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建构主义研究内容及特点综述

2017-04-08汪正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应用性建构主义检索

汪正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 400065)

国内建构主义研究内容及特点综述

汪正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 400065)

在“中国知网”检索“建构主义”相关论文,梳理出国内对建构主义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总体起步较晚,发展极为迅速;个案研究较多,系统研究较少;文献引用率不高,文章质量有待提升;英语的应用研究最多,旅游应用研究较少;对中等教育的研究较多,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较少;应用性研究较多,理论性研究较少。

建构主义;中国知网;旅游;特点

一、建构主义研究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理论先后汲取了布鲁纳(Bruner, 1960)的发现学习理论、奥斯贝尔(AusubeU,1968)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的精髓。建构主义可以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批判建构主义、语境建构主义等流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的建构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中国,因其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育科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并在理科教学领域逐渐流行起来,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重要的理论基础。 杨丽茹(2003)从符号学的视角对比了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从二者的契合点出发,以文化符号学的观点进一步阐释教师、学生等教育要素的关系,由此探究了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成军(2004)探讨了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关宏(2008)在分析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内涵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以及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探讨。张志伟(2009)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近年来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指出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王化玲(2010)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了集成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可行性,指出构建“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应采取的策略为精心策划合作学习选题,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探索性;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实现学习者主体与客体良性互动;总结交流学习体验,促进学习者群体多样化风格的形成。黄梨(2011)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认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可从三个方面构建目前我国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桑新民(2011)认为在复杂、丰富的教学设计中正确、科学地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教育研究活动。

国内学者比较侧重于研究该理论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比如黄荣娟的《建构主义理论在旅游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2010),韩黄英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研究》(2011),宋宜贞的《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 教学的影响》(2012),莫琼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课堂教学》(2012),张颖丽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2012),陈兆利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数学学习和教学的思考》(2012),杜放的《“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2013),刘莹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设计》(2014),井晓龙的《情境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向》(2015),于春玲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2015)等。

综上所述,国内对建构主义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建构主义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研究多集中在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对具体课程进行应用性研究,且多集中于英语、数学、语文等基础性学科,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大领域,相比之下运用于旅游管理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

二、国内建构主义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我们以“建构主义”为“篇名”检索词,时间为1983—2015年(注:检索至6月1日),匹配选择“精确”,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其统计结果见表1。根据相关信息和研究需要,我们主要选取三个指标做数据统计分析,即各时间段文献数分布统计、文献被引频次统计和与教学和学习相关的建构主义文献统计,其结果见表2-4。

表1 按文献类别统计

(一)各时间段建构主义文献数分布统计

通过检索发现,国内最早以建构主义为题进行研究的文献是王至元1983年的《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介绍之一》一文。而1984—1989年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1990年检索到1篇文献《文献微观领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探讨——兼驳建构主义观点》。为研究的方便性和数据的连续性,从1991年开始按照5年一个研究时段进行统计。“比例”是指该五年内的文献数和文献总数10231之比,“后/前”是指相继的后、前两个五年内文献数比。经过统计发现,1995年以前国内对建构主义进行的研究文献较少,仅有7篇,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增多,21世纪后进入了热点时期,文献数量成倍增长。其中2006—2010年增长最快,达到4281篇。特别说明的是2010—2015年的数据只统计到2015年5月末,其与2006—2010年的数据不具可比性,且按照连续几年的基本情况2010—2015年的文献总数应该会超过2006—2010年的总数。最近10年的文献数占比超过80%,可见,对建构主义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仍在不断增长。

表2 以“建构主义”为“题名”检索词检索的文献数在各时间段的分布

(二)文献引用情况分析

10231篇文献中有2108篇文献被引用,引用率仅为20.36 %(见表3),其中有154篇论文被引用100次以上,占总数的1. 50%,有1156篇文章被应用10次以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质量的论文数量不多;27篇博士论文中被引用的有18篇,引用率为67%,被引频次最多的是张奎明(2005)的博士论文《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被引用66次;727篇硕士论文,绝大部分较平均分布在过去的10年里,每年大约有50~70篇的关于建构主义的文献,其中被引用的有377篇,引用率为51.86%,引用频次超过10次的有25篇,仅占3.44%。

表3 10231篇文献被引频次统计

(三)与教学和学习相关的文献数量

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建构主义在学习、教学两方面的研究和运用情况。通过检索“建构主义学习”和“建构主义教学”为题名的内容,最终与学习相关主要选取学习理论、学习观、学习环境三个关键词,与教学相关主要选择教学理论、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三个关键词,检索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研究明显多于对建构主义教学的研究,这与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一致的,广大学者的研究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

表4 查阅文献中与学习和教学相关的文献篇数比例

三、国内建构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文献分布

(一)按主要的学科类别分析

利用“中国知网” 从研究的学科类别进行分析,得前10位的文献数合计达91.13%(见表5),可见,建构主义主要集中在10个学科。研究发现“外国语言文字”方面的文献最多,达到3416篇,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中等教育”和“教育理论与管理”方面的文献分列二、三位,分别达到1642篇和1427篇,占比分别为16.05%和13.95%,“体育”最少,为218篇,占比仅为2.13%。同时,建构主义在高等教育、计算机软件与运用、中外政治、医学教育、职业教育、体育等领域也有相应的文献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应用于旅游的研究文献数很少,仅为37篇,占总数的0.36%。

(二)按主要研究层次分析

利用“中国知网” 从研究的层次类别进行分析,得前8位的文献数合计占比达89.22%(见表6),可见,建构主义主要集中在以下8个层次。研究发现“基础研究(社科)”方面的文献最多,达4566篇,占总数的44.63%,“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居第二位,达1801篇,占比为17.60%,“高等教育”、“行业指导(社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的文献占比基本相当。

表5 在中国知网上建构主义相关文献所属学科类别文献数排序的前10位

表6 按研究层次进行分析

四、国内建构主义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总体起步较晚,发展极为迅速

从发展阶段上分析,虽然国内对建构主义的研究整体滞后于国外,但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内对建构主义的研究日趋全面和成熟。如果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界定为建构主义研究的启蒙期,90年代中后期到2005前后是建构主义研究的快速发展期,那么近10年就是建构主义研究的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

(二)个案研究较多,系统研究较少

从文献的构成上分析,国内对建构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大多是针对具体领域进行个案分析,占比超过80%,而利用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总计763篇文献,占比不到8%。

(三)文献引用率不高,文章质量有待提升

从文献的研究质量上分析,在10231篇文献中有近80%的文献未被引用过,被引用过1~10次的为1156篇,占比11.32%,其他被引用过大于11次的文献总占比不到10%,说明文献的整体引用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构主义研究的创新水平不够,研究价值不高,文章质量有限。其中硕博论文引用率整体高于平均水平,但26篇博士论文中没有全国、省级、校级优秀论文,737篇硕士论文中仅有1篇校级优秀论文,即王志玲(2006)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可见硕博论文整体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四)英语的应用研究最多,旅游应用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学科领域上分析,应用于英语的研究最多,达到2759篇,运用于旅游管理的应用性学科相对较少,仅为41篇。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急需高素质的复合型旅游人才,而旅游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旅游教育教学却相对滞后。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别是“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概论”等资源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对中等教育的研究较多,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层次上分析,对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文献较多,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较少,前者为1642篇,后者为700篇左右,相差悬殊,说明中学教育更加看重建构主义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效果,其研究的力度也比高校大。通过进一步检索我们可以发现建构主义在英语的应用性研究最多,文献达到2759篇,对数学的研究文献为478篇,对计算机的研究文献为226篇,对语文的研究为219篇,对体育的研究为218篇。可见国内在中学阶段对建构主义的研究多集中在相关课程的应用性研究上面,且多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语文等基础性学科。

(六)应用性研究较多,理论性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性质上分析,在10231篇文献中,对建构主义进行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绝大部分是指向某特定领域、特定学科、特定方向的应用性研究。建构主义在国内的萌芽期和发展期理论研究相对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成熟期应用性研究明显增多。

[1]王至元,陈晓希.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介绍之一[J].国内哲学动态,1983(2):14-18.

[2]孙占国,王班超.微观领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探讨——兼驳建构主义观点[J].长白学刊,1990(3):17-21.

[3]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王志玲.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06.

[5]杜放,郑洪才,罗彭,等.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4):63-65.

[6]刘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设计[J].品牌,2014(8):243-244.

[7]井晓龙.情境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向[J].教育与职业,2015(1):126-128.

[责任编辑 刘江南]

2016-10-14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重庆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G20132213);“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G20132212)

汪正彬(1981— ),男,四川宜宾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饭店管理。

G202

A

1008-6390(2017)02-0123-04

猜你喜欢

应用性建构主义检索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既有检测技术在老旧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性分析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