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研究

2017-04-08王雪晴马亚丽邱秀华

商场现代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去杠杆供给侧改革

王雪晴 马亚丽 邱秀华

摘 要:习总书记在前段时间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而去杠杆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现在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这就反映了中国现在产能过剩情况很严重以及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以东北特钢债务危机为例,先阐述了供给侧改革下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现状,然后分析了东北特钢债务危机情况,最后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债务危机

自2015年12月开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根据当前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同时“三去一降一补”作为接下来的经济工作任务也随之出台。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在所有经济體中是最高的,这反映了中国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和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位于辽宁省的东北特钢目前遭遇连续的债务违约事件,反映了去杠杆过程的艰难与不易。

一、供给侧改革下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现状

高杠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隐藏的忧患。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已达168.48万亿元,全社会的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问题最为突出,债务率高达156%。过高的杠杆率必然会带来较高的风险,如若控制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系统性金融风险等。目前最主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平稳推进去杠杆进程。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是,在去杠杆进程中,一定要遵照市场化以及法制化的原则,同时政府要发挥市场建设者与保障社会的作用,而不应该过多的干预。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降低风险,便尝试使用新的债务融资工具,通过改变融资方式来降低杠杆和融资成本。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以四家热电公司的未来上网电费收益权为基础,拟发行为期两年的十亿元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增加公司的营运资金。将收益权证券化适用于虽然负债率偏高但是未来又有稳定收益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调整债务结构的同时还能降低资产负债率和降低财务费用。从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费收益权证券化的例子可以得知通过更好地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去杠杆,也是需要依靠市场化的方法,要改变过去用行政的手段强加干涉的方式。

二、东北特钢债务危机分析

1.东北特钢债务危机概况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北特钢集团)由国家原三大骨干特殊钢企业--大连特钢、抚顺特钢、北满特钢重组而成,主营业务为生产经营高质量档次、高附加值特殊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科技领域所需高档特殊钢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和供应基地,是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东北特钢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辽宁省国资委,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2016年的3月,东北特钢时任董事长杨华意外离世,紧接着2016年3月27日,东北特钢当天到期的短期融资券“15特钢CP001”未能按期兑付本息,就构成实质性违约。之后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就连续发生了7次债务违约情况,总计47.7亿元,直至2016年9月26日,东北特钢曝出半年内第九次违约,累积涉及本金已达到58亿元。7月,辽宁省政府希望将东北特钢的债务的百分之七十转为股权,拥有股权的债权人则可以在以后东北特钢上市后在资本市场退出。这个方案遭到所有投资者的反对,而且并未和债权人协商过,只是东北特钢单方面想法。

2.东北特钢债务危机可能原因分析

(1)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经营压力大

近几年,受到经济下行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钢铁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产能过剩情况日趋严重,钢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由于钢铁毛利率低,经营周期长等因素,使得企业的现金流更难保持稳定,因此导致其偿债能力下降。东北特钢作为国企,由于奖惩机制不完善,也存在经营效率低下的特点,致使销售情况不佳,加剧经营压力。

(2)新建基地投资过大

在距离公司重组成立不到三年时间的2007年,东北特钢在大连市郊金州区的登沙河镇开建新的基地。新基地的总投资额起初被确定为56.4亿元,为此,东北特钢在2008年募集首批5亿元的公司债,为期七年。但是随着新基地的建设,投资额需要不断增加,最终竣工投产时,实际投资额高达156亿元。由于新基地没有实施分期建设,且投资方只有东北特钢一家,造成投资负担过大。而在这之后钢铁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使得投资回收期变长,这导致东北特钢的资产负债率迅速上升,所以只能依靠借新债来还旧债,负债越来越多。

(3)资金被占用比例大,周转不灵

东北特钢的违约声明提到,“受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近期销售压力很大,库存商品增加,销售回款不及时”是其出现债务违约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北特钢在销售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产品的大量积压。同时,集团也没有很好的制定收款政策,导致大量应收账款难以按时收回,从而导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严重不足。供产销三方面互相影响,资金周转不灵,导致了流动性压力急剧增加。

3.化解东北特钢债务危机的对策

(1)改革自身,增强资金流动性

东北特钢债务违约主要原因是资金流动性很差,资金流入很少。所以东北特钢首先要在货款收回方面做出改变,制定信用收款政策,加强货款回收力度,增加现金流入量,提高偿债能力。还要对自身生产技术进行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提高销售量,让资金在供产销三方面活动起来。最后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流入流出都要有记录,避免非法的资金流出,保障较高的偿债能力。

(2)破产重整

面对如此巨额的债务,东北特钢已经资不抵债,再追加投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转股方案也遭到投资人反对,都不可行。可以学习超日公司的解决方法,进行破产重整,首先尽量对债权人进行补偿,保证债权人利益,接着可以吸引优质资产注入企业,由效益好的企业接手,使其能重新具有活力。最后也可以使东北特钢从里到外焕然一新,成为一个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的提供高效供给的新型企业。

三、东北特钢债务危机对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启示

1.政府要发挥辅助帮衬作用

由于大部分是国企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政府总会出来帮忙“兜底”,但是这一举措却降低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使得潜在风险更加难被发现。因为地方国企承担着比如社会稳定、保障就业等作用,这导致它在出现经营风险的时候很难通过采取减产、停产等市场化的举措来应对市场的变化。由于政府的“兜底”作用,东北特钢的经营进入恶性循环。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选择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利用市场将一些“垃圾企业”清除出去,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提高市场效率。要推动供给侧改革,采取市场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出清产能、降低杠杆,遵循市场规律,减少对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的无效行政补贴。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服务和必要的协助,降低去杠杆企业的社会负担,做好就业安置和不良处置,但不应直接介入或有过多的越位。

2.要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就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基本信用制度,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把信用管理融于企业的全程管理之中,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提高信用形象。各家银行对企业贷款规模要合理控制,加强信贷资金监管,防止政府和企业过度透支信用,从源头上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与东北特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省债券市场。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带领山西煤企在北京金融街进行路演。之后不到一周晋煤集团便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山西省七大煤企与银行间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

3.企业要注重创新和改革

(1)利用新的融资工具和方式

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会带来高额债务,高杠杆率就容易引发债务违约风险,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尝试利用新的融资工具,例如资产证券化,用未来会产生现金收益的资产做基础,发行以该资产的现金流量为支持的证券产品,再将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此方式筹集的资金用以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从源头上降低了杠杆率,降低偿债风险。

(2)建立新的有效的考核机制,增强企业竞争力

以往的企业考核机制并不能有效地评定员工的业绩,尤其是国企的,就算亏损也有政府的补贴与“兜底”,所以国企对于经营业绩并不看重,以致于常年亏损,最终如同东北特钢一样面临债务违约。建立有效的业绩考核机制,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当企业的能力足够强,偿债能力也越强,能有效遏制杠杆率的上升,债务违约风险也会越低。

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率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致使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增加违约风险,还会弱化宏观调控的效果,加大系统风险,所以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迫在眉睫。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东北特钢债务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快国企改革,从根本上做到去杠杆,改良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现状。

参考文献:

[1]牛雨.“新常态”下企业债券违约的应对与管理[J].财会学习,2016.7.

[2]张玉丽,杨洋,何玉.非金融企业去杠杆路径的研究[J].财经论坛,2016.10.

[3]段清泉.经济结构调整期企业去杠杆化路径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

[4]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处课题组.对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5.04.

[5]习近平再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篇.http://news.qq.com/a/20160808/018287.htm.

作者简介:王雪晴(1993.12- ),性别:女,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学历:本科毕业,现为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税收实务;马亚丽(1990.10- ),女,汉,河北邯郸,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审计与管理咨询;邱秀华(1993.01- ),女,汉,河北邢台,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财务管理与税收实务

猜你喜欢

去杠杆供给侧改革
“去杠杆”路阻且长
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运用
综合施策“去杠杆”
中国如何“去杠杆”?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去杠杆”须精准加力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