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教学偏见”
2017-04-07汪安颖
汪安颖
摘要 在石鸥先生看来,“教学偏见”是一种教学疾病。教师身上或轻或重都会存在这种病症,它表现在课堂交流、教学评价、家庭背景、长相外貌、座位安排上,会对学生和教师造成消极后果,通过分析其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素,提出了诊治与预防的手段,希冀帮助广大教师克服“教学偏见”,还教学以健康。
关键词 教学偏见 病因 诊疗
正如人、动植物会生病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在各种内外因素的浸染下已经“生病”,其中一种典型的病症就是“教学偏见”。石鸥先生在专著《教学病理学》中给“教学偏见”所下的定义是现在国内比较公认和广泛使用的:“‘偏见就是用旧框框、不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人、物或形势。所谓教学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不同的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的思想或行为。”当然,“教学偏见”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偏见”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但教育病理学上的“教学偏见”是指不容易避免的、消极的偏见,是一种不客观的判断,会给偏见的行为客体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教学偏见”的症状
1.课堂交流中的偏见
在课堂中,患有“教学偏见”的教师都会偏向于把发言或练习的机会尽可能多地留给“优等生”,因为他们容易说出自己想要从学生嘴里得到的答案,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即便“优等生”回答错了,教师也多用鼓励性的或提示性的语言帮助他。要是看到“优等生”上课开小差了,教师也只是简单地拍拍他肩膀稍作提醒,充分考虑学生的尊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更多地与“优等生”进行眼神交流,通过眼神给予赞赏和鼓励。对比“优等生”,“后进生”的待遇则截然不同,不仅较少获得发言机会,即使举了手教师也会选择无视,因为一方面无法预料他会说出怎样不靠谱的答案,让课堂失控,另一方面是潜意识里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厌恶。偶尔获得了发言机会,答对了,教师也只是淡淡地点点头,回答错了,教师则多会皱着眉失望地让他坐下。对于“后进生”上课不专心,带有偏见的教师会无视,或者采取辱骂、罚站等惩罚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教师权威和上课秩序。与“后进生”之间的眼神交流也大多传递的是冷漠和责备。
2.教学评价中的偏见
教师在课后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上也是有所偏爱的。对于一向乖巧听话、成绩优异的学生,批改作业会显得更认真,所给的分数也比他们实际应得的要高,而且作业后面的点评也会写得更长,以鼓励性或表扬性语言作结。对于叛逆且成绩较差的学生则粗粗批改,打的分数比客观成绩要低,评语也多是简单粗暴。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中,教师也会先关注“优等生”的进步,对其做出非常中肯的评价,而对于“后进生”,他们微小的进步并不足以让教师对他们改观,往往会直接忽视掉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3.家庭背景上的偏见
家庭背景方面的偏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蕴含着功利色彩的偏见,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家族成员及其情况来对本人的情况进行推断,从而为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给予不同对待的态度和行为”。有些教师往往对父母是知识分子或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对农村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缺乏关爱。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产生好感,一方面是按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这种家庭出身的孩子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会比较适应学校教育,容易取得成绩;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麻烦,这种学生的家长往往更有社会地位,他们也都乐意帮忙,以求教师在学校中多关照自己的小孩。
4.外觀长相上的偏见
人都是视觉动物,对于长得好看的人或物总会抱有更多喜爱,这就是所谓的“以貌取人”。对学生外观长相的挑剔是教师“教学偏见”的症状之一,这也导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分配。长得乖巧清秀的学生,给人感觉很有灵气,往往更受教师欢迎,即使他上课时犯了错误,教师也不忍心苛责;长得不那么讨喜的、神情木讷的孩子犯了错,那错误在患病的教师眼里就被放大了,要么是一顿责骂,要么干脆不闻不问,很少会主动去指导他们的学习。
5.座位安排中的偏见
教师通常会把自己喜欢的、乖巧的学生安排在教室靠前靠中间的位置,便于课上交流和严格管教。那些不受自己待见的、学业不良的学生则会被安排到最前排、后排或角落里,这样他们就不会“带坏”好学生,即便他们看黑板费力些也无所谓,因为这类学生在教师看来升学希望渺茫。不仅如此,班级里“一旦有说话或者起哄的现象出现,教师就会不自觉地把严厉的目光投向后排、两边、角落或最前面的学生身上;在全班齐答老师的问题时,如果回答对了,老师会不自觉地把赞许的目光投向前排、中间的学生身上”。
二、“教学偏见”的后果
1.学生方面
(1)两极分化趋严重
教师的“教学偏见”只会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落后的学生更加自暴自弃,差距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小孩子更是如此。在他们眼里,教师就是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对教师的话是尤其在意的。“后进生”和边缘化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无视,得不到教师的关心,还天天看着教师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他们难以承受这种失落,学习积极性被深深打击,更加无心向学。可见,教师的偏见并不利于班级总体成绩和素质的提升。
(2)身心健康遭威胁
那类教师对其存有严重偏见的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一定是不快乐的、是压抑的,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很低,容易给自己“贴标签”,觉得自己就是老师所说的那样“智商低”“不适合学习”“调皮捣蛋”,在做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自己各种不好的心理暗示,这也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长此以往,抑郁症就容易找上他们,更严重的甚至会内心阴暗到发展出反社会的畸形人格。
(3)同学关系受影响
中小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教师的言行,很敏感地感受到教师的喜好,教师的示范效应会造成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学生都喜欢和班级里受教师欢迎的那类学生做朋友,很自然会排斥那种一天到晚被教师嫌弃的学生。渐渐地,被教师打压的学生就没有了朋友,或者只能去交一些同样叛逆捣蛋的朋友。在一个友谊占据重要地位的年纪,却失去了交一群“好”朋友的机会,是何其残忍的一件事。
2.教师方面
(1)教师专业发展受阻
一个带有严重“教学偏见”的教师一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卓越教师。教育就是要培养人、塑造人,有偏见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也一定是偏离教育目的的,他无法真正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行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个直接出发点就是“为最大多数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但实际运行中不仅没有顾及“最大多数的学生”,同时也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师的偏见导致他只想到一部分学生的水平,以他们为主来安排课程内容,备课时也无法考虑全面,做到尽善尽美,这对其专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师生关系剑拔弩张
存在“教学偏见”的教师会疏远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学生也会在与教师相处时变得小心翼翼,所以他们很难在教师面前表露出真感情。师生间不能良好地沟通,就会导致误会加深,学生也会不喜欢这个对自己存在偏见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不可能实现。双向的消极评价,容易导致抗拒型或冷漠型的师生关系,会影响课堂心理环境,教学气氛变得紧张沉闷,出现“防卫型气氛”,这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是一大阻力。课堂从来都不是战场,只有和谐的气氛才有可能生成一堂优秀的课。
(3)教师权威遭遇弱化
有些教师为了维护权威,课堂是专制模式的,“学生一旦不能如其所愿,教师对学生的爱就会裂变为恨,进而会变本加厉地惩罚学生,以示教师之威与尊”。教师的权威不应该靠社会树立,而应该靠个人的魅力,一个对学生不一视同仁的教师会缺少吸引力。那类被教师的偏见伤害的学生对教师的管教定然内心是不服气的,或许碍于教师的严厉会暂时摆出会改正错误的好态度,但只要教师一忽视,他们又会犯同样的错。所以,外在的权威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内塑的权威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这也是能够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关键。
三、“教学偏见”的病因
1.内源性致病因素
(1)教育观念的落后
一般患病的教师都有着错误的学生观和灌输式的教学观。他们把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标准,把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作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把学生当成考试的机器,不断进行题海训练。他们热衷于训练人,而非培养人,所以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偏爱。也有些教师虽有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但由于自身整体素质较低,传统观念浓厚,缺失教育公平的观念。
(2)屈膝于功利主义
教师价值观是教师基于教师角色,对教师工作价值、职业判断、道德规范所持的评价性看法和观点,它是教师情感需要、主体愿望及道德水平体现的心理倾向系统,反映教师的信念。价值观影响着教师的认知和行为。商业化的社会弥漫着功利主义的气息,很多教师受其影响,一方面将原本神圣的教师职业看成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过度地将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奖金挂钩,从而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厌恶和偏见;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家庭背景过度关注,更加关心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此来讨好有社会地位的家长。
(3)因循于刻板印象
现代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偏见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或观念因素,其核心概念是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一群体的特征加以概括化,而不考虑群体成员中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把这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相当多的教师对于自身的刻板印象是意识不到的,但其负面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教师在对学生这一群体进行认知时,往往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就是“差生”。由于认知泛化、大众传播和科举制的深远影响,教师会形成错误的观念,对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
2.外源性致病因素
(1)與学生接触少
有些教师患上“教学偏见”的病症是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与学生接触时间不多,往往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就匆匆返回办公室,缺乏课后交流。于是常常凭着上课时的主观印象判断学生,自以为是地揣摩学生的性格,这样一来,偏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2)以成绩论英雄
在高考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通道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羊皮下藏着的仍是应试教育的狼,这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所以大多数学校还是奉行着学业成绩导向的教学评价制度,相比于过程性评价,更看重终结性评价。他们总是把终结性评价的分数作为参考,否定学生平时的努力,完全以“成绩论英雄”。而学生的变化都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过程。
(3)社会规范的制约
一旦人们广泛接受“高学历=高地位”“高考成功=高学历”这样一种成功模式或目标的观念,却发现如果按正规途径、按理论上的所谓合理规范来教来学,很难成功。那么人们就必然会使用不合理的手段,就有可能出现违背教学规律、违背教育本质、违背人的本性的各种行为,学校和教学都可能处于这么一种状态,一种病态运行的状态,即企图通过这种种违规律、违人性的手段与方法去谋取成功。教师会对学业不良的学生和不服管教的学生带有偏见就不难理解了。
四、“教学偏见”的诊治与预防
1.自律手段
(1)加强自我反思,正视教学偏见
治疗“教学偏见”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它、认识它。教师应该“每日三省吾身”,在卸下一天的疲惫后,反思今天的教学工作中有没有因为对学生抱有消极偏见而采取了不公正的做法,明天应该如何克服。教师要学会抛弃教师本位,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指导下,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忌随便给学生“贴标签”。同时利用好积极的偏见,比如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认为自己班的学生是最好的,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有助于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2)深度接触学生,时常换位思考
社会心理学中的接触假设理论认为,不同群体之间增加交流和接触有助于化解偏见。但是,要消除偏见,接触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同群体之间的地位要平等、要追求共同的目标。基于此,当教师发现师生之间存在偏见时,教师应当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注意避免盲目定性,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对其有误解,只有深度接触一个人才会逐渐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对其改观。研究表明,移情与偏见存在着稳定的负相关。在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试图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与他们形成共同语言,减少自身的归因错误。相信在教师的细心灌溉下,孩子的心中会盛放出一朵娇艳的玫瑰。
(3)尊重差异,重视过程性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要采用个别化教学,把学生的优势和潜能都发挥出来;要学会尊重差异,包括尊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和思维的差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更应该给予关怀;对于那些成绩不佳的孩子,不仅要看到孩子的纵向变化,更要关注孩子的横向发展,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就要鼓励他,给予他变得更好的动力。另外,教师应该从“经验式评价”向“证据式评价”转变,认真记录好每一个学生平时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比前后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对每个孩子的认知。因为相比于终结性评价,往往过程性评价会更加公平,也会更有意义。
(4)建立多向交往课堂
通常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单向交往的课堂,教师教、学生听,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气氛也必然是沉闷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偏见就会产生。所以我们提倡建立多向交往的课堂,师生间、生生间要实现平等对话,有问题相互讨论切磋,并非一味灌输,也非一方向另一方屈服,而是彼此影响,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产生灵感,从而克服偏见。
2.他律手段
(1)创造“支持性”学习环境
学校有义务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平等舒适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走廊的墙面展出学生作品,有些学生学业成绩不佳,但有其他方面的天赋,都可以展示出来,这既可以激励他继续努力,也可以让老师和其他同学更了解他。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成u字型,有助于教师“在同儿童相对的时候,便于以儿童同等的视线与其对话。这样,教师对于每一个儿童的表情变化和体态的起伏能够一览无余。”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解决座位安排上的偏見,而且简单易行。
(2)重视教师专业培训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其中包括师德教育和情绪教育,但这两者容易被忽视。如今的教师培训还多集中在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上的培训,但是学校里虐童、猥亵等事件频出,究其根源是师德出现了问题,而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教师第一时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可焦躁,所以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要多关注师德教育和情绪教育。在培训过程中,也可以模拟一些教学情境,让教师切身体会如何处理问题,争取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行为准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失为治疗“教学偏见”的好方法。
(3)营造相对公平的社会氛围
我们一直在推崇公平,也一直在不懈追求公平,但是仍然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比如高考加分政策,就是在无形中告诉大众,偏远地区的孩子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不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由于社会舆论的宣传,对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和农村来的学生教师也会有偏见,认为这些学生比较难管教,成绩跟不上。所以要想教师的偏见少一点,社会的引导非常重要。在出台相关的教育文件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大众的偏见问题。社会舆论要多宣传积极向善的一面,一些恶性的新闻报道很容易加深大众对那一群体的偏见。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