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军后勤体系重塑 联勤体制聚力前行

2017-04-07高东广孟伟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联勤后勤保障我军

高东广+孟伟

这一天,是我军建设发展史上永载史册、广大后勤战线官兵永铭于心的日子: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隆重召开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这标志着人民军队序列诞生了一支全新的后勤保障部队。这是军委习主席领导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后勤体系重塑的一次实质跨越,是我军后勤建设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军委习主席亲自给联勤保障部队授军旗、致训词,彰显了领袖、统帅的无比信任与关爱,赋予了后勤光荣神圣的职能使命。这次联勤体制改革是我军后勤历史上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改革。为深入解决后勤建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奠定了组织体制保证。深入学习习主席训词精神实质,忠实履行新使命新职能,研究探讨联勤保障部队建设思路,全面提升联勤部队保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联勤体制构建——后勤领域大变革大手笔

习主席以宏阔视野、世界眼光,全面推进改革强军战略,开启了我军历史上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调整组建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五个联勤保障中心,建立与军事指挥体制相适应的联勤保障体制,是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实际步骤,是后勤保障部队力量体系的重构。

联勤保障体制是军事强国的普遍选择。世界新军事变革一浪高过一浪,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结合本国军事战略,加快军队组织形态领域调整改革,以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为引领,构建符合未来信息化作战需求的一体化联合保障体系,谋求战斗力保障力的内涵倍增,抢占世界军事博弈的制高点。美军为适应海外作战需要,已建立起国防部联勤为主、军种联勤为补充的保障模式。俄军推出的“新面貌”改革,初步形成与远程机动作战相匹配的军区主导型联勤。习主席深刻洞察新军事变革风云,准确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和保障机理,明确指出:“联勤保障是大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科学论断,为我军后勤抢占先机提供了行动指南。

开创一体化作战联勤保障新格局。此次联勤保障体制改革,以“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为指导,改革后勤保障模式,调整优化力量配置,理顺指挥控制关系,构建以联勤保障部队为主干、军种为补充,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保障体制,开创联战联保、联训联演、集约高效、精干合理的联勤保障新格局。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传统意义上的兵马未动,粮草行动的理念,在信息时代就是:后勤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的特征更为突出。“现代战争某种意义上就是打保障”,着眼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建立与联合作战体制相适应的联勤保障体制。这次联勤体制的构建,建立起一支独立于军种之外的新型联勤保障部队,从体制上解决了联战联训联保问题,这是我军后勤力量体系的大格局、大进步。

联勤体制承载了几代后勤人的艰苦创业。周总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提出了:“探索统供联勤之路,实行三军联勤体制”的构想。之后,我军进行了6次大的试点探索:第一次是1955-1965年,开展了划区统供试点;第二次是1971年,进行三军统供试点;第三次是1983年,组织了三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试点;第四次是1988年,在部分地区实行以代供、代医、代修为主要内容的“三代”网络型划区保障试点;第五次是2000年,在全军建立起以军区为基础的三军联勤保障体制;,第六次是2007年,济南战区正式实行大联勤体制。这些联勤探索实践,没有摆脱“大陆军”、着力保障陆基作战的特征,更没有突破军兵种的各种利益藩篱,既不深入也不能说彻底。这轮改革,总结了我军历次联勤保障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后勤保障体制改革有益做法,也作了借鉴,并充分发挥全军官兵智慧,积极推进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模式变革。确立起以联勤部队为主干、军种后勤为补充,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保障体制,与新的指挥体制相适应相衔接,有利于实现联战联训联保一体、平战一体,有利于解决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后勤保障体制不顺、力量分散、管理粗放等问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立体保障、联合保障、精准保障、聚焦保障。联勤体制的建构,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联战联保联训。联勤保障基地和5个联勤保障中心,整体结构的“四梁八柱”发生新的变化,隶属关系作了新的调整,各相关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保障要素内涵有了新的提升,形成一体联动、三军资源共享、覆盖全域全维、军民深度融合、辐射陆地与远海的联勤力量大布局。

聚力保障打赢——后勤角色大转换大拓展

习主席在训词中强调,“聯勤保障部队是实施联勤保障和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的主体力量,是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后勤力量体系到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是后勤角色的大转换,是使命任务的大拓展,是后勤地位作用的强化与提升。

聚焦打赢是组建联勤保障部队的主要目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陆战场后勤保障是我军后勤的强项,海战场后勤保障是我军后勤的弱项;保障生活能力较强,保军事斗争准备还有薄弱环节。为此,必须集智攻关、攻克难点,下功夫提高联合保障、联勤保障、精确保障、聚焦保障、立体保障能力。要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坚持战斗力唯一标准,全面深化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提高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必须锐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西方有一句格言:对士兵而言,没有和平时期,只有战争和战争准备时期。军队为打仗而存在,不管安全形势如何发生变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是军队的职责所在。因此,要突出加强联勤部队实战化演练,全面提高保障打赢能力。

伴随军事战略转型推进后勤使命任务拓展。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延伸保障触角。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和习主席作出的重大决策,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与其中。紧跟“一带一路”进程,按照军事外交总体思路,加强后勤力量“走出去”统筹规划,优化后勤资源,形成聚集优势,要搞好先行探索与实践。运用后勤军地兼容性强的有利条件,在物资采购、卫生勤务、油料补给、后勤装备、后勤科研、军交运输等领域先行先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广泛合作关系,为国家军事外交争取更多的良好环境。我军万里护航、撤侨、中外联演等海外行动表明,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的力量。我军后勤要伴随“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抓紧在海外“战略攸关区域”设点、布线、联网,构建以军事基地为骨干、补给基地为主体、油料给养保障网为链接,覆盖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地和战略通道、辐射全球相关区域的海外保障体系。

推进后勤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习主席以纵览风云的国际视野、强军兴邦的使命担当,明确指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他强调:“军地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这为实施军民融合大战略指明了方向。后勤与经济社会联系越紧密,将地方资源转化为保障力的速度就越快、成效就越好。“十三五”规划为后勤实现更广领域、更深程度的军民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要把后勤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体系,推动后勤军民融合由传统项目与内容向新兴产业和领域延伸,由零碎松散向全面系统拓展。充分利用社会和民间力量,为军队建设和作战服务,实现军队后勤保障与社会保障的有机兼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勤保障效益。

新质精锐力量——后勤先行大思维大发展

现代信息化战争消耗日益增大,后勤保障繁重复杂。以投弹量为例,3年朝鲜战争,美军共投弹68万吨,月平均1.9万吨;8年多越南战争,美军共投弹750万吨,月平均约7. 8万吨;40余天的海湾战争,仅战略空袭的第一天,投弹量即高达1. 8吨,整个战争投弹50万吨,月投弹平均高达35.7万吨。每天消耗的油料、给养也是惊人的,以日消耗量计算,海湾战争中,美军官兵的各类物资消耗量为200余公斤,相当于二战时的10倍。巨大的物力、财力、人力消耗使后勤保障工作变得异常繁重。打仗就是打保障,因此,联勤保障体制呼之欲出。组建联勤保障基地和五个联勤保障中心,是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于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联勤保障体制的战略举措,标志着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联勤保障体制正式建立,意义重大。为此,必须确立新的思维理念。

一是确立一体筹划思维。新事业需要新思维。“联勤”的要义就是“一体筹划”之意。联勤保障部队的组建,要求切实强化一体筹划意识、培养一体筹划思维、掌握一体筹划联勤保障方式,才能成为“联勤通”。要熟知“一体筹划”的内涵,联战必然联保,联勤力量规模、保障力量布势、战场设施建设等,都要从主要保生活、过日子,向保打仗、强备战转变,加快构建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联合行动、联合训练要求的新模式新机制,真正做到未来打什么仗、联勤就怎么建,打仗需要什么、联勤就保障什么。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强化服务全军、统筹保障的理念。要科学把握“一体筹划”,联勤保障不是军种后勤简单相加,而是通专结合、平战结合、前后方一体保障。要理顺基地、中心指挥、管理、指导关系。要构建职能明晰、关系清晰、顺畅高效的联勤指挥链、保障链。要发挥“一体筹划”的效应。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集约建设,改变三军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状况,通过精干人力、挖掘潜力、提升能力,最大限度地将保障力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二是要确立多维聚焦思维。是指在“联勤体系”构建中,要充分利用后勤信息系统,把信息、后勤和运输技术等有机融合起来,将平时分散的、静态储备的后勤力量根据需要快速聚焦于未来作战地区。不间断地使用信息流,组织多方支援力量,持续聚合成多维的联勤保障物质流,实施全面、及时、有力的联勤保障力量;在特定的空间或时间内,集中联勤保障力量,对特定作战单元提供高效快速的直达配送保障。其一,保障信息融合聚焦。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信息主导观贯穿于建与战全程的各个方面,联勤保障也不例外。联合作战需要联勤保障,这种保障是诸军兵种后勤及军地支援力量在全空域实施的立体多维保障行动。其二,保障力量位移聚焦。信息时代联勤保障强调以信息为主导,通过信息融合将位于多维空间的各种保障力量进行聚焦,形成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联勤保障能力,保障力量多维空间位移聚焦,就是充分利用战场多维空间,对各种后勤力量的配置位置进行布局调整,通过空间位移将后勤力量聚焦于作战地区,形成一体化的组织与指挥关系,对作战部队实施协调一致、不间断、近实时的后勤保障。其三,联勤保障流动态聚焦。联勤保障流动态聚焦是指经过合理布局、配置相对固定的在作战地区外广阔空间的各种后勤力量,在后勤信息系统的合理调控下,通过多维空间高速、有序、定向位移聚合形成后勤物资技术保障流,适时对处在动态中的作战部队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实施动态聚焦支援保障和直接保障。

三要确立精准保障思维。未来信息化作战—个显著特点就是多维力量超视距精确打击。精确打击打破了杀伤力和破坏力之间的正比平衡,在破坏力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增大杀伤力。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实时化、力量运用精确化、作战行动趋于精确控制,这促使联勤保障必须实施精准保障。所谓精准保障,是指联勤指挥与保障根据未来信息化作战需要,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手段,在精准预测后勤需求和随时掌握需求变化的前提下,精准而高效地筹划和运用后勤保障力量,在适实的时间、适时的地点为部队作战提供精准数量、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使后勤保障的适时、适地、适量、适用原则尽可能达到精准的程度,谋求保障效益最大化。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后勤信息的精准掌握、后勤资源的精准输送和后勤力量的精准运用,达到“适时、适地、适量”的“精准保障”目标。具体是通过保障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体现精准保障新思维。这里的“精准保障”是建立在全部后勤资产信息实时可视、后勤资源信息精确掌握基础之上,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手段,准准地筹划和实施后勤保障,高效运用保障力量,使后勤保障时间、空间、数量、质量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的精准保障。打造全面过硬的联勤保障部队,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建设站位要高,规划谋划起点要高,要抓紧探讨联勤的规模、结构、布局问题,根据战场布势调整和未来作战需求,坚持基地与机动相结合、实编与预编相结合,整合力量、优化结构,建设要素齐全、精干高效、功能综合、覆盖全域的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

要確立自主创新思维。自主创新思维,是指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是实现后勤建设跨越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军后勤建设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做到以自有知识产权和专利发明为主,才能改变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实现后勤建设的突破和跨越。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创新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推进创新,各要素才能充分激活,产生倍增效应。就世界各国军队来说,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发轫于后勤,不仅推动保障领域的深刻革命,还带动军队和国家的重大变革。建立联勤保障体系,本身就是开拓创新的事业,无论组织形态的重构,还是政策制度的建构完善,都要突破旧的体制机制束缚和传统运行模式羁绊,都要在创新驱动思维和大胆探索实践中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总之,要以全新的思维和理念,充分运用好联勤已有的有利条件,立足实际,加大创新力度,为建设强大的联勤保障部队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高东广系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孟伟系新疆军区步兵第11师军需科科长)

猜你喜欢

联勤后勤保障我军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
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联勤医救保障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
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