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药研究院的“中药+ ”实践
2017-04-07王颖
王颖
2016年3月27日,一座上世纪80年代的小卖部出现在重庆大坪时代天街的喷泉广场。
小卖部充满了80年代的元素——黑白電视机、永久牌自行车、卡带录音机等等。但最显眼的,是阔别市场20多年的国宴饮品——天府可乐。
这一景象,引发了重庆人的集体回忆和怀旧情怀。
人们开始津津乐道天府可乐重出江湖的故事以及它曲折的发展之路。然而,很少有人提及当年负责天府可乐研制的重庆中药研究院。
研发天府可乐是重庆中药研究院第一次将中药与饮料结合,也是其第一次将科研与市场相结合。可以说,重庆中药研究院的大健康之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近年来,中药研究院还帮助黔江区从无到有地发展了银耳产业,并推出银耳清火饮品——三清方,欲与凉茶巨头王老吉、加多宝三分天下。
一家科研单位,积极融入市场,去实践自己的健康产业发展理念,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归纳和总结?
跨界实践
1980年的一天。
重庆饮料厂的白峰来到位于南坪南山路的重庆日化研究所,希望对方能帮忙研制一款新饮料。
那个年代还不流行跨界,日化研究所被整得一头雾水:饮料和日化有什么联系?白峰理所当然被拒之门外,正感到失落,转身就看到了日化研究所对面的重庆中药研究院(当时为四川省中药研究院)。
在中药研究院门口,白峰遇到了时任研究院应用开发研究所所长的陆天健。
巧合的是,当时四川一些地区生产的白芍卖不出去,国家就给了中药研究院一个任务,解决白芍的食品转化问题。
陆天健正在犯难,白峰的到来让他有了新的思路。
据说,那天他们聊了很久。后来,一款加了中药的神奇饮料就横空出世了。
这个听起来很传奇的故事,如今记得的人已经不多,现任应用开发研究所所长的杨勇是其中之一。
当年,这款既有可乐的口感,又具有中药养生效果的饮料,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曾连续八年占有中国饮料市场75%的份额,并远销海外,甚至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定为国宴饮品。
跟当年不少民族品牌一样,天府可乐经历了与海外巨头的联姻、雪藏,差一点就彻底消失了。直到2008年,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开始追讨天府可乐配方及制作工艺归属权。
杨勇、白峰和现任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总经理钱黄一起,参与了这场艰辛的诉讼。
“我们单位帮着去取证、备案,跑北京,花了很大代价。”杨勇告诉记者。经过努力,2016年,天府可乐终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现在,天府可乐公司和重庆中药研究院共同拥有这款饮料的专利。
对于中药研究院来说,这是一次值得记录的跨界实践。中药研究院因为天府可乐有了产品意识,也有了市场体验。
顶层设计
2015年3月18日,以银耳为主要原料的三清方亮相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在发布会上,三清方公开叫板市面上炙手可热的红罐凉茶。
这款食疗配方的凉茶,问世第一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第二年达1.2亿元。至少在重庆本地,三清方可以与加多宝、王老吉相抗衡。
但事实上,三清方只是黔江区银耳产业链上开出的一朵小花。而黔江银耳产业能够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也得益于重庆中药研究院的扶持。
2010年,杨勇带着他的12人科研团队来到黔江。
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杨勇和他的团队潜心研究,编制了《黔江银耳产业发展规划》,还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银耳新品种,开发了黔江银耳全套栽培技术,让黔江银耳在业界拥有了一席之地。
当然,发展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能为市场所青睐的产品。除了传统的银耳干货之外,杨勇团队还和当地企业朵朵润尔合作,共同打造新产品。
在三清方之前,他们尝试过方便银耳和银耳羹两款产品,但市场反应冷淡。直到三清方问世,黔江银耳产业才算是有了拳头产品。
在采访中,杨勇跟记者提到一个细节。一次,他跟朵朵润尔董事长谢会川一起喝茶交流,当时他提到要打造一款和胃、保肝、润肺的银耳饮料,谢会川一听就说,那不就是清胃火、肝火、肺火吗,干脆就叫“三清方”吧。
这件事给杨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谈话让他开始思考高高在上的科研该如何与普罗大众的需求对接。
除了更接地气的市场思维,三清方的成功还得益于顶层设计。
“我们一开始目标就非常明确,中药研究院的目标是获得科技成果一等奖,企业就是要打造一款年产值30亿元的产品,终极任务就是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杨勇说。
有了顶层设计,中药研究院在科研与市场相结合方面变得更为主动。
融入市场
2017年2月22日,中药研究院举办了“中药+”健康饮料鉴评会。
鉴评会上的产品出自研究院承担的市级科技项目“基于植物饮料开发及原浆研究”。
鉴评会邀请了重庆食品饮料行业权威的专家、业界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业人士和部分消费者代表参加,分别从饮料的口感、形态、滋味、气味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最终从两款产品24个不同配方样品中选出4个样品,为下一步产品定型、投放市场打下基础。
不同于天府可乐和三清方,这次中药研究院不仅自主研发,拥有该产品的全部知识产权,还将以独立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
按照中药研究院的规划,新产品将采用轻资产的模式运作,将生产、经营和销售外包出去。中药研究院将优质的研究资源投入产品的研发和原浆的生产环节。
可以说,通过以前的实践,中药研究院提升了自己的产品意识、市场意识和产业意识。现在,他们具备了独立运作的能力。
当然,环境的变化和商业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助力,那些产能过剩的加工厂以及专业的市场服务机构,将为中药研究院补齐短板。
更重要的是,中药研究院找准了自己参与大健康产业的角色。事实上,2016年中药研究院就启动了大健康项目,并提出了“中药+”的思路。
“中药+水就是饮料,中药+无纺布就是面膜。除此之外,还可以和服装、食品相结合。中药+水我们是走在前列了,其他也在做,但还不成气候。我们相信,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会有更多的可能。”杨勇说。
从自身所长出发,重庆中药研究院示范了科研单位构建大健康产业的一条可行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