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扁桃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7-04-08王田利
摘要:扁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产量偏低,栽培范围偏窄,依据我国扁桃产业的现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以供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扁桃;发展现状;建议
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2001202中图分类号:S662.9文献标识码:A
扁桃是梅亚科桃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中亚细亚和非洲北部山区,我国在唐代已由伊朗引入,栽培历史至少有1 000多年。由于长期以来,扁桃产量较低,末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在新疆以及西北的陕西、甘肃和华北的河北、山西等地区有栽培,国内消费大量依赖进口。为了促进扁桃产业的发展,深入了解扁桃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1我国扁桃产业现状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扁桃保健作用认识的加深,扁桃的消费量急剧上升,扁桃的高效性显现,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国内果树科研单位开始进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丰产性探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筛选出了一批适应性强,丰产性优良的品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果树工作者通过对我国扁桃资源的调研,基本摸清了我国扁桃的分布现状和品种组成,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工作,结合我国实际,特别是三北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品种,通过对传统栽培品种的选优和从国外引种,培育出了一批优良品种。特别是山西果树研究所、河北果树研究所、天水果树研究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象山西果树研究所选育出的晋扁1~4号,天水果树研究所选育出的天扁1号,从美国引进的浓帕尔、浓帕裂里、美新、那普照瑞尔、蒙特瑞、长来尔等。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扁桃资源,缩短了我国与国际扁桃生产先进国之间在品种组成上的差距。
1.2对扁桃的生长特性认识有所提高
通过多年的栽培观察,充分认识到扁桃喜光性强,根系发达,耐旱。扁桃开始结果早,实生苗3-4年结果,嫁接苗2~3年始果,8~10年进入结果盛期,30~40年结实能力下降。扁桃果实发育期依其品种不同,需3-4个月。大体可划分为果实膨大期,自坐果到果核开始发育约经30~40天;硬核期,即从胚开始迅速生长到核硬化,约经历52~60天;成熟,即核色变褐,果肉失去水分干缩,裂开脱离果核。这些特性的认识,为扁桃的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1.3摸索出了成套的丰产栽培经验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现代扁桃栽培体系,形成了成套的丰产经验,虽然不够完善,但雏形已成,这对于加快我国扁桃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我国扁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扁桃近年来在我国有所发展,但现状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种植分布较零散,规模化特征不明显
扁桃为著名干果之一,但在果品生产和销售中所占比例较小,我国大部分地方以零散种植为主,还没有大规模集中种植的生产基地,因而其规模化生产的特征不明显。
2.2栽培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
王田利:我国扁桃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扁桃主要栽培在三北地区,除新疆具有成片野生的扁桃外,国内栽植的扁桃主要以防护林的形式建造,因而扁桃园栽培地条件均较差,这极大的限制了扁桃的生长和结果,加之市场需求量较小,所栽植的扁桃大多自然生长,管理很粗放,生产效益普遍较低。
2.3投入严重不足,产能提高受限
由于规模小,市场需求不旺,在现实生产中,扁桃生产中很少施肥、浇水、修剪、喷药,多放任生长,投入严重不足,产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表现低产。
2.4科研成果转化不及时,科技贡献率低
近年来,我国果树科技工作者在扁桃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果树生产的现状是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许多先进技术难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用的找不到科技,科技难以进入生产领域,推广渠道不畅,科技对扁桃生产的贡献率低。
3发展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扁桃的消费量会逐渐增加,在今后的生产中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以促进我国扁桃产业快速发展。
3.1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扁桃产业发展的模式
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土地流转,支持有发展积极性的个人或企业建办扁桃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化发展,走规模经营的道路,以加快扁桃产业的发展步伐。
3.2科技下乡,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应鼓励科研单位进行科技下乡,农业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将科研成果与生产进行有机结合,科研成果才能效益最大化。科研单位应积极的将所研发的项目下嫁,这样可以达到双赢。
3.3优化栽培环境
要以优质高效生产为目标,在建园时尽可能的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园址,以利于走效益化生产道路。山地建园时最好先进行土壤改良,特别是要进行坡改梯,以增强保肥保水的能力,为扁桃生产打好基础。
3.4加强投资
扁桃生產效益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而在生产中应树立物质第一的观念,要舍得投入,特别在肥水、药物、地膜等方面要加强投入,全面优化扁桃生活条件,促使扁桃生产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