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2017-04-08杜小青
杜小青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从生活中引岀数学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让数学走进生活,从而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使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
数学生活生活情景数学问题一、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概念都是由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大量的概念教学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实例,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直觉和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逐步深化认识和应用。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通过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进步,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愿望。
1.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身边的存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新教材体现了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的平台,展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2.加强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所表现出的是抽象的,理性的,规范的数学模型,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背景知识,学生会觉得生活中其实许多数学问题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相关的乐趣。
3.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的对象是以孩子的生活为背景,当学生发现,在他们的数学学习面前显示的是他们的生活的问题,他们将采取积极的态度,探索,思考,分析和解决。否则,他们可能会认为数学是不相关的自己的生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造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1.用数学的视角观察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
研究表明,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物;学会重量单位后,让学生称一称自己身体有多重。例如,在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如缴电话费、电费、水费等)。
2.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意识的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创设一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或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去测量和计算自己的房间面积或者床铺的面积,让学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并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
4.加强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由于感性知识较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各种测量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理解,在巩固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的方法的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获得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数据。而我们也在这个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测量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離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孩子们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让数学回归“生活化”,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数学课程标准.
\[3\]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4\]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中国教育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