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管理》课程的分析定位及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04-07张栋陈兰树

东方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张栋++陈兰树

摘要: 航海类高职院校《船舶管理》课程在学生船员职业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船舶管理》课程改革和实践作探讨与分析, 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轮机工程; 船舶管理; 教学改革

一、航海类高职院校《船舶管理》课程的定位与要求

课程的定位:《船舶管理》是高职院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承载了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任务。《船舶管理》课程应该是在轮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全部完成,专业课程进行到大半或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开设的,是建立在上述课程之上的本专业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同时也是国家海事机构对轮机工程专业高级船员适任证书的必考课程。

从教学的角度上,《船舶管理》课程是建立在轮机基础,轮机英语、船舶主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轮机自动化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上的,是一门跨学科综合应用性课程。《船舶管理》课程的核心有两个:一是让人员、机器、船舶更安全,二是让海洋环境更清洁,这是21世纪海上运输的主题。这个主题也充分体现到以人为本、以船舶安全为本,保护海上人命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上。课程的目标是根据国内外航海市场对于高级船员的用人需求,与海员培养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完全接轨,及时跟踪有关海员培养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变化,及时跟踪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等各种能力,适任和胜任未来的高级船员职务。

《船舶管理》课程的定位与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船员职业品质、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不断巩固与提高的运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从学生在航海院校受教育开始, 一直贯穿于船员的职业生涯中, 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船员职业品质和法律素养。

二、航海类高职院校《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航海类高职院校《船舶管理》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着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涉及许多国际法规、公约和规则、国内法规和规定、船舶规章和业务指导规章等, 这些内容本身比较枯燥, 对于缺乏实践环节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更为单调死板, 另外, 目前教材对法规等内容缺乏必要的释义, 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 有待于改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尤其是在国家海事局现行船员考试制度的指引下, 大多数航海院校在该课程教学上, 对课程的职务要求与法规条文内容多以教师课堂上“讲” 、学生课后“记” 这种形式来处理,势必使学生缺乏兴趣, 考试时完全靠死记硬背, 缺乏应变能力。最后学生死记硬背题库达到通过船员考试的目的。

这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船舶管理》课程是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的, 《船舶管理》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船舶管理》教学目标不仅着重于培养学生对船员职责和海事法律规范的了解和掌握, 更重视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实践行为 ,尤其是2012年新的教学大纲实行之后,对实践行为的要求更高。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要想取得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必须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船舶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实施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探索,拓展教学的外延与形式,运用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开展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结合船舶管理课程特点,挖掘和利用学校内外资源优势,做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案例教学与虚拟环境教学:

案例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历史上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真实具体的情境,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典型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研究,并运用多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感染与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船舶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航海历史上发生的船舶安全、海洋污染的典型事件和船舶生产实践中发生的正反案例。通过剖析案例,使学生自己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多用具体案例进行教学, 事故案例多种多样, 运用案例有助于学生从事故的实例中吸取教训, 尤其是经过分析事故原因和后果, 学会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要素入手, 系统地查找船上管理原因和公司管理原因, 分析纠正措施和管理预防措施,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 较深刻地理解内容的实质和精髓。例如在“港口国检查PSC内容教学中,采用美国、韩国等国家PSC的案例教学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案例教学使PSC理论知识显得容易理解,也让学生对于美国以及一些主要港口国组织的PSC特点、检查情况有比较具体的认识,并促使学生就如何让船舶无缺陷通过PSC这一实际工作环节进行认真思考,对学生今后走上船员职业岗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船舶管理课程中,情境课分为人为虚拟环境和现实船员岗位的实际活动情境,限于船舶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条件,除了少数内容可以创设现实船员职业岗位实际活动情境外,在课堂内更多的是采用通过虚拟情景化的实践教学来实施,这些内容包括“履行各种工作场景下船员职责”、“船舶登记、检验、进出口岸检查、签证、接受安全检查、应急”、“遵守船舶安全生产规章”等。这一实践教学形式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情感并强化其认知。在实践中应充分应用3种教学手段:1)应用实物演示与操作,如各种船舶证书、文件以及记录本范本或复印本;2)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互联网技术,提倡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3)应用轮机模拟器等场景提高学生船员工作岗位的虚拟程度。

2、校园文化与实地教育实践: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活动,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所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文化环境的总和。它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价值导向、群体凝聚、规范行为、陶冶情感、实践锻炼等多种功能。许多航海院校都注重航海文化建设,且拥有一些航海文化的历史沉淀。航海院校的校园文化可作为船舶管理课程金傲雪的延伸与补充。它能将本课程教育中的爱岗就业、履行职责、质量管理、安全与环保意识的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与层面上展开,使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所有航海院校都强制实施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这些都为学生培养船员职业荣誉感、安全与环保管理、质量意识等提供了条件,营造了环境管理与人格管理相得益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氛围,并成为开展学生的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的良好校园环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海事执法监督现场、船舶管理公司、船上等接受如船舶签证、办证、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实地教育;鼓励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结合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向航运企业、船舶,面向船员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社会实践的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有关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国内船舶船员安全管理法规”这一模块内容的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可以是船员的法律意识现状,也可以是航运企业对船员海事法律意识要求。事前,教师布置任务与要求,在活动过程中由教师做介绍与辅导,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社会、用人单位对船员法律素质的关注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加强职业素质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这种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真实体验海事管理程序与要求,有利于加强学生法律行为的实践导引。

深化实地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实现,学生毕业实习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 一些院校在《船舶管理》课程的教学上, 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所起的重要作用, 有的院校在学生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中《船舶管理》方面的内容少且要求低。其实, 对课程的“遵守船舶安全生产规章 、防治船舶污染管理 ”等模塊内容而言, 船上实习是最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船上实习在该课程教学的作用与地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应做到以下3点: 1)考虑实习船舶、公司的实际管理状况, 设计好实习报告大纲, 明确课程实习内容与考核标准; 2)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鼓励学生到管理规范的船舶、公司实习工作,以期收到船上实习的正面引导效果; 3)把学生船上实践环节延伸到走上工作的船员生涯中, 也为今后参加管理级船员考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符合时代的要求, 要紧紧跟踪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变化, 要紧紧跟踪航海技术的变化, 要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因而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从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来看,“能力+ 技能+ 服务”是企业对人才规格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进一步进行学科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才能将《船舶管理》课程建设成为一门既能满足教育部对轮机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要求, 又能符合国际海事组织STCW78/ 95 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要求的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航海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连忠,陈宝忠. 船舶管理(轮机).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中国海员培训、考试和发证规则.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