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饮片小包装规格的设计

2017-04-08陈莹王源源

中国药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包装调剂中药饮片

陈莹,王源源

(1.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2.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药房管理·

中药饮片小包装规格的设计

陈莹1,王源源2

(1.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2.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目的设计适合医院临床使用的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规格。方法抽取医院2016年3月中药处方8 266张,根据巴莱多定律,分析不同剂数和剂量在处方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规格设计。结果6,10,15,20,30 g 5种规格包装,可满足93%以上的临床用药需要。结论小包装规格的设计必须结合医院医师处方习惯,才能满足医院医师的用药需要。

中药饮片;小包装;规格设计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其用药的合理性、药品疗效的最大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近年,日本和我国台湾在传统汤剂型改革上进行了尝试,但均达不到复方汤剂的理想效果。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中药调配方式还是传统方法,即一手拿戥称,一手抓药,用递减法分剂量[1]。传统调剂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饮片配方时间长,分戥不匀,影响疗效,已成为患者对中药房服务不满的主要原因。其中最突出的是分戥误差,剂量误差最大的达39%[2]。小包装中药饮片是将每一味药都按医师处方常用剂量分别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明确标明药品的名称、规格、商标、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及产地和执行标准等[3],与传统称量比较,更卫生、方便、快速、准确[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开始试点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作为一种新型的饮片包装和调剂模式,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得到了较好应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5],且避免了浪费,实现“零损耗”,节省了药材资源[6],特别是在饮片处方量较大的医院优势突出。北京东直门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药占重要地位,而医师处方习惯各不相同,为满足医师用药需要,需设计出适合本院医师处方习惯的饮片规格。我院在经过对处方数据统计分析后,筛选出适合医师用药习惯的小包装饮片的规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数据库抽取北京东直门医院2016年3月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8 266张,共97 826剂中药。其中,不包含剂数低于3剂和药味数低于3味的处方,因此类处方一般为配药用,而非治疗性完整处方。

1.2 方法

笔者将巴莱多定律(二八定律),延伸应用到中草药处方分析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设计中,对北京东直门医院处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80%的工作量只涉及到少于20%的品规,符合这一规律。

对处方中所有规格进行合并分析,列出每个规格出现的剂数,作为该规格的出现频率;并按出现频率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规格,即是在调剂中使用次数较多、工作量较大的规格。选取在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规格,结合医院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以及药房的实际条件,逐条进行人工筛选,以最终确定小包装规格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处方统计结果

抽取出符合入选条件的处方8 266张,中药97 826剂,共涉及425种饮片,总药味数达147 961味,平均每张处方的剂数为11.8剂,药味数为17.9味。

2.2 处方规律分析

2.2.1 不同剂数在处方中的分布

处方中出现剂数较多的为7剂和14剂,分别占总处方数50.15%和19.88%,详见表1。

表1 不同剂数在处方中的分布情况(n=8 266)

2.2.2 不同剂量在处方中的分布

处方中常用剂量主要有3,6,10,15,20,30 g 6种,占96.72%,详见表2。用量在30 g以上的大部分为动物化石类、矿物类等质地较重的药物;比较蓬松的叶类及全草类药物的用量为15,20,30 g;根及根茎类药物常用剂量为10,15 g;贵重药物和剧、麻、限药物的常用剂量大部分在6 g以下。

表2 不同剂量在处方中的分布情况(n=8 266)

2.3 规格设计

为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调配更加快捷,依据处方统计结果,可将中药饮片小包装规格按如下方法进行设计:1)用量较小的贵重、剧、麻、限药物根据《贵重药物的管理》《剧、麻、限药物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一般不再进行分包装。2)将质地较重的动物化石类药和矿物类药,分为15 g和30 g 2种包装规格;全草类和叶类药物,分为10,15,30 g 3种包装规格;根及根茎类药物分为10,15 g 2种包装规格。3)其他药物包装规格为6 g。

3 讨论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中药饮片包装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7]。同时,无论中药饮片质量的控制、中药调剂质量的提高、调剂环境的改善,还是患者的接受程度,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在医院门诊药房的应用得到了充分肯定[8]。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化能适应随病症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加减,符合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要求。患者在服用中药散装饮片时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都得将原汤药停用丢弃,再到医院重新开方抓药。而小包装饮片的好处是每味药均可单独加入或取出,如患者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医生可指导其将处方中引起该不良反应的几味饮片减量或停用,既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不便,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药随症加减的处方特色[9]。

中药饮片厂依据上述方法进行小包装饮片分装,完全符合医师日常用药习惯。药房进行调剂,重点采用6,10,15,20,30 g包装,是众多合理方案中最优的一种,可满足临床93%以上的用药。不但增加了医生用药的机动灵活性,还提高了调剂质量和调剂效率,减少了患者煎煮药物的麻烦。同时,还有利于患者在感受中医服务的同时认识中药、了解中医,普及中医药知识[10]。医院中药饮片达400余种,每种饮片的用量习惯都不相同,筛选品规时需按上述方法对每味饮片逐一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出每味中药的品规量[11]。

我院将设定好的小包装品规量用医院医师处方进行划价测试,完成率在95%以上,这充分验证了只有结合医院医师处方数据,参照教科书设定的中药小包装品规量是科学、合理的,才能更好地满足医院临床用药需要。小包装饮片为医院对中药饮片实施量化管理、计算机化管理提供了可能[12]。

国内目前有些地区采用铝箔包装,但铝箔包装成本比较高,使用时也较麻烦,需要拆开每包药物再煎煮;有些地区采用塑料膜包装,虽然降低了包装成本,但塑料膜包装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小包装中药饮片大部分使用的包装材料是聚乙烯塑料袋,透气性较差,中药饮片很容易发生霉变,导致中药饮片的质量下降[13]。高小坤[14]认为,大多数使用聚乙烯塑料袋作为包装材料,是因其透明,有利于调剂复核。但因此也对饮片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纯净度与干燥度,否则一旦出现质量事故而返工,企业损失将增大[15]。中药饮片是中医辨证施治、防治疾病的有效利器,其质量及剂量既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也是医院药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包装材料完全取决于用药安全。中药饮片从购进入库到调剂过程中的质量与季节、温度、湿度、贮藏条件有关。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考虑上述因素和条件,一般原则是储存周期长和价格高的药品宜选用铝箔包装。价格低、周转快的药品可选择塑料膜包装或用纸袋包装,以减少患者的药费支出。还有类似于袋泡茶的包装材料,将炮制好的中药饮片进行粉碎,制成粗颗粒再包装,可降低包装成本,且不需拆包,省去煎煮麻烦,但此种方法只能应用于部分中药饮片,还有一部分中药煎出液的成分会较原汤剂的成分降低。

饮片的包装与保管是否得当,会直接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效果。结合相关饮片的实际,以安全、科学、经济的原则,根据中药饮片的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结果,选择2种以上包装材料进行筛选,以确定能保证中药饮片在有效期内质量的包装材料。还应考察不同包装方法对饮片质量的影响,优选出合理、实用的包装方法。

[1]王添生,何新荣.对中药饮片小包装规格的探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107.

[2]阮龙德.推进饮片小包装,提高中药配方质量[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4):51-52.

[3]游国均.中药饮片小包装的生产、应用及其意义[J].中医导报,2001,7(8):424-426.

[4]朱惠中,沈达,金雪枫,等.对中药饮片小包装配方的讨论[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2):135-136.

[5]黄学红.中药饮片小包装配方的讨论[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S1):625-626.

[6]梁盛.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之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59-160.

[7]楼步青,林华.中药饮片小包装的质量控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71-3072.

[8]张亚莉.小包装中药饮片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B):75-76.

[9]何玉华.中药饮片小包装与中药调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4):549.

[10]张爱芳,徐自力.浅谈小包装饮片在医院中药房的使用[J].医药,2015,2(4):244.

[11]郭昌洪,许汉香.我院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的设计——以甘草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66.

[12]李毅民,周向明.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调节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9):768-769.

[13]张建玲,聂志坚.包装材料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4):48-49.

[14]高小坤.中药小包装饮片使用利弊谈[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2):180-181.

[15]黄光荣,梁文能,招远明.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的应用[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6):61.

The Design of Small Packag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Pieces

Chen Ying1,Wang Yuanyuan2
(1.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China100035;2.Beijing Dongzhimeng Hospital,Beijing,China100700)

Objective To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small package of Chineseherbal pieces to suit the clinical using in hospitals.M ethodsA total of 8 266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collected in March 2016,and the specification design of different doses and dosages in the prescriptions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areto′s law.Results5 kinds of packages of 6,10,15, 20,30 g can meet the needs of more than 93%of clinical medication.ConclusionThe specification design of small packages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doctor′s prescription habit in order to meet the medication needs of the doctors.

Chinese herbal pieces;small packages;specification design

R288

A

1006-4931(2017)01-0088-03

10.3969/j.issn.1006-4931.2017.01.029

2016-08-11;

2016-10-06)

陈莹(1985-),女,大学本科,中药师,主要从事医院中药房工作,(电子信箱)yingying_0207@163.com。

猜你喜欢

小包装调剂中药饮片
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中的利弊探讨与建议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大包装一定比小包装划算吗?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小包装中药饮片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