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论》、《大工地
——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的研究方法比较
2017-04-06杨悦
杨 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自杀论》、《大工地
——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的研究方法比较
杨 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不仅仅只对社会学学科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科也使用这一工具,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是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的研究手段。对于某一项具体研究,可能采用量化研究更好或采用质性研究更好,或二者兼而有之。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取向的不同,决定着方法的采用。本文中分别以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以及潘毅、卢晖临、张慧鹏的《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为例,将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对比。以求对两种研究方法有更加准确明细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质性研究;量化研究;适用性
《怪诞行为学》中有一段话曾说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以社会规范为特征,另一个以市场规范为特征。我们对这两个世界实行不同规范。不仅如此,把市场规范引入社会规范,我们将看到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并且伤害了社会关系,一旦发生这样的错误,社会关系就难以恢复。我们在市场规范下对工作和经济取得胜利,但需要以社会规范为基础而又反作用于社会规范①。社会规范在我们人生中所占如此大的比重,而我们对其规律的掌握远远少于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社会学的出现和发展为探究这一领域起到关键作用,无数的学者面对这一复杂领域进行讨论。以他们的智慧凝练出,能将事务繁杂表面抽丝剥茧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有利于发掘事务深层次原因,能把握观察对象的细枝末节。相较于量化研究使用大量数据和具有创新性的方法,质性研究更多的被使用在研究特殊和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认真阅读完两本书后,本文以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和《大工地》为例,从哲学基础、逻辑过程、理论模式、主要目标、分析方法、资料收集技术等比较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的不同之处。
一、以《自杀论》为代表的量化研究
(一)研究逻辑
《自杀论》在得出结论的逻辑过程中,使用的是演绎推理方法。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陈述。迪尔凯姆沿着“问题的提出——含义的界定——研究假设的提出——假设的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路对自杀进行剖析。在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上,也是首先从人们普遍认为影响自杀率的两类非社会原因开始运用数据论证,得出各种结论并不是完全否定的以后,在之前的论述中迪尔凯姆并不否认每个社会群体对自杀都有一种特殊的倾向。既然每个社会群体对自杀都有一种特殊的倾向,而这些倾向既不能用个人的心理器质结构来解释,也不能用自然环境来解释,因此这些倾向只能取决于社会因素。接下来将研究对象锁定在社会原因进这种倾向之上。为了更好地研究,迪尔凯姆根据引起自杀的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特征将其进行分类。我们直接考虑自杀是随着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即考虑宗教信仰、家庭、政治团体、行业团体等对自杀的影响。最后才在影响社会自杀率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比对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迪尔凯姆才的出结论把大量的自杀现象归结为是失范的结果。
(二)资料收集方法
相对应的,量化研究中为了使得量化更加科学严谨,在资料收集技术方面采取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在社会学史上,迪尔凯姆将工具性学科作为社会学研究支撑,以“社会事实”的外在强制性作为其客观性标志,以“社会的”力量与其他自然的、生理的、心理的力量综合地构成人类活动形态为基本预设,以系统地处理集合性资料为方法,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分析公式。这让社会学获得了“一个兼有争取下和精确性特征的经验性实证科学”②。
在《自杀论》中这一方法使用尤为突出。迪尔凯姆使用统计学中论述的方法对自杀人数表现进行解读。《自杀论》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与两方面,其一是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应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具有排他性的研究对象,不属于其他科学范畴的一种社会实在。这就把社会学同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区分开来。其二,便在这种对象性研究的基础上,将数学、统计学等纯工具性学科引入社会学。在精确性和准确性上得到完备,也为其他学科的借鉴和运用提供了范例。两本书在进行研究的主要方式上也各有特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定量分析张占有核心地位,实验、调查是数据采集的主要方式。
迪尔凯姆将自杀认为是普遍存在的,自杀是这些时代正常结构的组成部分,甚至很可能是任何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自杀伴随着文明的发展。但在欧洲出现的高自杀率、高自杀增长率却是不正常的,这些自杀是源于一种伴随文明脚步但又不是文明发展之必要条件的病态状况。所以他在文中使用了欧洲不同国家的数据去分析,并认为,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中自杀率的变态上升主要是由于个人主义的过度发展(悲观主义思潮的兴起;“此种孤寂感-只能依靠自己来得到救赎,却成为毫无幻想且带有悲观色彩的那种个人主义的根源”)、社会整合程度过度降低导致利己型自杀、反常自杀过度增加所致。因此,要消除这种不正常的自杀现象,关键的措施是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重建新的社会整合。那么怎样的团体才适于完成这样一项重建社会整合的任务呢?迪尔凯姆先后否决了政治团体、宗教(“基督新教如今欣欣然融入俗世的营利生活里,其上阶层是异常的宗教冷漠”)、家庭,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唯一能担当起重建社会整合作用的团体就是职业团体。
(三)研究的适用性
量化研究的适用性我认为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可以说是这一点《自杀论》的主要目标。文中有一半的数据是为了理清影响自杀的原因,确定所谓的“诱因”是否和自杀率能建立起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以大量论据论证:自杀率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现象只有通过其他社会现象才能得到解释。这体现了西方理性思维精神,摒除所有表面与不必要的表象,直指事务实际存在的联系,对于今后的学术研究是很有价值的。本身阅读本书时,我对自杀这一话题抱有极大兴趣。但当我发现自己在书中对这一事务进行沉思默想,并且受迪尔凯姆的引导拿出了比自己平时更认真的态度进行更多、更严肃的思考,直至最后“自杀”失去了可怕的吸引力。留在脑海的是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基本精神。
另一方面是客观。迪尔凯姆在序言中作了如下阐述:社会学不同于心理学——仅仅是把婚姻、家庭或宗教中一切具有实质性的内容的东西都看作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它把各种社会现象看作是事物,即外在于个人的现实来研究。也正是因为社会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所以它才有了存在的理由③。迪尔凯姆并提出:“我们每次将仔细地把推理和解释同被解释的事实明确的区分开来”,即我们所说的价值中立原则。这一精神引领我们走向真理,客观带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价值中立对于科研精神来说是不可或缺地一部分,世界不会按照你对自己的评价来接受你,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所进行的工作是站在人类与未知之间探索,因此客观是如此重要。
(四)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自杀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其实只是个人对如何行使自己生存权的一种选择。对于很多人而言,由于现实世界的绝望而去追求抽象的东西。一个具有充分分析能力的人,自杀也许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刺激。很多文学作品以及艺术中都呈现过这种行为具有的破碎性美感。但在《自杀论》中,导言部分迪尔凯姆就认为要给自杀这个词下定义,因为日常语言中的词始终是模棱两可的,学者们如果按照他们所接受的惯用法来使用这个词,而不给这些词另作详细说明,就可能陷入最严重的混乱。因此,在寻找一种不同于其他死亡的死亡的普遍特性后就得出自杀的定义—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④通过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自杀率比一般死亡率要稳定得多,自杀率甚至和每个民族气质中最深沉的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迪尔凯姆将自杀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随后一一提出假设,不断论证。
社会整体视角在自杀率研究的提出上可谓至关重要,集体主义又是得出社会原因的重要途径。迪尔凯姆提出,集体意识来源于个人意识而又高于并外在于个人意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异质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在用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抗争,而个体力量对集体力量的妥协使得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特点,这些普遍特点使得人们产生基本的道德,即从社会中得到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影响这个人,即集体意识影响个人意识。社会意识有三种思潮,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反常。三种思潮以不同比例影响制约着人的自杀倾向,无论社会思潮倾向哪种思潮,都会引起自杀率的上升。当社会稳定时,这三种思潮的相互制约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自杀率稳定不变。这实质上这在理论模式中可以算是理论检验过程。在通过实际调查、收集资料后就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分析结果与理论进行评价,不断修正,才能逐步揭示真理。
二、以《大工地》为代表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逻辑
《大工地》中使用的逻辑过程则是归纳推理,即从个别性知识推导出一般性结论。虽然框架上没有像《自杀论》一样通篇延续一种逻辑推理方法,但在每一章的集合中,都是使用一个个具体又呈现建筑工人这一群体特点的案例,围绕该书的中心议题展开。比如在书中第二章就是以袁飞的打工故事引出中国建筑工人整体的特性,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催生资本的空间转移,劳动力转移、竞争与淘汰的生存图景。整本书更像是一个细节叙述集合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把城市建筑业农民工艰辛的现实处境,然后一层层进行剥离,揭示困境的深层次机制,当前中国法制建设过程中的缺陷。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中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大多是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方法。在对研究对象参与观察和深度访问收集一手材料以后,质性研究则使用文字描述。因为数据的堆积对比是很难呈现个案细节的。《大工地》中通篇都将各个人物个人经历穿插进去,还附有不少诗歌和日记。民族志的方法使用让人们引起更多的感性思考。同时作者借鉴马克思理论阶级分析方法的视角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将中国农民工问题引入到社会转型和工人阶级变革这一历史进程中来反思。这是《大工地》一书的闪光之处。正如书中所言:“走进工地,走进建筑工人,实际上为我们观察和理解中国新工人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⑤。
(三)研究的适用性
《大工地》明显是作者有意放弃价值中立,如果按照心理学术语来说,则是使用“共情”的方式进行。这种主观的研究特征是质性研究的普遍特征,这是由质性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目的、主要方法、资料收集方式决定的。《大工地》中建筑工人的“失语”,作者切身体会后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进行发声,为这个群体向社会发问。这种强烈的情感吸引这读者的目光,这也是《大工地》引起关注的原因之一。这种出发点对于学术基础薄弱的我们来说是一种冒险,思维方式没有严格的经过训练本身不容易把握价值中立,如果一开始就摒除,很难把握接下来的环节,得出的结论也会毫无用处。
与《自杀论》的研究方法比,《大工地》则把重心放在实地研究上,通过一手资料我们了解正在不断滋生的“讨薪难题”,以及发生这些现象时的特殊环境和气氛。作者通过详细考察建筑行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剖析建筑业劳动体制,找到了建筑业拖欠工资的真正根源。实地研究的方法最可贵的就是一手资料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优秀的学术成果。但难点也存在与如何获取一手资料的方法上要掌握这种方法需要经过历练和学习。
(四)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贯穿整本《大工地》,潘毅在书中深入理解建筑工人这一群体以及其面临的种种困境。在潘毅看来,新工人包括农民工、国企下岗工人、国企转制工人。这些工人的产生,与30多年的国家社会层面的宏观变迁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特定政策和制度下的产物。⑥主要目标也是放在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发掘上,《大工地》虽然也记录了建筑工人在阶级形成过程中的“阶级经历”和“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之间的关系,但和《自杀论》那种将自杀率与影响因素关系进行逻辑推论以求结论的目标不同。潘毅试图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阶级经历和阶级意识,在阶级话语随着改革开放消退,工人阶级作为一个主体处于失语状态。提出问题“建筑工人还能感受到自己的阶级身份形成阶级意识,进而,还能形成一个阶级吗?”在犀利的视角面前,剥开了当今地产资本主导下的城市中心主义这颗烂洋葱。这具宏观又巨大的机器带着乔治奥威笔下《1984》的残忍和郝景芳《北京折叠》的写实,却用学者特殊的严谨语言叙述,视角特别,发人深省。
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科学解释。真正科学的解释肯定不是单一向度的,不会仅仅只包含理论构建或理论检验一个方面。两者是彼此联系的过程,也是实现最终目的的工具。而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亦是如此,没有优劣之分,需要酌情使用。两本书在整个人类的社会研究方面都有卓越贡献,经过前前后后几次阅读收获良多。
【注释】
①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I]中信出版社,2010.9.1
②杨达.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学理脉络及优劣判断.[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③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C]商务印刷出版社北京2001
④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C]商务印刷出版社北京2001
⑤潘毅 卢晖临 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C]2012.03
⑥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C]2012.03
[1]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I]中信出版社,2010.9.1
[2]杨达.《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学理脉络及优劣判断》.[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3]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C]商务印刷出版社北京2001
[4]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C]2012.03
[5]风笑天.《推动与引领:<社会学研究>三十年来的方法研究论文回顾》.[C].社会学研究2016.6
[6]李文华.《从迪尔凯姆<自杀论>看“实证”和“否证”方法的统一》[C]社会科学研究2005.1
[7]刘磊.《阶级视野的远去与回归——以<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为例展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3
[8]李强.《“从传统走向现代:共和国60年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变迁”系列二完善社会学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J]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2009.10
杨悦,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