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基路面沉降段施工技术研究

2017-04-07

山西建筑 2017年23期
关键词:跳车搭板桥台

肖 锋

(山西禹东路桥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路基路面沉降段施工技术研究

肖 锋

(山西禹东路桥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分析了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段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从合理的排水施工、桥台软基施工、合理设置搭板等方面,阐述了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段的施工控制措施,从而降低路基路面沉降的几率,保证行车的舒适度。

路基,路面,沉降段,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的提升,但是同时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由于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会使得行车时发生跳车的现象,从而使得路面行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造成沉降段路基的损失。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还需要能够从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抓起,并在此基础上来加强对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

1 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分析

1.1 路基路面的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情况来看,多数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搭板、粗粒料以及增加铺设钢筋等方式来对道路桥梁的路基进行加固和修建,这些路基修建方式的主要机理,都是通过对路基路面结构的改造来提升道路的承载力以及抗压能力,进而防止在路面的行车过程中出现跳车的现象[1]。同时我国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也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建设方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建设中搭板设计是施工中最主要的手段和措施。但是搭板结构设计在防止行车跳车的效果上并没有体现出优势。

1.2 桥头引道地基施工不合理

通过调查显示,导致桥梁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基下沉,而造成地基下沉的主要原因为桥头引道设计的不合理。在桥头引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土质结构以及地基的深度和性质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明确软土地基的位置,同时保证钻孔深度和数量合理,进而保证软土地基的质量。同时由于对软土地基防治以及模拟的落实不良,因此会引起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同时经过雨水的长时间冲刷,必然会导致路基的损坏,从而影响到路基路面的强度和抗剪切性,进而导致路基沉降问题。

1.3 道路桥梁沉降段回填作业填料质量不合格

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同时还与回填作业中填料质量不合格有关,如果填料选择普通的粘性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基路面的沉降问题[2]。在不同的地区,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来选择填料。普通的粘性土如果在大型的桥梁施工或者交通流量非常大的路桥施工中应用,会由于自重较大或者承载大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出现沉降不均匀现象,进而使得行车跳车情况发生。

1.4 桥台背路堤压实度不合理

根据道路桥梁的要求,在道路桥梁的修建中必须要进行桥台背填土处理技术,但是由于该技术的应用方式比较复杂,同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艺流程、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等,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可能会造成桥梁台背填土压实的质量不合格[3]。同时这也是最容易导致桥梁道路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道路桥梁每天都需要承载较大的负荷,长时间的负载就会导致道路桥梁的地基塑性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气候以及温差的影响,道路桥梁在交工使用后,就会出现沉降问题,从而对道路桥梁的平整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2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段的结构设计

2.1 注重对路基路面沉降段变形的控制

在道路桥梁沉降结构的控制和设计中,需要对道路桥梁交界处的沉降段和错落段的路基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其在标准的沉降幅度内。同时在道路桥梁沉降段结构变形的设计中,需要利用电脑来对沉降曲线进行模拟和计算,进而得到准确的沉降数量。需要从施工的实际入手,保证沉降量控制在10 cm以内,同时注重缩小三个月内沉降偏差,保证沉降量模拟数据与施工的要求相符,才能够进行施工。由此可见,要想能够有效的控制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段的变形幅度,需要加强对结构设计的优化。

2.2 合理设计道路桥梁沉降段的结构

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发生,需要对沉降段的结构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当前我国道路桥梁沉降段搭板设计施工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施工标准,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只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来进行搭板设计。同时在施工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桥台的沉降量、通车量以及桥头路堤的沉降量等,来确定搭板的长度。在路基设计施工中,还需要采用土工格栅施工技术,从而提升土层的抗剪切能力,防止因为在施工中出现路基土层侧向移动,而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

3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段的施工控制

3.1 合理的排水施工

为了防止道路桥梁发生路基路面沉降问题,需要加强防水措施的引入,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需要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设置更加密集的排水管路和沟槽,进而降低雨水对路基路面的浸泡,从而防止路基路面出现坍塌和损害的危险。通过排水设施的完善,还能够防止填土结构被破坏,帮助雨水快速沉降和分散,防止雨水沉积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3.2 加强对路基路面沉降段的施工组织

桥台结构设计施工完成后,需要开展对路堤的施工,同时在路堤的碾压过程中,需要保证碾压的设备与施工的要求相符,保证压实度。对于桥台与路堤的连接部位,需要进行同步碾压和填充。同时对于特殊的部位,在施工时需要对这些施工的环节进行优先和重点管理,保证静止预压满足工程的要求。

3.3 注重桥台软基施工

道路桥台软土层地基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有塑料排水板法、爆破法、水泥粉喷桩地基法等,其中对于软土层地基加固来说,水泥粉喷桩地基法是最理想的方式,其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控制工程成本。但是同时这种施工方式也容易使得沉降量加大。所以在桥台路基的施工方案选择中,还需要能够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出发,尽可能的减小地基沉降不均匀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桥台地段来说,这部分受到的预压较大,必须要着重对工程沉降进行控制,进而保障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固性。

3.4 合理设置搭板

在道路桥梁修建中,搭板的设置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正常路段路基顶面与搭板的地面高度需要保持水平的状态,进而使路基与桥梁平稳过渡。同时由于车辆以及自重的负荷,道路桥梁会出现一些裂缝,这也是道路桥梁修建中由于质量不过关所致,所以还需要加强对桥梁修建质量标准的提升。通过搭板的设置能够使路基路面顶面保持平行状态,因此需要保证桥梁地层与搭板顶面的标高一致。

3.5 加强对路堤填充物的控制

在选择路堤填充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建筑地区的土质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土质的分析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填充物。在填充物的选择中需要选择一些水分蒸发性能好,含水量低的材料。进而有效的降低因为降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降低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发生的频率。

4 结语

道路桥梁施工中由于路基路面的沉降问题极容易使行车中发生跳车现象,进而影响行车的舒适度,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问题,所以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加强对路基路面沉降段的控制。从选材方面入手,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提升路基路面的强度,降低路基路面沉降的几率,保证行车的舒适度,促进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

[1] 唐 勇.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简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202.

[2] 陈 蓉,李 俊.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技展望,2015(9):42.

[3] 游元富.浅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6):158.

Researchonconstructiontechnologyofsub-gradeandpavementsettlement

XiaoFeng

(ShanxiYudongRoadandBridgeLimitedCompany,Xinzhou03400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sub-grade and pavement settlement,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road and bridge sub-grade and pavement settlement section, and from the reasonable drainage construction, abutment sof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reasonable set of slab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of road and bridge sub-grade and pavement settlement, so as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sub-grade and pavement settlement, ensured the comfort of driving.

sub-grade, pavement, settlement s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009-6825(2017)23-0155-02

2017-06-05

肖 锋(1970- ),男,工程师

U416

:A

猜你喜欢

跳车搭板桥台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河南桥台高填方路基变形分析及处治
桥头搭板综述
桥头跳车现象处治措施研究分析
意外
解析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
桥头搭板技术在桥头跳车处治中的应用研究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