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悲鸿和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探究

2017-04-07孙方金

大观 2017年2期
关键词:徐悲鸿变革

摘要:如果用一个字总结20世纪中国社会的状况,即“变”。不变不存,不变则难以创新,这是大多数中国美术家在亲历传统美术衰败之后得到的认识,变革便成为大多数中国美术家的共识,重要的是“如何变”,可以说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的历程,也是探索中国美术变革之路的历程。其中,徐悲鸿作为变革之路的引导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徐悲鸿;中国美术;变革

在中国画变革早期有这三种选择即“融合”型、“调和知型”、“折中”型,美术工作者们在摇摆不定、不断地反复中始终处境艰难。对于否定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主张“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者,他们认为这种折中的选择是平庸、妥协与保守。而对于肯定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认为“东方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东方美术优于西方美术”的保守主义者来说,他们则认为这种折中的选择过于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精神”。他们共同的意见是“融合”、“调和”或“折中”选择的结果只会产生不中不西、非驴非马的怪物。假名以“新国画”的概念,实际上既失去了国画的笔墨气韵,又无西画的色彩情调,必须加以抨击和扫除。

当年徐悲鸿曾遇到这来自两方面的指责。“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一文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若仔细揣摩,可以发现与两年之前,陈独秀在《美术革命——答吕激》一文中“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国画的命。因为改良中国画, 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的主张。”他们虽言论倾向一致, 却有微妙的差别。后期,徐悲鸿在北平国立艺专实行教学改革,加强中国画学科的素描训练,遭到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少数国画教授与当时官方的“北平美术会”掀起学潮,发表罢教宣言,张贴传单,声称“徐悲鸿摧残国画”,大有将徐悲鸿轰走的势头。而在记者招待会上,徐悲鸿指出“新中国画,至少物必具神情,山水须辨地域,而宗派门户则在其次也。”所谓物有本来事有始终有积极的意义,来自艺术的基础,马虎对待不可能会有任何成果,必须进行严格训练,堆纸如山,才能得心应手。徐悲鸿选择的变革中国美术的道路,他必须对中国社会现实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了解,以及他对民族艺术的理解。

徐悲鸿选择的变革中国美术的道路艺术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弘扬民族精神,是站在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立场,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继承优秀民族艺术传统,一方面吸取外来艺术,徐悲鸿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西方现代派的养料,正是一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不加区分地引进中国,尽管徐悲鸿在当时对于“古为今用”,不愿再見此类卑鄙昏暗对于“洋为中用”的认识尚不可能如今天我们所认为的落后。对于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态度,他揭露的那样准确和深入,比较“全盘西化”的激进为“冥顽不灵,落后蜕化”,大声疾呼“若此时再不振,起而师法造化,寻求真理,则中国虽不亡,而艺术必亡。艺术若亡,则文化顿将黯无光彩。”表现出深重的优患意识。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忧患意识和入世精神,促使徐悲鸿义无反顾地高举革新的大旗,去选择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美术变革之路。

关于时下的“转向”从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关于中国美术变革的讨论中,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那就是从激进主义或者称为反传统主义的大行其道,到保守主义或称为传统主义的抬头。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无疑与近年来知识界对世纪中国文化变革的反思、对激进主义思潮进行新的评估有关。也与美术界在经过了年代大潮的冲刷以后,对“新潮美术”进行冷静的反省与思考有关。海外对现代派艺术的批判,带来强烈的震撼,促使中国美术家对于新与旧的固有观念重新检讨。一些当初鼓吹“新潮美术”的理论家,纷纷改变立场,从反传统主义的立场转向,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发表“批判民族虚无主义”、要求“回归传统”、主张“渐进”变革的意见。在美术创作领域,由“新文人画”发端,继而从创作题材到创作手法以“传统”相标榜的流派和倾向纷纷出现。

对80年代“新潮美术”的激进主义倾向进行反思,批判追随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盲目性、片面性和破坏性,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对于探索中国美术的变革之路,无疑是有益的。在中国美术变革之路的探索中,“觉今是而昨非”,美术家的思想转变也是正常的现象。20世纪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大都严格地解剖自己,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进。徐悲鸿便是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的一生是不断求索的一生。他从一位“悲天悯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艺术家,转变为用自己的作品来讴歌“人定胜天”、赞颂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从同情劳苦大众,发展到自觉地用自己的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他承认“我虽提倡写实主义,但未能接近大众。”晚年徐悲鸿不顾疾病缠身,深入山东水利工地体验生活,接近人民群众,搜集素材,准备新的创作。

他晚年从一位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民主主义者向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忠诚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的转变,表现出一位正直的艺术家忠于艺术、追求真理的赤诚之心。他没有丝毫的虚伪和造作。纵观徐悲鸿一生的思想转变,可以看出他的“变”中有“不变”,一贯离于转化之中。他的变化是出于认真的思考,从不轻易被潮流所左右,或出于获得某种实际利益的目的去追潮逐浪。“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却又追求真理,服从真理,这正是徐悲鸿思想。看似矛盾、实则合乎逻辑的发展。

徐悲鸿作为一位革新中国美术的卓越人物,同样也有种种的缺点和不足。这些缺陷和失误、偏向和不足,往往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必然和必须,或是一定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局限。历史的经验有待后来者去总结,文过饰非固不足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不是对待历史人物的正确态度。在从事徐悲鸿研究的过程中,也发觉为了取得振聋发聩的效果,很多言论似乎多有偏激之处,对他的评价应是谨慎的。

【参考文献】

[1]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文艺研究,2001(03).

[2]王文娟,张熙.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M].美术,2013(10).

作者简介:孙方金(1989.11)男,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

猜你喜欢

徐悲鸿变革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卷首语
德育中的变与不变
《墨猪图》
徐悲鸿笑对侮辱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徐悲鸿的底线
不能送人
经理人变革指南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