中,具有强烈的草根艺术特质。蓝印花布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同时也代表一个地区生产、生活的模式,它的存在体现出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的伦理关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同时带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遗失,尤其是民间手工艺术,也在一天天消亡。著名学者潘鲁生提出“文化生态”的概念,他主张传统文化和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一样,如果不加以保护,都会面临灭绝。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自己的传统,应该是可怕的;同样,一个地区没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也是可悲的。所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去抢救那些已经被我们抛弃的文化资产,或者正在抛弃的东西。地域文化如何保护,是现在很多地区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什么东西都靠进入博物馆来保护,我感觉这是我们保护的失败。要让它‘活’起来,还要在民间,在现代生活环境中‘活’起来”。[5]因此,要使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南通蓝印花布得以继续存在,必须使其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结合,在现代人的需要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才能使蓝印花布得到保护和发展。

2. 地域设计创新

要使南通蓝印花布与现代人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就要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现代,人们对具有设计感又带有独特地域文化的产品情有独钟。无论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如何,文化的差异是永远的,地域文化是产品设计的根,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因此,可以将南通蓝印花布与现代设计进行结合,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赋予传统的蓝印花布新的面貌。这样,可以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艺术韵味、历史的底蕴,也可以使设计的作品具有表达人们愿望的亲切感,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在设计中材料是发展的,而地域文化是持久的、不断延续的,设计的生命只有通过地域文化的支撑,才会具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因此,只有注重产品的个性化、本土化,把握好文化与功能的尺度,在设计过程中掌握现代人消费的心理,追根溯源地、准确地理解和消化传统民间艺术,将现代技术、理念和实用性合而为一,才能使南通蓝印花布创新作品既具有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又传达出新的艺术美感。

二、 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应用

在家纺设计中应用传统同时又生态、环保的南通蓝印花布,开发系列产品时的关键在于对蓝印花布图案、色彩、款式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一) 图案应用

家纺产品中的图案不仅是构图、题材、色彩等的综合,也可以从中解读到蕴涵的历史、文化的沉淀、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每一个成功的图案设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技术限制和市场需求下,准确地传达了一种人文的情调、艺术的品味、时尚的概念,反映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6]。南通蓝印花布图案正是通过独具匠心的粗纹细线、妥加调配的虚实明暗关系,使单纯的蓝印花布图案呈现出自然、朴素、雅致的独特地域色彩。如在进行酒瓶套的设计时,酒瓶套上下两端以精致、细巧的菊花纹样点缀,中间拼接造型生动的百蝶图案,这种原创性的对比图案运用不仅动中有静,而且通过蓝印花布本身蕴涵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清新的艺术气息,可以与消费者在精神、情感方面达到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的互动交流(图2)。

(二) 色彩应用

织物外观是否在第一时间就吸引消费者,色彩至关重要。人们在选购家用纺织品时,往往是“先看颜色,后看花”,配色成功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同时,随着现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色彩的创新运用也成为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主流思潮。传统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一个地区的独特艺术魅力,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深刻的传统人文意义,而将这种宁静又不张扬的蓝白配色与扎染和晕染的技术手法结合,又使蓝印花布的色彩有自由、现代的视觉效果。将其应用在现代家纺产品中,也可使人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现代气息(图3)。

图2 图案应用

图3 色彩应用

(三) 款式应用

在运用传统元素方面,设计师的视野要扩大和深入,不能只是找一些有关资料和纹样进行简单的照搬和拼凑,要时刻有将传统艺术再创造的理念,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它的色彩、构图、纹样等进行大胆的再设计。艺术是再造,它不仅反映了现实,又再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雪莱说:“诗创造另一种存在,使我们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居民。”这也是将传统艺术引入现代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将蓝印花布传统元素综合应用在家纺款式的设计中,可以运用整体陈列的形式,如餐厅、客厅整体设计等,这样有助于完整、人性化地表达再造的理念。如在客厅沙发组的设计中(图4),主体沙发和配套杯垫采用蓝印花布进行整体设计,不同花纹,不同色调,不同工艺造型的靠垫,铺满在上面,细致的绗缝和温馨的花卉作为点缀,再用原木色家具穿插协调,营造了现代人向往的安静、素雅又具文化氛围的居室环境,蓝印花布在这个空间里大显其美。

图4 款式应用

三、 现代家纺设计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智和现实,但同时又不拘泥于以往陈旧、落后的东西,转而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寻求精神上的享受,这种观念也深深地体现在现代家纺设计的趋势上。

(一) 回归本土趋势

家用纺织品是纺织产业中的一个分支,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自正式确立以来,就在成功吸取服装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在纺织品市场独领风骚。我国家用纺织品企业借鉴学习西方设计带来了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却缺少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家纺产品满眼都是奢华的欧美风格,或经典的英伦风格,家纺设计的同质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同质化的问题提醒我们,在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发展要想有突破性的发展,不可能仅靠在加工链条上得到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利润,也不可能停留在目前越来越同质化的竞争格局下。放眼全球家纺市场,印度、夏威夷、巴基斯坦等家纺主要生产国或地区,都凭借鲜明的民族个性化风格在世界家纺前沿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家纺的民族特色风格和本土设计亟待提升。中国的家纺要想做出自己的特色,必须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吸取养分,逐渐向着民族特色设计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自主中国风格的家纺设计。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市场的需求来看,家纺设计的本土化,都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民族的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一个民族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本土特色,同时开放地吸纳、融入多元文化,才能使民族特色得到创新与发展。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历史悠久,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人们普遍认为传统蓝印花布不时尚,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审美,没有市场竞争力,但国外的设计师却把蓝印花布元素运用得时尚美丽,而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时没有真正体味到其中的真谛,只是在简单地生搬硬套。不是蓝印花布传统艺术本身没有生命力了,而是没能将它创新性地融合到现代产品中。如何发展本土文化,使技艺的传承与当代生活协调起来,应该说是现代家纺设计的主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家纺行业作为创意文化产业,只有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民族元素与国际趋势相融合才能设计出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来,才能走出越来越同质化的竞争格局,才能创造出有别于西方、自主创新的家纺时尚潮流。因为“没有文化的产品是精神上的荒芜和灵性的枯竭,是冷漠的无生命体。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就会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产品”[7]。

(二) 生态家纺趋势

人类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严峻后果,坚持健康、环保、生态的理念才能做到与自然的协调与持续发展,这种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购物理念,人们从过去单纯注重价格、实用性到如今追求个性、舒适、天然、环保。本着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影响家纺设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生态环保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重产品的自然生态美,使设计的作品有质朴、简洁的美感,并以此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愉悦[8]。

生态纺织品是指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制成的对人类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生态纺织品必须符合四个基本前提:资源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没有危害;废弃后能在环境中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9]。南通蓝印花布从原料的来源到染料的选用及后处理、加工都体现出生态家纺“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 等绿色环保的概念。首先,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四季分明,地域资源优越,适合大量种植棉花,这为蓝印花布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其次,用于印染的染料来源于天然植物板蓝根,它对皮肤的刺激小,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保健皮肤。再次,传统的植物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且天然染料板蓝根无毒无害,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最后,将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元素应用在现代设计中,也是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观,环保的意识只有在人的思维中得到强化,才能在设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四、 结论

作为中国的家纺设计师,应清楚认识到,在家纺产业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我们更应鼓励与民族创意接轨,倡导自主原创,充分发掘本土文化的优势,弘扬中国设计精神,通过设计尝试,找出蓝印花布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使现代的人能再次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和内涵,在真正意义上使南通蓝印花布得到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印花布南通纹样
区域文化产业背景下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