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经典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以“《孟子》与儒家精神”课为例

2017-04-08李友广

华夏文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通识孟子儒家

□ 李友广

文化经典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以“《孟子》与儒家精神”课为例

□ 李友广

大学生素质教育,涉及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关注大学生素质教育,当然离不开学校在这一人文关怀下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其中,本科生的通识课教育便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通识课教育的开设往往体现出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与广博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学生开设适当的通识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刘理:《综合性大学通识课与素质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2期),从而逐步引导学生,使其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避免在知识结构与思想认知方面走向偏狭极端,借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这里我们主要以笔者近期讲授的大学生通识课——“《孟子》与儒家精神”为例谈一点比较粗浅的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一、选择适宜的文化读本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典籍多如牛毛,选择什么读本,以什么标准来选取读本,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由于涉及大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教案设计、授课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故而大有学问。为了将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围绕着《孟子》一书设计了“《孟子》与儒家精神”的通识课程,所列的参考书目也主要考虑到其影响力和受众的接受程度。在此,我们主要列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和梁涛的《孟子解读》。

杨伯峻在《孟子译注》当中,对《孟子》的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晦涩费解的词句等,作了详细的注解和简要考证,并译为白话文,书末附有索引,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梁涛的《孟子解读》,对《孟子》做了全面的解读,在写作体例上包括注释、译文及解读三个部分,并在“导论”中对孟子性善论、“民贵君轻”等重要思想做了深入分折,对孟子的生平活动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对于注释,作者力求简洁明了,使其适合一般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朋友的阅读能力,同时对疑难、易产生分歧之处,多着笔墨,尽量做到详略有当。对于译文,也颇费心力,反复推敲、斟酌,力求准确、典雅,符合原意。在解读部分,他借鉴了前贤的观点,同时也利用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资料翔实,文笔流畅,深入浅出,是一部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适于大学生学习的经典文献读本。

除了上述两种参考书目,针对大学生中有加深阅读与了解的愿望,甚至有继续深造计划的那部分学生,我们还列出了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孟子集注》,以及清代朴学大师焦循采摭众家精义、具备疏体规模的《孟子正义》等。

在开列参考书目的过程中,我们既考虑到所列书目的基础性、通俗性与可读性,同时,也要尽量照顾到文献知识比较扎实、有着继续深造计划的那部分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要求。从而,所列的参考书目,体现出一定的丰富性、层次性与灵活性。

二、深浅结合的授课方法

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在对文本经典段落进行细致讲解的同时,结合文本中的生动案例(比如《论语》中的“亲亲相隐”、“乞醯于邻”,《孟子》中的“嫂溺,援之以手”、“窃负而逃”、“封象有庳”等等)与当前的社会现象及自己的人生经验加以分析,并让学生们参与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习效果。

诸如《论语》、《孟子》之类的经典文本产生于传统社会,尤其是较为遥远的先秦时期,其思想的产生、形成过程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其合理性固然存在,但所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也很明显。我们在讲解和讨论文本中的经典案例时,既不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以此充分彰显儒家的精神与文化,同时,我们也要立足于古今之变与中西之争的时代环境,探讨其存在的不足,以及现代转换与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这样的讲解与探讨思路,较好地体现了经典文本理解的空间,文本思想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存在的张力。基于此,原本是静止的文本便被赋予了生命力,给大学生以亲切感和生动性,从而既能使他们加深对文本的认知与儒家精神的了解,同时也使他们逐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自觉的认同。

比如《孟子·尽心上》所谈到的“窃负而逃”的案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

对于这个案例,南宋理学家朱熹也认为并非真实发生的事件,仅是儒家立场下的舜之应然而非实然,具有重构的色彩,故云:“非以为真有此事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9页)但是,儒家视野中的这个故事,却彰显了在春秋晚期战国中前期,血缘伦理情感维护与社会公义伸张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复杂性。这种冲突与复杂性,在“窃负而逃”这个情境化的设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鲜明地表达了儒家在面对此类伦理困境时的立场与态度。这种具有思想张力与解释空间的案例,非常适合课堂讨论,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在讨论中加深对儒家精神与情怀的了解,同时又能体察到儒家思想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现实可能性。

正如前文所言,这样的案例在经典文本中并不少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增加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引导大家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这样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注重对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对文化思潮也有所介绍,以便让学生讨论时不至于完全脱离历史背景而作无限制、随意性地发挥,在探讨的范围与方向上作出一定的引导与规定;第二个层面,便是立足于当下,站在一个全球性的高度,在当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去思考儒家在应对“窃负而逃”这一类案例中的立场与思想存在的弱点与不足,以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可能性,等等。

以文本中的案例增强学生参与兴趣,以经典段落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文献的认知。针对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现实情况,我们会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点音像资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人格上尊重学生,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尽量肯定其观点与看法的合理之处,即便是对其看法有所纠正,也会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既能指出学生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同时也照顾到学生的自尊,使其乐于接受老师的改进性意见。

在讲解文献段落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让学生站起来先读一遍,有时候还让他们即时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样就能比较好地克服学生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弊端。

三、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方式,笔者还参与创办了“《论语》读书会”,每周举办一期,每次课两个小时,逐字逐句共同研读,参与者包括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读书会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对经典的研读、了解与把握,可以让他们尽快地进入经典内部,切实打好文献理解的基本功,为将来的深造治学铺好路。

与历史学院的白立超老师一起创办“《论语》读书会”,其初衷在于,让大学生(也包括研究生)以经典研读的方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促进对《论语》等儒家经典文献的把握。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拘泥于课堂,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采取自愿、自由的方式,让大家探讨、会读经典。

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当然还有很多,比如游学、辩论、参加学术研讨会等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而且还有助于对传统课堂式授课方式起到补充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还很多(如周黎燕便将人文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称之为“全人教育,培养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参见周黎燕《高校人文通识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教育评论》2016年第2期),受限于文章的篇幅和主题,在此无法一一列出。这里,主要从文化经典的角度,结合通识课教育和读书会谈一点自己不算成熟、亦难称新见的看法。大学生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任重而道远。对于这篇小文所谈的一些看法,还望学人给予批评与指教。

说明:2016 年度西北大学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教学成果培育类)(立项号CJ1604)。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邮编710069)

猜你喜欢

通识孟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