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盲人看电影
2017-04-08何钻莹
何钻莹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有1233万视力残疾人,广东省盲人数量高达75.3万。但是当中先天全盲的人还不到一半,很多人都是低视力或是后天失明,而后者假如脑里的视觉部分正常,受到刺激时就会有视觉感。但是盲人这个标签往往会让他们被身边的人忽略,误以为他们只能活在黑暗中
23遍
2017年2月26日,天气回暖。这一天来到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人特别多,除了读者还有一群视障影迷。从农讲所地铁站B出口上来,顺着盲道可以绕过大榕樹和下水道口,顺利拐进越秀北路,到达省立中山图书馆。偶尔有自行车占领盲道,但对每期都来参加放映活动的盲人朋友来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这条路他们太熟悉了,前后12分钟,从侧门走更近。
年后的第一场电影,大家都显得异常高兴。接近两百平方的放映厅,140个座位几乎坐满。虽然4米x3米的投影幕布比真正的电影院荧幕要小很多,但是氛围足够了。熄灯,电影正式开始,在对白还没出现的时候,已经有一副温柔的嗓音钻进现场的每一对耳朵。那是幕布右边椅子上讲解员的声音。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由邓超、张天爱……领衔主演”,这些在幕布上呈现的白字化作声音传进了每个观众的耳朵里。看片过程中,一些电影背景、人物的动作等画面也是通过这种形式传达给观众。
为了把观众带进故事当中,讲解员的音调和音色要接近电影原声但又不能完全相同。遇到旁白和演员对白重合的地方,要提前讲旁白。这需要前期做充分的准备,在讲解稿上标注精准的时间。
台下观众凭借这两种声音在脑海里构建出一幅幅画面。“生命最后之际,茅十八用尽所有的力气抱住荔枝……”第一排的一个女孩用手抹了抹眼睛,讲解员李淑莹瞄到了她。
李淑莹对今天的活动很满意,总算没有白费长达三个月的准备。“我们笑的地方他们也笑了,我们感动的地方他们也感动了,那就成功了。”
去年12月份开始选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其中一名志愿者提出的,考虑到电影讲述的是电台DJ的故事,而视障朋友又喜欢听电台,就敲定了这部电影。
年后开始准备,李淑莹先把电影按时间分成三部分,相对简单的中间部分给了这次参与制作的有一位新人制作电影讲解稿,李淑莹则负责最后一段。
长达100分钟的电影,观众会产生疲劳感。除了设计一些补充故事背景知识的旁白,还需要把精彩的结尾表达清楚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活跃现场气氛。
年初四,李淑莹从电影的第71分钟开始看第二遍,到了第三遍,每个场景她都会暂停一次,考虑需不需要加旁白。添加旁白的前提是尽可能不掩盖原声对白,所以对白信息量大、情节简单的电影会比较容易讲。一个小时后,她整理出所有需要加旁白的地方。进入第四遍观看时,李淑莹有些疲惫了。“这个过程很磨人。”她开始为每个场景设计旁白。幸好这次不是动作片,也没有太多的亲密戏。像《叶问》这样的动作片,除了要反复看、设计旁白,还要上网查找像“摊手”这类咏春拳的专业术语,以求表述无误。
遇到亲密戏多的电影,讲解员往往会很尴尬。李淑莹未婚的时候,十几秒的亲密镜头,她只说了一句“他们拥吻在一起”。但如今即使遇到床戏,她也能较好地处理,像讲《推拿》中的亲密片段 ,她会说“男女主角拥抱在一起,互相亲吻,完全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里”。
整整一天坐在电脑前斟酌旁白,她敲了五页的初稿。年后李淑莹要上班,每天只能挤出一个小时练习、润色旁白。她前后一共看把电影看了23遍。
无障碍电影
两次彩排效果都很好,但是真正到了活动当天,李淑莹还是谨慎地试麦、检查投影仪、电源……她总是担心意外发生。
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去年的一次活动,电影放到一半,突然银幕黑屏,声音戛然而止。那一场活动李淑莹不是讲解员,她从放映厅后面跑上前台,发现是电脑没电了,接上电源一按开关,幸好不用重启。在这半分钟里李淑莹捏了一把汗。
还有一次遇到暴雨天,志愿者在一百多人的微信群里咨询要不要来,大家担心活动会受天气影响不能如期进行。但是李淑莹想,万一有观众来了呢——这个活动很大程度是给了盲人一个出行的理由,因为他们出行不便,每次活动前三周收到通知都会很期待,还要找到家人或者志愿者陪同出行。最后她在群里发了一句:“活动照常举办!”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这是队长应有的姿态。
李淑莹从小性格内向,不爱和别人交流,甚至在人前说话都会害羞。和无障碍电影结缘八年,她从胆小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够信赖的队长。
李淑莹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听音乐电台,高中时买了一台mp3,但还是更喜欢音乐广播。因为有主持人与观众互动,比光听音乐有趣。
高中毕业,李淑莹纠结选播音专业还是外语专业,最终因考虑就业问题选择了德语专业。为了弥补遗憾,她参加了学校广播台的面试,却因性格内向而没被选上。
李淑莹不死心,在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网站上看到助残队刚成立的心聆感影项目组招人。那时她还不知道无障碍电影是什么,只是听说有广东电台的播音员授课,就投了简历,还精心准备介绍一部德语电影《窃听风暴》。
面试那天只来了两名面试官,她期待的广东电台播音员因暴雨迟到了,正好错过了她的面试。李淑莹本以为这次没希望了,不料三天后收到了项目组负责人的电话,她通过了面试。李淑莹兴奋极了。接下来是长达两个月的培训,包括播音、讲解技能,以及与视障人士相处的注意事项,比如聊天时不要说“盲人”、不要问失明的原因、不要去试探他们能不能看到、扶他们的时候走在右前方等等。
每个周末的培训都会挑选一名志愿者试讲自己准备的电影,播音员给出指导意见。李淑莹从未缺席,每次培训结束她都缠着播音员,“这个词够不够通俗易懂”,“这里该不该加对白”,她总是要刨根问底。然而还未在公共场合放映过一部电影,项目就停了。
2011年项目重启的时候,李淑莹已经毕业,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淑莹同学,你对这个活动还有兴趣吗?”一通电话,李淑莹回到了项目组,同期加入的队员都已经离开。最后李淑莹独挑大梁,成为无障碍电影项目组讲解队队长。
刚接手队伍,讲解组只有七名志愿讲解员。第一次和青宫电影城合作办无障碍电影活动,放映的是赵薇和陈坤主演的《花木兰》,地点在广州市启明学校(原广州市盲校)一楼的空地上。闹腾的小孩,陌生的场地,加上第一次用青宫电影城的放映设备,大家都有些慌乱。电影原声很大,李淑莹拿着小小的麦克风,几乎是吼着讲解,显得极其不协调。加上整部电影基调悲凉,放映了一半,很多小孩都坐不住,各自聊天玩耍了。
隔了一个学期才办了第二次放映活动。这一次李淑莹提前了两个月进行准备。选了一部卡通片《铁臂阿童木》,除了制作讲解稿,志愿者还用泡沫板做了一些阿童木的模型。这次活动效果好很多,临走时很多孩子都问志愿者什么时候再来。
2012年,省立中山图书馆联系到心聆感影项目组,中图本身有一群视障读者,而且能提供放映场地和放映设备。两者一拍即合,李淑莹又重新办起了无障碍电影活动。此时作为讲解队队长的李淑莹不仅要办盲校的活动,还要兼顾中图的活动,加上忙碌的工作,分身乏术。
2014年3月,李淑莹和未婚夫正忙着筹备婚礼,未婚夫劝李淑莹不要再去做志愿者了。李淑莹很明白这是他的关心,但是夹杂在关心中的不理解让她很无奈。有一次未婚夫和他的亲戚说起这件事,大家都让李淑莹“别浪费时间去做辛苦又没钱的事”。听到这些话,李淑莹心里很不好受。
最终她作出了妥协,启明学校的活动交给了广东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协会,而她主要负责中图的无障碍电影活动。
自此,李淑莹业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制作无障碍电影上。选电影、制作讲解词等等,踏出公司门口那一刻她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专注做一个活动,反而能做得更好。心聆感影项目组成立至今八年,已经有19名志愿讲解员,并且观影者也从视障人士拓展到听障人士和肢残人士,慢慢靠近真正的无障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