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变迁下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04-07岳琳琳
摘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人生的幸福和成就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乎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因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同伴等诸多因素。但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为背景的社会变迁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社会变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精神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生理、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身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个性特征、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抗挫能力等优秀的心理品质,都是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是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迁,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致使每一个家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案例综述
193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小城附近,发现了一对由母狼抚育的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取名卡玛拉;小的约两岁,取名阿玛拉。她们被送进了孤儿院。刚被发现时,她们的行动更像是狼,四肢行走,昼伏夜出,吃东西放在地上用牙撕咬,不会说话,叫起来声音如狼,不穿衣服,不让人给她们洗澡,也不喜欢与人接近。小阿玛拉被收养11个月后死亡,七八岁的卡玛拉智力水平只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长期训练两年后她才能直立,13岁才能独立行走,但在快跑时,还是用四肢,直到17岁时,仍然没有学会说完整的话,当时心理水平只相当于两岁儿童。无独有偶,在我国,六朝古都南京城里也发现了轰动全城的事件,马铃姐弟三人十多年来几乎一直被她们的父亲马超锁在阴暗的家中,其父患有严重的强迫症,怕孩子外出受人欺负,故孩子们只能从中央一条宽一厘米、长五厘米的门缝里看外面的世界。经专家测试表明:19岁的姐姐马铃智力不如5岁的孩童,15岁的妹妹马萍智力不低于3岁孩子,11岁的小弟马勤智力与1岁的婴儿差不多。
二、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化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可以事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以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的,也可以是在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社会化的影响源有很多。比如:文化、家庭的特殊作用、同辈群体、学校、媒体等。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家庭的特殊作用,因为,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第一课堂便是家庭,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三、家庭社会化的产物
所谓家庭社会化,便是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沟通模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化和社会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更大程度上,落后的状况居多。
以某中学学生为例,几年前,该学校还是一个位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拥有较少教学资源的普通中学,在这就读的学生大都是临近村民的孩子,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城区改建力度,该区开始大面积拆迁,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尤为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一夜暴富者,他们拥有很多的房产,当面对众多的金钱和诱惑时,他们选择的却是挥霍和享乐,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却跌落倒了谷底。他们在金钱中迷失自我,当然,这种迷失也会给正在成长的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中,他们不再关注学习,而是关注拆迁后谁家的房子多,谁家的条件好。攀比、奢侈之风盛行。最可怕的是,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导致的的校园暴力,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却不为所动。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仍然是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尽管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难以给予孩子最正确的知道,更有甚者,会在孩子原本善良、美好的生活中徒添丑陋。
并且,在家庭社会化过程中, 同步而生的还有亚社会认同,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可以是自己居住的社区,也可以是学校、工作单位等机构。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要求、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又被青少年所意识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青少年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通常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压力,因而青少年阶段更容易出现内心的重重矛盾。这种矛盾除身心发育自身的不平衡的作用外,外部社会的要求与其直接的亞群体环境不相一致也是重要原因。
四、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孩子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北京”(罗森堡、特纳,1992)。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背景、婚姻质量、子女人数等都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帕克(Pake,1999)认为,父母—儿童关系或父母的育儿风格仅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条途径,父母作为一个指导者、教育者或顾问的角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第二条途径。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与罗林斯发表了他们用元分析方法进行的有关亲子角色相互作用的研究报告。这一报告对亲子相互作用领域从1960—1974年的235篇重要实证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家庭中以父母为主导的亲子相互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想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是青少年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其生活的最贴近处—父母做起。在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在物质上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在精神和文化知识上努力前进,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杰.用周恩来精神哺育孩子成长——读陈模的长篇小说《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2]王德忠;浅谈家长对孩子心理因素的影响及培养[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
[3]蔡建兰.多管齐,共建学生“心理健康大厦”——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
作者简介:岳琳琳(1995-),女,汉族,山东聊城市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