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校园设计实例解析
2017-04-07高敏
高 敏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当代校园设计实例解析
高 敏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以壶关一中建设项目为背景,基于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从“二轴三组团四场地”角度,对建筑总体布局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该工程的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同时对建筑平面布局与造型设计进行了阐述,指出该工程的实施可缓解县城学校的压力。
空间形态,人流组织,造型设计
1 项目背景
壶关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8月29日,位于壶关县南城街25号。校园占地面积35 535 m2。壶关县第一中学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壶关一中初、高中55个教学班,其中在校生3 919人,寄宿生1 130人。
而目前壶关一中实际情况是:壶关一中初、高中55个教学班,在校生共3 919人,寄宿生1 130人,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数共有38个,总之,壶关一中目前的现状为:1)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过多,占总班级数的69%;2)生均建筑面积过低,仅为国家标准的52%;3)无运动场地。同时,常平初中多年来一直借用常平职业中学的教学楼、宿舍、餐厅和场地,大大影响了常平初中和常平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针对以上情况,壶关县教育局特提出了壶关一中初中部迁建工程(现壶关一中初中部与现常平初中合并,统称为壶关一中初中部)。现壶关一中初中部与现常平初中迁到新的场地后,壶关一中能使高中部从以前的拥挤校舍解放出来,达到专心致志办学的目的,大幅度提高高中教学质量;同时,现常平初中也能摆脱目前这种窘境,初中部迁建顺利实施后,能满足县城日益增长的常住人口求学需要,大大缓解县城学校的压力。
2 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2.1 设计指导思想
1)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平面。
2)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遵循平面布局简洁、结构合理、立面造型美观,尽可能降低单位工程造价。
3)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地方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体现以人为本,同时贯彻节能与环保的原则。
2.2 总体布局
1)场地概述。项目的西侧为城市主要道路环东路,由于该路段车流量较大,因此将学校次入口设在西侧,主要入口设置在南侧规划路上。学校的总体布局分为四个功能区域:教学实验区、行政办公区、体育活动区、宿舍生活区。教学实验区位于场地最南侧,教学实验区包括一栋实验楼和三栋用连廊联系的教学楼,以主要轴线为基准对称布置;行政办公区位于场地中心,包括行政办公综合楼及对称布置的图书馆和报告厅;体育活动区位于场地西侧,包括400 m标准塑胶跑道及标准足球场、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场地和一座风雨操场。宿舍生活区位于场地最北侧包括男女生宿舍各一栋,以及东面的后勤服务中心,见图1。
2)空间形态设计。空间形态设计是建筑的灵魂,也是丰富建筑性格气质和表达设计思想的重要因素。现代的教学建筑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交流思想、启迪灵感、陶冶情操、发挥创造力的神圣殿堂,所以这种“多义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空间秩序的塑造是我们在设计中所关注的。建筑群体“二轴三组团四场地”的总体布局就是这种设计理念的体现。二轴:主轴线为南北向,由南向北从学校主入口→校前区广场→教学区中心广场→综合行政楼结束;次轴线为东西轴线,以运动场为中心向东延伸。三组团:空间层次:主入口处的三栋教学楼通过连廊连接形成一个教学组团,表达一个庄重、大气的性格特征,传达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综合楼与报告厅、图书馆形成行政办公组团,男女生宿舍和后勤服务中心形成生活组团。总之,这些空间的精心设计,意在为师生提供情感和信息交流、学习、活动、生活、休息等场所,塑造了“寓教于境,寄情于景”的育人环境,有效地体现了现代教育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提高和丰富了教育建筑的文化品位及深层内涵。四场地:教学楼北面的小游园,实验楼北面的运动场地,生活区的小游园以及运动场地。
3)交通组织。a.出入口设计。学校主入口位于场地南面,由规划路进入,次入口设在场地西侧利用环东路进入,主要为后勤和宿舍出入口。b.道路设计。沿场地四周内设4 m宽环路,与学校主、次入口连接,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同时,可以保证机动车、非机动车直接进入停车库,避免对教学区的干扰和交叉。整个校园内的道路系统呈枝状布置,可最大限度地带动各功能区块,使之有机联系为一体。道路系统采用主路、次路两级相结合的方式。c.人流组织。办公综合楼入口位于场地的中心由主入口沿景观主轴线进入。初中教学楼和实验楼入口设在不同位置,方便学生和教师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最便捷的交通流线。生活区入口可以由次入口进入。校园内道路均按照步行道路系统设计,教职员工、学生上下学均从出入口步行进出;除特种车辆外,机动车辆不允许进入校园,最大化的保证师生安全。
3 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
3.1 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本工程净用地9.42 ha,总建筑面积53 344 m2,其中新建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12 706.4 m2,地上6层,地上建筑面积为11 274.64 m2(图书馆1 651.19 m2,报告厅1 010.19 m2,综合楼8 613.26 m2),局部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1 431.76 m2;新建三栋教学楼建筑面积共17 387.4 m2,地上5层;新建实验楼建筑面积4 190.45 m2,阶梯造型,最高地上5层;新建男女学生宿舍楼各一栋,建筑面积为11 758.9 m2(女生宿舍5 866.5 m2,男生宿舍5 892.4 m2),地上6层;新建后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4 414 m2,地上3层;新建风雨操场建筑面积为2 570.1 m2,地上2层。各单体结构形式均为框架结构。
室外工程:运动场地20 000 m2,其中包括标准400 m跑道和110 m直跑道,跑道采用环保无毒硅PU塑胶面层;标准足球场地1个;标准羽毛球1个;排球场2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子6个;田径场地设2个铅球场地、2个链球、2个铁饼场地、2个双沙坑跳远、1个三级跳远场地;硬化、绿化、旗台、室外看台、车棚。
配套工程:室外管网、消防水池、化粪池、隔油器、教学污水处理池、变压器、换热站、燃气锅炉房、主、次大门、围墙。
3.2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是壶关一中初中部迁建项目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建筑电气等专业的初步设计,以及规范用地内的总平面、道路及室外管网等初步设计。不包括室内精装修、总图景观及安全监控系统等设计。
4 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5 建筑特征
1)本工程综合楼为二类高层建筑,其余均为多层建筑。2)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3)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二级;地下部分防水等级为二级。4)本工程根据使用要求和相关规范做智能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6 建筑布局与造型设计
6.1 建筑平面布局
1)综合楼:综合楼位于校园北部,平面呈“一”字形,设置疏散楼梯2部,电梯2部,地下室为风机房、水泵房及库房;1层为消防控制室、档案室、卫生室、办公室、行政办公室、门厅、广播室、安防监控室、网络控制室、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办公室;2层为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3层为教具室、办公室、历史教室、地理教室、活动平台、美术教室、德育展室、书法教室、卫生间;4层为语言教室、教具室、活动平台、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办公室、心理辅导室、情绪发泄室、休息室;5层为学生活动室、兴趣小组室、活动平台、休息室;6层为休息室、会议室、卫生间。
图书馆:图书馆位于综合楼东侧,设置疏散楼梯2部,1层为门厅、目录查询、开架阅览、采编室美工室、分检、书库;2层为办公室、电子阅览。
报告厅:报告厅位于综合楼西侧,包括休息厅、卫生间和报告厅可容纳约500人。
2)教学楼:教学楼位于学校的东南角,每幢教学楼各设置疏散楼梯2部,3栋教学楼平行布置,每层设置教研室、普通教室、教师办公室、卫生间。
3)实验楼:实验楼位于学校南侧与运动场相邻,设置疏散楼梯,1层为生物标本室、生物仪器室、生物培养室、实验员室、生物实验教室、准备室;2层为仪器室、实验员室、准备室、化学实验室;3层为物理实验教室、准备室、化学实验教室等;4层~5层为仪器室、物理实验教室、准备室。
4)男女生宿舍楼:位于综合楼的后面,学校的北面,每幢楼各设置疏散楼梯2部,每层均设有学生宿舍(8人/间)、杂物间、卫生间、盥洗室、值班室。
5)后勤服务中心:位于综合楼的后面,学生宿舍楼东侧,设置疏散楼梯3部,1层为更衣室、主食库、冷库、副食库、饮水间、粗加工、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餐厅、洗碗处及开水间;2层~3层为更衣室、主食库、冷库、副食库、粗加工、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消毒间、洗碗处。
6)风雨操场:1层为总务仓库、体育器材库、男女更衣室、换热站、健身房、乒乓球室;2层为男女更衣室、运动员休息室、篮球场地。
6.2 造型设计
建筑的屋顶形式以坡屋顶为主,用来体现建筑的中式古典韵味。立面构成均采用古典的三段式构成手法,整体造型素雅大气。实验楼采用退台式的建筑手法,立面色调与其他建筑相统一。
Abstrac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at the No.1 Middle School in Huguan Cit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al overall layout from the aspect of “double-axis, three-group and four-field” based on the design idea and features, indicates the design scale and scope for the project, illustrates the architectural plane layout and the style design, and points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can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the schools in towns.
Keywords: spatial form, traffic organization, style design
Oninterpretationofdesignforcurrentcampus
GaoMin
(ShanxiArchitectural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13,China)
1009-6825(2017)25-0008-02
TU244.2
A
2017-06-13
高 敏(1984- ),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