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课外辅导机构对学业负担的影响探究
2017-04-08王迪
王迪
【摘 要】学业负担是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减轻学业负担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学业负担的影响因素很多,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课外辅导机构成为影响学业负担的罪魁祸首之一。课外辅导机构助长了应试教育风气、增加家庭经济压力、挤占学生课余时间、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对待课外辅导机构,制定合理的减负政策,并对学业负担和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小学新课程改革正式实施后,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学生有了更多校外闲暇时间,社会上规模资质各不相同的课外辅导机构则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生存发展。据调查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课外辅导班的经历,不但课余休息时间被占用,更有甚者给学生带来新一轮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减负政策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关键词】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学业负担;影响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一直深受应试教育之苦。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系列减负政策,并明令禁止有偿补课,希望从政策层面引起社会关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偿补课与课外辅导现象依然盛行,屡禁不止。此类现象固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特别是迎合了家长的功利性需求,但是不可避免地对学业负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概念界定
扈中平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指出:“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有学者将课外辅导称为“影子教育”。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即是指针对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时间之外给予课程辅导而成立的教育组织或机构。在我国,课外辅导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从事的是典型的商业培训行为。
二、减负政策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更加强调人性关怀和教育质量,反对强加给学生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2006年,教育部就明确禁止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2013年,教育部拟定《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倡导“零起点”教学,严禁违规补课。2015年,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在此情境下,在职教师的补课行为确实有所收敛。然而,中小学辅导机构依然盛行,甚至有不减反增的趋势。为何这些课外辅导机构可以逆课改之浪潮而如雨后春笋般繁荣昌盛呢?我们从多个方面寻找原因。
三、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压力驱动
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仍被社会所认同,高素质、高文凭的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同时也必将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是一种受国家政策和法律重点扶持的基础性投资。与其他投资项目相比,教育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也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些课外辅导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二)学校和教师的高期望
学校落实素质教育开始“减负”。学生的学业负担在学校范围内是有所减轻,但是教育评价体系和考试难度并没有降低,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已经无法应付一系列考试和评价,因此很多教师都倾向于在课外时间继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有的学生上学厌学,有的学生学习吃力,有的学生则是想更进一层,而学校老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也不可能补差培优查漏补缺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所以,可以因材施教的课辅机构就成了首选。
(三)学生与家长的攀比心理
新课改后孩子空闲时间多了,但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并没有增加,所以让孩子参加辅导班让课余生活更充实、更安全,一些本不打算给孩子增加负担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迫于无奈随大流,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这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过高的期望值和从众行为,成为课外辅导有偿服务存在与发展的温床。
我国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形式多样,但不可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并且是有一定正面作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课外辅导种种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课外辅导机构逐渐成为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主要原因,不仅是中小学生的周末甚至平时课后时间被挤占,一些涉及学科的课后辅导班在教学内容上盲目拔高,甚至还有一些公办学校与课外辅导机构联合举办“预科班”,违反教育部门相关的规定。
四、课外辅导机构对于学业负担的影响
1.很大程度上以应试教育为理念,过度重视分数的提高。家长评价课辅机构的成功与否大部分是以孩子的考试成绩为参考的,以分数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学生是否真正的吸收和理解了知识这是家长不考虑的。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使得课外辅导机构只会机械的“训练”,而不是针对的“传授”。这种被动式灌输教育,导致学生课内主动有效的学习时间减少,降低了課堂学习的效率。与新课改的“以学生为本”相违背。
2.课辅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真假难辨。家长和学生们往往会被天花乱坠的广告所吸引,无法真正的了解课外辅导机构的真实水平,往往会被不正规的机构和教师欺骗。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对于子女教育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课外辅导机构的价码也水涨船高,渐渐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收费已经让很多学生家长难以负担。这不仅给家长带来了经济压力,损失了时间、金钱也耽误了孩子未来,给孩子增加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3.盲目的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分身乏术。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只是迫于家长的要求才不得不去学习,而学习的这些特长班为的也是在今后的考试中,借助特长的优势,增加考取优秀学校的一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原本属于他们的周末和寒暑假也被特长班占据,甚至休息的时候比上学时还要忙。学习班和特长班就犹如两座大山,沉重的压在孩子的肩膀上。孩子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导致许多学生的身体负担不起“超负荷”的课外学习。儿童驼背、近视率大幅增长,叛逆、厌学等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沉重的学业负担最终带来的是学生个性、兴趣和责任的消弱。
4.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和性质可能影响正规学校课堂上的教育教学。例如,如果班里所有同学都接受了课外辅导,正规学校的教师可能不再努力工作;在部分学生接受辅导的学校,班内成绩出现分化,有的教师会在课外辅导那些后进学生,减轻分化程度,或者防止分化加剧,而其他老师可能对这种分化无所作为。影响了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5.新课改后,减负的实质由过去学校课业负担减不下来,转向了“学校减负,家长增负,课外培训机构层层加压”的现象。面对社会升学与就业的压力,面对家长的攀比心理,减负行动着实很难立竿见影,因为整个社会在人生观上局限于读书做官的功利主义人生信条,家长对成功与致富的焦虑和渴望,力争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必然会造成应试教育盛行而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总的说来,各种类型的课外辅导的出现是教育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需要和新产物,如果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仍会长期存在。现代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归根结底是要改变学习的本质,表面知识的补充不会解决实质性问题。要让社会认同,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眼前的直接价值,而孩子的品德、科学素养、思维习惯、学习能力则是伴随一生的间接价值。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课外辅导,因人、因需而异,切忌盲目跟风或超负加压。
【参考文献】
[1]澎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教育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44-48
[2]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的情况调查[J].广西民族学院报,2015(12):257-259
[3]张琼.中小学教育辅导机构研究综述[J].首都教育学报,2012(12):76-77
[4]杨启亮.课业负担过重与学业质量评价失衡[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2-16
[5]柯进.减负: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07-30(1)
[6]王吉.关于补习教育的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