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周刊》对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办学效果的记载
——基于学员职业或求学状况的考察

2017-04-08谭林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函授教育函授商务印书馆

丁 伟,谭林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英语周刊》对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办学效果的记载
——基于学员职业或求学状况的考察

丁 伟,谭林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在中国近现代成人教育史、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作用。1921—1922年期间出版的《英语周刊》详细记载了英文科学员的职业或求学状况等重要信息,弥补了已有相关史料的不足。根据《英语周刊》的记载,英文科学员主要供职于10个不同行业领域:教育界、工业界、商业界、政界、军事界、医药卫生界、宗教界、新闻出版界、农业界和法律界。上述文献资料为研究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的办学效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史料支撑,有助于对其办学效果做出较为客观、精确的评价。

《英语周刊》;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办学效果;职业状况;求学状况

一、引言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商务印书馆一贯秉承“吾辈当以辅助教育为己任”、“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出版文化理念,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品质人才智力资源、丰厚的纸质媒介资源,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首先开办英文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帷幕,也成为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从1915年3月至1946年12月,在长达30余年的办学生涯中,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努力构建一套灵活多变、富有弹性、符合现实国情的函授教育体制,始终能够兼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和转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在其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尤以英文科创办时间最早、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持续时间最长、毕业学员人数最多、办学声誉最著、办学社会效益最佳,因此英文科取得的办学成就最突出、最引人瞩目[1-3]。

很显然,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极具个案研究价值。函授教育是一种能够突破时空藩篱、不受职业束缚、利用业余时间以自修为主的开放式远程教育,是成人教育结构系统及职业教育结构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因此,在职成人群体、中高等学校的学生群体往往是函授学校重要的两个招收对象。毫无疑问函授学校所拥有的学员职业领域构成情况、所就读学校种类及层次越是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就越能体现函授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的特点,也就越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所产生的重要办学影响力、所取得的显著办学效果。

学界对英文科学员的职业或求学状况等相关信息的研究几乎没有。迄今为止,根据笔者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未见有任何相关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学术著作类研究成果问世。这种研究现状致使我们无法对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效果作出比较客观、精确的评价,从而不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和衡量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在中国近现代成人教育史、职业教育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近期,笔者查阅到1921年至1922年期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周刊》(English Weekly),里面刊载了一系列的《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英文科历届毕业学员题名录》,它们对学员的来源地、职业或学习状况等重要个人信息均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记录。《英语周刊》创刊于1915年10月,是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第一份英语学习类周刊,在国内文化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创刊后不久,由于其办刊质量高、影响力大,第1期仅出版2个月后,便获得民国教育部的嘉奖[4]。同时,《英语周刊》还具备非常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它是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函授辅导刊物[5]。无疑,《英语周刊》所提供的有关该学校的文献资料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原始性。上述新发现的报刊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相关史料的不足,为研究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的办学效果提供了第一手极有价值的史料支撑。经过认真解读、梳理之后,现将整理的相关文献资料公布如下。

二、《英语周刊》对英文科学员职业或求学状况的记载

函授教育是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结构类型,它往往以在职成人群体为主要招收对象。不可否认,在职成人群体利用业余时间,在选择函授教育机构接受继续教育的时候,他们的求学动机和出发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有的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有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有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有的是为了提高职业竞争能力。但是,通常情况下,从事不同行业的在职成人群体在选择函授专业科目的时候,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近期功利性的特点,这种选择倾向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与其目前正在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一定程度的关联。由此可见,一所专门函授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应该在最大限度内,能够尽量满足从事不同类型行业成人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的职业需求,满足程度越高,就会吸纳更多的从事不同行业的成人群体参加函授学习,就会使成人群体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办学效果也就愈发显著。因此我们在评价一所函授教育机构的办学影响力、办学效果的时候,其成人学员群体是否具备职业岗位种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标准。

根据《英语周刊》刊登的一系列《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英文科历届毕业学员题名录》的记载,经过统计和核对,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国内学员共计有944人,但只有505人提供了毕业前夕的工作单位或学习单位,因此有效统计国内学员人数为505人。他们供职于国内10个不同种类的行业领域,分别是:教育界、工业界、商业界、政界、军事界、医药卫生界、宗教界、新闻出版界、农业界和法律界[6],见表1。

表1 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学员在社会

为了进一步说明英文科学员在社会不同职业领域内的具体行业的分布情况,再按照表1所给出的顺序,将学员在具体行业的分布情况总结如下[6]:

共计有262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商业界领域的33个不同行业,主要包括:铁路交通运输、航运交通运输、金融、典当、邮电、餐饮、住宿、保险等服务行业;调料品、竹席、燃料、铁器产品、茶叶、珠宝、药品、鞋类产品、棉织品、食用油、食用盐、酒类饮品、粮食、海鲜类食品、副食品、糖果类食品、烟草、服装、布料、扇子类产品、首饰类装饰品、皮革、丝绸、金属器件、综合类产品等销售行业。

共计有98名函授学员来自国内9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来自小学的基本上都是教师;来自中等学校的学员,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学生;来自高等学校的基本上都是学生。98名函授学员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主要包括普通综合类公私立大、中、小学校,教会大、中、小学校,专门类学校,师范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军队系统内学校,铁路系统内学校,华侨学校,私塾学堂等。

共计有47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工业界的21个不同行业,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采、燃料、建筑材料、木材、粮油食品、酱菜、粮食、食用油、烟草等加工行业;铁路设施、机器、军火、货币、火柴、电灯、灯具、金银首饰器皿、棉纺织品、布料、服装、综合类产品等制造行业。

共计有44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政界16种不同级别、类别的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包括:邮电、海关、财政税务、教育、外国驻华使馆、盐业、军事、农业、铁路交通、政府、司法、公安、食品、河口治理、金融、水路交通等。

动感与诸感性领域以“动机化”的方式保持关联,这是一种“如果—那么”的关系,例如:随着某种动作,身体产生拉扯、挤压感,或者产生粗糙、光滑感等,同样“在视觉中,从眼睛运动中的有序感觉系统中……都有某种系列按此方式展开。”[注]同上,第48页。 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动机化”的关系并不是时间先后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是同时性关系——如果这么运动,那么同时就如此显现,于是在感性行为中总是同时有两种运作:“一方面是动感,动机化者一侧;另一方面是特征感觉,作为被动机化者一侧”[注][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构成研究》,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8页。。

共计有17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医药卫生界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公私立综合类医院、中医院、西医院,教会医院,红字会组织机构等。

共计有15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新闻出版界的机构。其中,有9名学员供职于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四大书局之首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总馆和分馆),有2名供职于七大书局之一的开明书店编译所(总店和分店),还有的供职于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传统出版机构、地方报社机构,如湖南衡阳宝华书坊、汕头报社等。

共计有11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军事界的直属中央管辖的正规陆军、海军部队系统和地方武装系统。正规陆军、海军分别驻扎在一些省、市、县级行政区域。在部队服役的学员有的属于普通兵种,有的属于特殊兵种。

共计有9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国内宗教界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类别的宗教组织机构。

共计有1名函授学员供职于北京农商部第一林业试验场,该科研机构就是今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前身,这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林业科研机构。

共计有1名函授学员供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

三、英文科学员的职业或求学状况特点分析

由表1可知,英文科学员的供职单位主要集中在商业界、教育界、工业界和政界。在商业界工作的学员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51.9%。教育界的学员达到了19.4%的比例。工业界、政界的学员人数比例分别是9.3%和8.7%。其他6个不同职业领域所拥有的学员人数比例均不足4%,明显低于上述商、教、工、政界人数比例。

在民国的初、中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重要过渡时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由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体制向开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体制转变,由封建集权专制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转变,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制度类型的社会,其经济、政治和教育领域通常都是该社会中的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场系统、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首先要从经济、政治、教育领域开始做起。可以说,这三个领域的变革和转型过程是最为剧烈、迅速而又最为迫切、关键的。经济、政治、教育这三者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些领域的变革和转型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社会整个领域的变革和转型。

在民国时期,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是国际之间的一种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反映和承载西方近代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在向西方学习的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的时代背景下,处在社会变革和转型关键时期的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领域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在社会职业领域内,与之相对应的工业界、商界、政界、教育界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工业界、商界、政界和教育界出于自身变革和转型的需要,都必须充分借助英语这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向西方借鉴和学习具体相关行业的知识、技能、制度、理论、理念等,这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数量众多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来实施、开展和完成。

其次,辛亥革命的成功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其经济发展不可遏制地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亦步亦趋,中国近代社会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与西方世界保持如此密切的关联。中外交往、交流和沟通的次数更加频繁,其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期,上述特点尤其体现在民国社会职业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位置的工业界、商界、政界和教育界。而工商界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又决定了其在中西交往、互动过程中担当最重要、最活跃的角色,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迫切程度都大大超出其他社会职业领域,与工商界处于同样重要位置的教育界、政界则紧跟其后。

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学员除了主要集中在这四个领域以外,还广泛分布在社会其他行业领域,如医药卫生界、新闻出版界、军事界、宗教界、农业界和法律界。从整体上而言,商务印书馆培养的英文函授学员遍布在民国社会的众多职业领域,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重要行业。

在此,非常有必要强调的是,很多函授学员来自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单位或求学单位。根据《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英文科历届毕业学员题名录》的记载[6],还可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员来自国内高等学校和教会大学,他们大部分都是学生,少数学员是教师。这些高等学校包括国内一些顶尖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还包括一些著名的师范院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广州高等师范学校等,前两所高等师范学校在当时被誉为培养中等师资力量的一北一南的两大基地。教会大学主要有东吴大学、金陵大学、北京汇文大学等。上述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很高,对新生的英语语言功底均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具有一定英语水准的在校大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商务印书馆开办的函授学校继续进修英语,这本身就是对该函授学校所具备的雄厚办学资源优势、高水平办学质量的认可和肯定。

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充分说明,上述高等学校和教会大学尽管其整体英语教学水平较高,但是其英语教育资源相对广大的在校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有限,一些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英语教育资源充沛,而其他一些专业则相反。英语教育资源在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的分配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够较好地满足一些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商务印书馆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育资源的不足,对促进高等学校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此外,一些学员供职于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的编译所或编辑所。一些学员供职于涉外医院、公司、企业等单位。一些学员供职于洋行机构,其中不乏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老牌经营商家,如美孚洋行、西门子洋行等。以上这些供职机构尤其重视和强调所聘职员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这些员工利用业余时间,选择商务印书馆开办的函授学校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素质,毋庸置疑,这也是对该函授学校所具有的高质量办学水准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四、结语

1921年至1922年期间《英语周刊》刊登的一系列《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英文科历届毕业学员题名录》,可以从学员的职业或求学状况等层面证明,近代商务印书馆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办学影响力强大,办学效果显著,办学知名度显赫。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7]。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专业教育、掌握先进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的校外教育新途径。无论是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还是从其办学效果的层面去考察和审视,商务印书馆所从事的这种迥异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其高水平的办学资质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不但为工商界、教育界、政界培养了一大批符合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而且也迎合了社会其他职业领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很好地满足了在不同职业领域从事不同具体行业的成人群体的多元化、多样性的个体性、差异性需求。另还有两点需要做出补充说明。其一,在所有被统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学员中,有近一半的学员没有提供其目前的工作单位或求学单位,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中有相当多的学员属于失学青年群体,由于经济状况、战乱或其他原因,中途被迫辍学,通过函授教育,自修英语。其二,已发现的文献资料显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的招收对象主要针对教育界的师生群体、工商界的在职成人群体、失学青年群体[8-11],上述有针对性的招生倾向性,与英文科学员的职业现状或求学现状特点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由此可见,《英语周刊》刊登的上述文献资料对研究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效果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1]丁伟.民国时期(1915年—1930年)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的英文科(上)[J].广西社会科学,2008(9):111-118.

[2]丁伟.民国时期(1915年—1930年)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的英文科(下)[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122-127.

[3]丁伟.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办学时间史实考辩[J].兰州学刊,2014(9):88-97.

[4]丁伟.商务印书馆《英语周刊》办刊历史述考[J].中国出版史研究,2016(2):125-126.

[5]邝富灼(FongF.Sec).Editorial:MakingBooksthatAreRemakingChina[J].英语周刊,1920(232):436.

[6]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英文科新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英文科历届毕业学员题名录[J].英语周刊,1921-1922(301-358):13-811.

[7]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8]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新闻——英文科小史[J].英语周刊,1928(639):820.

[9]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英文科[J].英语周刊,1919(210):书末黑白插页.

[10]君欲为前程发展计乎?君欲为适宜今世界之人乎?如此请速来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英文科学习英文[N].申报,1919-10-28(1).

[11]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英文科[J].教育杂志,1919,11(10):书首黑白插页.

[责任编辑 亦 筱]

2016-09-03

丁伟(1976— ),男,河南商丘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出版与近代教育的转型、教育理论与实践;谭林春(1986— ),男,湖南郴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G727

A

1008-6390(2017)02-0099-04

猜你喜欢

函授教育函授商务印书馆
从系统视角分析高校函授生培养影响因素
自学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晋函授教育辅导站年检合格名单
自 学
回忆《诗歌报》函授
商务印书馆120年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股东财产权分析
《电镀技术》及《电镀故障处理》函授培训班招生信息
现代网络科技在高等函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