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内及外,努力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2017-04-07张月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提升初中语文课堂

张月兰

【内容摘要】近日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试行方案已被各种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结合江苏省现行的高考模式,不难看出语文学科在中、高考中都以必修科目的角色出現,因而学好语文成为学生学习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千万不能忽略的是,学好语文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事实证明,在科技急速发展的当下,学生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在今后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实践,谈一谈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法,试做抛砖引玉之用,期待着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提升

一、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小学阶段主要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字、词、句以及简单的现代文阅读等,而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作了层次性的转变,直接考查字词的机会很少了,而是从现代文阅读入手,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课堂上更注重于读和说,侧重于开放性的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沉闷课堂,引导学生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东西,着眼于课外阅读与知识搜索及积累,厘清书中的要义,由内及外,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未来服务。

二、农村初中学生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有80%的学生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广袤的农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素质与城镇学生无法相比。随着年龄增长,害羞心理在心底作祟,初中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多说、会说这种递进式表达早已销声匿迹,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少的农村地区,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停留在课改之前的“一言堂”“满堂灌”,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只能滞留于书本的啃读。至于课标所要求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还无法真正得到落实,进而影响到学生未来中、高考成绩乃至于学生未来系列发展。如何改变上述现状,笔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予以呈现。

三、课堂教学提升的举措

笔者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但一般来讲,现行的中、高考科目考试中,语文学科往往是排在第一天第一门学科考试。从笔者做学生到做老师至今,一直有老师在说,语文学科之所以放在第一场考试,是因为其具有混沌感,不确定性的因素多,不似理科科目量化明显。确实如此,诸如语文学科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文言文阅读答题、写作都是不确定性方面的典型代表,涉及到审题、抓点、观念等关键,既是考查学生的积累又能检测学生的能力。在试卷上有听的呈现,说的延续,读的展露,写的表达,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从小抓起,从小养成,因而语文学科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全方位、开放式,力求提升。

1.茶馆式发言

笔者是一位从教以来就一直服务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对于农村初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现状如数家珍。基于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以及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未来着想,笔者从“说”方面下手,培养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就倾听与表达采取措施。长期在农村从事基础教育的人都知道,受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父辈们常年在外务工,绝大多数学生们打从小就与祖辈们生活在一起,而祖辈们生活方式、受教育的程度、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发展,“代沟”一词最能体现祖孙辈之间的差距。学生们打小接触不到外面的事物,无法享受没有距离欢快的交流,能享有的空间很有限,造成了农村学生课堂上沉默寡言,俨然是学习的奴隶。

笔者深知学生课堂学习中寡言少语的根源,知晓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身心特点,课堂中告知学生,发言时摒弃过去那种必须站立发言的陈俗旧规,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胆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见解,并且根据发言正确和条理清楚的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小奖励。课堂发言新规定之初,并没有呈现出井喷式发言效果,当看到发言正确的同学真的得到奖励时,终于按捺不住一颗颗耀动上进之心,开始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思考答案的合理性。自此,学生从不说跨越到了敢说。走完了第一步后,开始着手第二步,布置学生课前阅读必读文章,每堂课开始前指定学生脱离书本讲述阅读必读文章的要义,对于学生正确的部分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享有语文课堂中学习的快乐,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有了第二步的过渡,第三步会说则走得比较轻松。笔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讲述自己耳闻目睹的故事。课堂中,故事的讲述与分享让学生第一次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精彩,由内而外的感受到课堂不再枯燥,从而实现了喜欢语文老师到喜欢语文课的跨越。

2.导学式教学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学法和教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师教生学的模式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以学定教,以导为主,注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助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作适当的点拨,师生共进,教学相长。作为语文学科采用导学式教学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备课组是学科团队,是该学科能否取得长足进展的保证,集体的力量能否得到显现,最大的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备课组的凝聚力,备课组长责无旁贷。笔者作为备课组长,就每次集体备课之机,召集全组成员,按照学期计划有序合理分工,商讨确定课上导学案的内容,力求导学案中的内容能够做到务实、有效,做到主问题互动,忌空、泛、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导学案中的问题,从书本中寻求答案,发挥小组的智慧,达到合作共赢。在学生遭遇困惑,无法解决之际,笔者及时给予点拨,帮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学生收获了课堂的喜悦,师生的角色都得到了巩固和尊重。在这种导学式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团队的作用,树立团队意识,对学生后期的成长大有裨益。

3.开放式引导

每天世界上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悉,靠的是网络。既然是网络盛行的时代,教育教学必然要与之相连、相通运用,这样既能体现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又能为教育教学服务。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南黄海之滨的如东,江海交汇而又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如东海鲜声名远扬,人民生活富裕。舒适的生活并没有使如东人安于现状,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30年来如东高考高位走强是对如东人重视教育最好的诠释。如今,如东县委、县政府投巨资为每所学校安装了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线网络贯通每一个教室,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笔者根据每堂课的需要事先制作好SMART课件,课件链接网络,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一改传统教学,具有省时、省力、容量大等功效,深受学生喜爱。不仅课堂教学引入网络,还要求学生利用晚上自由支配的时间,上网查阅白天老师布置的任务,有目的地搜索,寻找自己所需答案。待到下次课时,一起分享上网查阅的成果,对于学生既是积累又是共享,在不经意间尝试到互联网神奇。在当今网络盛行,互联天下的时代,课堂教学不能局限在教科书中,而要向书外延伸,向网络索取,思路要宽,链接要大,只有开放,才能搞活。

猜你喜欢

提升初中语文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