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的价值挖掘
2017-04-07张华
张华
观察是一切研究的起点,观察法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和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它是研究人员通过身临现场的耳闻目睹、感同身受,有意识、有计划地对课堂领域的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地感知、考察并收集信息的过程,目的性、现场性和研究性是课堂观察的基本特征。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课堂观察具有鲜活性和发言权的优势。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课堂观察都有助于为我们寻找和把握他们留下的清晰足迹。
从实践层面分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精神状态总是处于感性的流变之中,包括课堂中的教学话语、教学事件、教学过程等等,这些现象总是可以通过观察而直接体验、感受和捕捉到的。课堂观察的立足点或者聚焦点恰恰就是对课堂行为、课堂活动、课堂状态的观察,即对课堂教学中现象的认识。观察者在教育现象發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能够搜集到事后搜集不到的资料,所获资料的可靠性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者本身的偏见和期待效应。课堂观察也有助于注意到事发现场的气氛和情境,有利于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在获得对课堂科学化认识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对课堂的多元化理解。这种观察往往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课堂进行全景观察,力图从整体性的视角考察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需要保持感官的高度敏感和心灵的全息开放,包括视野中出现的点滴细节和特殊行为,都要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一是对课堂进行重点观察,力图从针对性的视角把握课堂教学的焦点和特点。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重点,对某一类现象、过程和行为进行侧重观察和记录,以全面详细地分析所观察的内容。在课堂观察的实践中,二者常常结合起来使用,这也有利于观察者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中闪现的亮点或盲点。
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不仅仅是感性的呈现和传达。课堂作为教师角色和行为的现实舞台,它能够达到怎样的理想状态以及能够达到怎样的理想程度,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理解、判断和实践,取决于教师行为的选择和教学行动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行为反映了教师的经验、理念、思维和个性,感官式的观察虽然可以引发观察者的神经冲动,却难以达成观察者和执教者之间的心灵默契。从根本上说,如果课堂观察只关注教学现象而轻视教师主体,尤其是缺乏通过意义挖掘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理念和引导,课堂观察的过程和结果就完全可能沦为浮光掠影的现象摆谈和大而化之的经验交流。教师解决问题的意识没有得到提高,尤其是面对新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实践智慧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要想实现课堂教学问题的圆满解决就仍然是一纸空文。因此,课堂观察尤其须要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思想和价值追求。仅仅进行现象捕捉还只是完成了课堂观察的第一步,而在观察课堂中“人”“事”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诠释教学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揭示教学变革的可能性和多元性,这才是课堂观察更为重要也更为深远的关键环节。换言之,课堂现象的存在与表现状态、课堂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课堂教学行为的方式和方向、教学行为之于教与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课堂观察的核心话语。
“追求幸福的教师生活提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牵引和精神动力,而高质量、高职业成就感的课堂教学又是教师幸福生活的根本和基础”,一个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追求总会具体而真实地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观察对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而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改进课堂,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这理所当然地成为课堂观察的价值取向。事实上,从奠基性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依赖于教学经验的积累而形成,并通过具体的课堂得以呈现;从发展性的角度说,教师从教学经验、教育能力到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飞跃则有赖于进一步地审视和反思。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说,课堂观察意味着视角交换和视域整合,拓展并加深教师对职业、对课堂的理解,帮助教师从不同角度看待课堂中的种种问题,更加自觉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的问题,有助于教师给予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教学决策。可以说,课堂观察的成果或者成功所在不是仅仅将课堂的理解和知识传授给有学习需求的教师,而是在保持与课堂、与自己的距离和张力的前提下,对教师的哲学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给予重新评价和持续反思,不仅洞悉课堂现象的实质和原因,而且帮助教师反思传统教学经验,探寻现代教育智慧。
课堂总是充满了回味无穷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的不定性,“课堂将科学、技术、艺术和人的希望、梦想集为一体,它既是复杂的,又是神秘的”,可以说,课堂囊括了全部的教育学。课堂观察一方面对课堂的当下情境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课堂的未来发展提供前瞻,可以获得对课堂的真实性、深入性和创造性理解。因而,课堂观察既是吸引众多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的永恒密匙,又是回答所有教育难题挑战的关键行动。正如有学者所言:“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观察不是一个人云亦云和哗众取宠的目的地,更像是一次充满冒险和惊奇的浪漫旅行。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