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2017-04-08赵婧
赵婧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引路人,新课改要求高中德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要求高中班主任理解、尊重学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是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而重视形象塑造,自觉融入班集体德育是新课改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要求。
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正是进行德育教育,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不良影响而变坏的时期。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作用也越来越凸显,特别在高中这一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有效教导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而有效进行品德教育,使班级具有正能量,增强班级凝聚力。可以说,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路人,在德育教育水平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深入探索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班集体德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将教学主体聚焦于学生,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在学习、开展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爱上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性。高中实施新课改后,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主导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将学生视为主体,根据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从而实实在在地将德育教育最大化实施。其次,班主任必须有包容心。作为青春期的学生,正处在他们人生关键性转变的时期,犯错再所难免。但在学生犯了错之后,班主任不可一味的指责和责备,而要做正确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得到积极的改变,不能急功近利,要让学生知道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最后,要摒弃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体制从“学业成绩”单方面走出来,并将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体系运用于德育工作。同时,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很好的放松,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理解、尊重学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核心目标之一
作为班级的“掌舵人”,班主任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心理情况和生活需求。如果学生对班主任所讲的道理不能接受与理解,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反而还会产生负效应。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要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将自己的人格看的很重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耐心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训斥、责备学生,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也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和谐交流,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说,理解、尊重学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核心目标之一。
三、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是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社会是学生接触信息的平台,学校是学生形成人格的场所,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将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跨学校跨地区互助行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及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重视形象塑造,自觉融入班集体德育是新课改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要求
众所周知,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的指明灯,自身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不仅听其言,更会观其行。因此,作为班主任来讲应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基础教育阶段,处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学生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其次,班主任要重视自身的德育素养,在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应树立榜样,使自身的道德素养充分体现。最后,班风班纪和班级文化的培养也十分必要,要充分得到利用,积极创建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五、结语
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德育。德育保障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班主任作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群体,肩负着比其他任课老师更多的责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学习和研究新课改的要求,以德服人,以生为主,以身传教。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让学校的德育工作顺利有序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