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你可能不属于任何公司

2017-04-07脱不花妹妹

党员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商业协同企业

脱不花妹妹

公司在消失,个人在解放。这是一场商业组织架构的摧毁重建,它改变的不仅是商业秩序,更是各种社会规则。

网络协同化的力量

公司会消失?因为我们明显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人们各种行为的深入改造,网络协同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容易。

这是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对个人赋能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召唤整个世界。当合作变得更为容易,必然发生的事情就是,分工变得更加精准,任务可以被无限细分,以及通过互联网来无缝协同。

公司是工业革命200多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但“公司”这个概念是建立在以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为目标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网络协同带来的分工协作规则的改变,数据智能带来的系统自驱动和信用体系的颠覆性升级,“公司”这道围墙究竟还能不能起到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作用?

如果“公司”这个概念和与之相伴而来的传统协同方式,对于交易成本已经没有实质上的影响——实际上这一点正在而且很快就会全面发生,那么,最短10年,最长30年,“公司”作为一个概念或者一种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是不是就会消失?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做了一些非“公司”的事情:没有上下级,所有的职位都只是为了印在名片上出去社交的时候便于开展工作;公司里面没有任何部门,没有任何规章制度。

巴西有一家公司完全没有报销制度,在中国这不符合内控的要求,但是我们在尝试,走一种极度授权的路线。任何一个人拿到我面前的单据,我都是闭着眼签。因为我相信,这是一个比赛中的球队,如果你在这个球队里面不能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不用我来发现,事实上,球队就会自动把你排除出去。

我乐观地认为,即使“公司”这个概念消亡了,我们还是可以彼此协同。这是我们这一代创业者的不幸与幸运。不幸在于我们亲手创造的“公司”的繁华盛况会在我们眼前凋零;幸运在于,我们也可以寻找更有效、更自由、更具有创造力的新的共同体组织方式,这种机遇,是历史性的。

“自商业”时代

近些年,“微+X”的新名词不断涌现,微博、微电影、微商、微店,这可以看作是互联网融合过程中去中心化的一种表现——很多事情都变得不再需要一个组织,只要一个人就能搞定。不管是做媒体还是做买卖,我们把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模式叫做“自商业”。

微信公众平台有一句广告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恰到好处地点明了“自商业”所处的发展初期阶段,个体正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看来,这个初期阶段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脱离组织的个体虽然具有这样那样的优势,同时也切断了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

但在将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与社交不同,应用于商业的沟通机制一定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与准确性才可以降低成本。在雇用关系中,如果把人的某项能力看作是一件可以用货币交换的商品,或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需要一套类似淘宝但更为复杂的信用系统。信用体系将建立在描述、案例及评价的基础之上。系统会与互联网相连接,通过各类接口,在用户允许的范围内采集多维度数据,例如健康状况、消费习惯、朋友圈子等,通过一种动态平衡的算法,得出客观定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定量的结果。

至此,“自商业”的底层要素部署完成,公司这种营利性的组织形态存在意义逐渐降低。因为人们可以从各类平台中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来糊口,而现在的公司老板可以花更便宜的錢从这些地方找到更适合的临时帮手。每个人既是雇主又是雇员,由于信用体系的存在,不诚信的人在商业社会中将无法生存。

在新的体系下,现有行业中专业技能匹配度比较高的业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雇用关系。例如餐馆与厨师,小餐馆的特色往往取决于厨师的烹饪特点,可替代性往往很低,而可替代性高的行业将会面临一场颠覆。如快递业,任何人都能够胜任快递员的日常工作。甲明天要从A地前往B地办事,他可以将消息发布在相关平台,乙恰好有个快件与甲的规划路径相同,在信用体系之下这件事就会一拍即合。甲顺路送了一件快递,要么得到报酬,要么会以积分形式体现,让他下次可以免费让别人帮他递送物品。

网络像一颗魔豆,生根并不断扩散、加深,渐渐连通所有行业,遍布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平台合伙模式崛起

当Airbnb出现后,我们所住的房子就不再只具备私人居住的功能了,你可以共享给别人用,赚取利润;当Uber出现后,我们的私家车就不再只是接驾自己了,你可以共享出去,为别人提供接驾,赚取利润;当我们入驻到一个共享经济平台,我们就成为共享经济体中的一员。优步自己没有车,只是用车平台;阿里自己没有货,只是交易平台;微信自己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平台……

在未来,还会有更多行业面临这样的变革。未来的公司将会被平台合伙模式取代,我们看看以下几个趋势:

趋势1:行业更替

企业的存续期将越来越短。在现在这个变化超快的时代,要给企业定一个三年目标,都是很难的决定,至于五年八年,也许企业早已不复存在。因此,个人在一家企业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短。

在这种趋势下,个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而只可能来源于自我价值的提升。所以,你在进入一个企业之前,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这个行业衰落了、企业倒闭了,我还可以去哪儿?我的价值在这里能得到多大提升?

趋势2:职能跨界

在今天这样的变革时期,僵硬的组织架构、森严的等级体系,将会使企业的决策变慢,无法应对变化。那么,什么才能更快地应对变化呢?人。因为岗位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有人,才可能及时识别变化并快速反应。

所以,这几年的组织设计,主题都是灵活:有些企业开始去中层化,只留高层和基层;有些企业将岗位合并,避免分工过细带来对人的限制;有些企业甚至连岗位职责描述都取消了。总之一句话,最大化“萝卜”的作用,而“坑”的大小则可以调整。这种“无界”的趋势,使得个人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

趋势3:从雇用转为联盟

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种联盟的形式了:

给予优秀员工股权期权等长期激励,从而将个人与企业发展捆绑到一起,这是在薪酬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一些公司雇用自由顾问,自由顾问并非正式雇员,但会为公司服务某个客户或项目,然后按项目进行结算,这是在关系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一些大企业,内部不雇用研发人员,而采用开放式研发,跟有研究能力的个人或团队合作,共享回报收益,这是在商业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有些企业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不光给投资,创业成功了还有可能被收购回来,这是在发展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在公司职能越来越被消解的大趋势下,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的价值,你自己就将没有价值。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摘自《商界评论》2016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商业协同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