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2017-04-08汤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汤玲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得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都日渐深远,教育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受信息技术影响也较深。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对当前幼儿语言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将信息技术合理利用,促进幼儿语言教学质量的提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语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3.2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1.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1.1主动模仿

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相反很多时候幼儿会主动的对周围所产生的语言等进行模仿,并进行相应的联系,从而为自己的沟通创造条件。通常情况下,幼儿如果存在与外界沟通的想法,那么其会使用自己头脑中所有的知识进行表达。但是在表达过程中,幼儿常常因为自身经验和词汇等的不足,导致沟通中障碍频频,外界难以体会其思想和意图。因此,幼儿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会进行有意识的学习,而学习的途径则主要是模仿。通过模仿,幼儿可以积累并掌握一定的语言交际知识,从而达到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目的,并实现顺畅的沟通和交际。

根据幼儿主动模仿的语言学习特点,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如教学“左右”时,教师会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老师有左右两只手,右手是用来拿笔写字的”。这时候,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模仿创新,幼儿就可能跟着老师说:“我也有左右两只手,右手是用来吃饭的”。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动作和语言,能够形象且具体的讲解左右的区别,同时让幼儿对语言形成深刻印象。

1.2发散创造

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除了对周围人使用的语言进行模仿之外,在表达的过程中,幼儿还会对平常所积累的语言、词汇等进行有意识的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帮助自己进行表达,因此幼儿语言学习通常因人而异,因此教师与幼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成长。每个幼儿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进行模仿、创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使得幼儿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会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者不同的语言词汇,充分展现了不同幼儿的不同情况。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表达上也会千差万别。

1.3认识事物

在语言学习时,对语言的理解是学习的基本,而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必然会去理解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词汇的具体含义。因此,幼儿的语言学习可以总结为对事物的认识。如,学习“西瓜”这一词语时,由于幼儿在生活中已经对西瓜的外在特征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西瓜这一词语的含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配以相应的科学教学,才能更好的知道幼儿认识事物,学习语言。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语言教学模式

2.1谈话活动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应该从谈话互动开始,在开始谈话活动之前,应该创建相应的谈话环境,通过具体的谈话主题使幼儿更加明确谈话的目的,从而在进行谈话的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机结合多媒体等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丰富课堂内容,更好的展现谈话内容等,从而引发幼儿的讨论和思考。

2.2听说游戏

将幼儿语言学习的听说训练转变成游戏的方式进行,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扩展幼儿的词汇量,有效提升幼儿听说能力,使得幼儿能够更加灵活自如的使用语言词汇进行表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该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听说游戏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卡通等符合幼儿兴趣的视频等了解游戏的规则等,从而为幼儿了解游戏奠定基础。同时,视频的播放,也可以让幼儿提升听说能力,增加词汇使用量。在视频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辅导性的讲解,引导幼儿顺利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协助者的角色,将游戏的主力交于幼儿,让幼儿自主进行活动,把握活动进程,同时自主学习游戏中矛盾的化解方法。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调节,同时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观察,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资源,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区别性的对待幼儿在语言学习中的特点。

2.3早期阅读

阅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幼儿能够对语言形成相应的文字印象,同时也能够为幼儿的口头表达提供一定的模仿对象和原型。同时,在阅读中,能够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充分展现文字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欲望。通常情况下,由于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使得其对于图片等的接受度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接受度。因此,教師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有机结合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在课堂设置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播放让学生能够平静下来顺利进入课堂学习氛围。在音乐之后,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思维引导,通过提问带领其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朋友的角色,参与到幼儿的阅读之中,对幼儿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和沟通,并通过多样化的语言带领幼儿更好的掌握阅读中的信息。同时,在阅读之后,教师还应该参与到幼儿的讨论之中,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换看法和观点,这样就可以带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实现双赢。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采用阅读式教学能够更好的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得幼儿能够更好的接受阅读这一课堂形式,从而有效的吸收阅读中积累的知识。

3.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幼儿语言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该充分掌握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际教学,并且也能够更好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幼儿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红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5-6岁幼儿主题活动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周妮.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胡春春.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幼儿期语言素养的培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