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07刘文霞郑立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刘文霞+郑立鹏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寻找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点在于要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对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体现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协同育人,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应用性人才 校企共建 课程体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15年教发[2015]7号《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

以天津科技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以及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地方性大学应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实现对接。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寻找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均仍处于摸索实验阶段,还不够成熟,还有待完善。为了加快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脚步,为企业培养合格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以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生产实践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生产实践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当然,应用型人才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且要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要高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而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更强调灵活应用,而不是简单单一重复性的一线操作。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企业、高校,总结出当前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企业所需人才的核心知识、技术技能要求等。并以此为依据,完成校企共建专业——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涵盖很多内容,如培养目标以及核心能力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搭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等。如何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体现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协同育人,正是我们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点。

1.培养方案的构建

依据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作关系,使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

2.课程体系的实施

结合当前企业需求与本科教育要求,建立务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能力扎实、具有行业应用实践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的技能人才。组织专业教师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总结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实践教学平台、联合教学、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库、提供就业支持;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行业资源,培养老师的应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专业参与行业科研的能力,推动应用科研反哺专业建设。

3.加强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由企业中具备讲授课程资质的人员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混编师资团队形式,实现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共同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所有的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均为校企共建课程,由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做好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工作。课程实行“双导师”模式,即每门课程均由一名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突出实践特色,由企业工程师与在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为通信行业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4.校企共建课程的探索与实施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校企共建课程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一个产物。校企共建课程的实施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课程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校企共建。一般选取实践性比较强、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为宜。這种情况下由校企共建可以弥补高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2)合作企业的选择

以《数据通信》课程为例,该课程使用的设备均来自中兴通讯,所以企业选择相对简单,合作企业确定为设备供应商。具体的工作人员由企业指派,一般都是选择熟悉实验设备的工程一线人员且具备企业讲师资格,这样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大部分课程对于企业的选择都可以遵循这个原则,但也有例外。我们还有一门校企共建课程《专业英语》,由于课程没有实验设备。合作企业的选择主要是看具体的合作人员,看他是否具备我们教学过程所需要的能力。

(3)合作方式的选择

合作方式的选择和具体课程相关。《数据通信》课程主要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所以合作的模式是校方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企业工作人员负责实践教学,这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实施方案的确定

具体实施方案由参与的校方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商定。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理论和实践分开的方法,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5)学生反馈意见

每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问卷,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改进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

5.建立严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面向应用型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新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模式。

6.构建與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新思想落实到实际教学与管理中,必须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

第一,管理制度改革。管理重心下移,支持和鼓励二级学院进行改革实践,从专业发展、教学运行、评价机制等方面给以更大的自主权。

第二,教学制度改革。建立教研室主任负责制、课程建设负责人制。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的日常教学与课程规划,以及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每门课程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加强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最终实现课程体系和结构的整体优化。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点在于要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对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企业具备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社会服务等任务和目标。企业工程技术师资团队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混编进入教学团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将来的企业需要。学院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共同承担企业的一些应用型研究课题,协助完成企业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等。因此校企双方可以进行人才共享,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人才的互补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克湘,刘迎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1,(01).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01).

[3]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1).

[4]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10).

[5]于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10,(03).

[6]马从国,倪伟.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0,(03).

[7]孙晓云,张刚,杜云.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实验区建设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1).

[8]王思华.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探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

[9]宋起超,叶树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关于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校企共建《动态网站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企业案例库建设的研究
校企共建职业教师培养基地探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