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期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路径

2017-04-07蒋元文

人大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人大代表代表

蒋元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拓展。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是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南通市顺应时代要求,以“4534”工作思路为主要特色,即:发挥代表参谋助手、監督协助、桥梁纽带、示范带头“四大作用”,争当小康建设“宣传员”“监督员”“调查员”“示范员”“服务员”等“五员”,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三张清单”,创新学习培训、民意直通、建议办理、激励约束“四大机制”,在全市持续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中,收到良好效果,是新时期代表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纵观南通活动的实践价值,我有三点认识。

一是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体现了代表的政治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政治。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当中来谋划、来推进,才能取得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是每一位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开展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和动员代表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行职责,以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利于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好地发挥人大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二是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体现了代表的主体性。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这种主体是由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通过代表的工作、活动得以具体落实的。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条战线,分布在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在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珍贵资源和宝贵财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可以强化代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代表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可以有效地动员、引导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三是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体现了代表的人民性。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大代表作为国家主人的代表,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人民的公仆。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人大代表同国家和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民群众期望代表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着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神圣使命。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代表应尽的职责。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抓住事关地方发展的大局,把各级人大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有利于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发挥好人大的决策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丰富发展成果,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代表活动取得更好的实效。

学习借鉴南通经验,我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代表工作,切实发挥代表作用,需要重点把握好三个维度。

一是历史方位的维度。也就是要深刻认识人大代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两化叠加”的重要历史时期。既要面对现代化的问题,又要面对后现代化的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与后现代化是两个阶段;在日本与韩国,这两个阶段在现代化后期是叠加的;中国的这两个阶段则近乎于重叠,中国自1978年开始启动现代化进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问题开始突出。“现代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管理,“后现代”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服务,两个阶段的焦点不同,大体相当于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的概念。“两化叠加”给中国治理带来的难题,主要是,社会共识难以达成,政府发展理念的错位,不利于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差距和问题。这就要求更加发挥代表作用,通过代表活动,凝聚共识,形成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中国梦。

二是实务层面的维度。也就是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些事并不复杂,但如果不重视,不认真组织,就有可能搞不好。发挥代表作用,尤其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注重搞好“三个结合”,扎实推进。即:上下结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选准题目、抓住关键的工作思路,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加强联系协调,拧成一股绳,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相关工作的良好氛围;与依法履职相结合,代表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代表从当选的那一天起,就接受了人民的委托,就应该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和“两联一述”等活动,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要注意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传递好正能量,切实带动人民群众参与,把人大代表的活动形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以产生规模效应,把代表工作做好了,就会成为地方人大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三是长效机制的维度。也就是要整合资源,形成持续推进代表活动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如何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2012年3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在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通知》,在全省双联行动中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2013年8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富民兴渝”代表主题活动,重点开展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联系群众等四项活动。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打造“人大代表就在你身边”,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等等。但总体上看,形成长效机制,特别是创出品牌、叫得响的并不多。建议地方人大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总结代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集中主题,丰富内容,搭建好发挥代表作用的载体和平台,形成持续推进代表活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作者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人大代表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