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原生态民歌音乐形态的考察
2017-04-06付小波
付小波
(宁德师范学院音乐系 福建 福州 350000)
对辽宁原生态民歌音乐形态的考察
付小波
(宁德师范学院音乐系 福建 福州 350000)
民歌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根基,也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联系,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在民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展现出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等,所以民歌是最能体现民族性的一种口头文化形式。本文对辽宁民歌做了简要粗略的分析,以期有更多的民族音乐学者们关注多样的中华文化。
原生态民歌;音乐形态;辽宁民歌
0.引言
民歌的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许多学者,历史学家均关注民歌,这不仅是由于其沉淀出的是一种文化艺术,更是由于其与历史时代紧密相连。许多的民歌均采取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在祖辈们口传心授的流传过程中,后人不断地进行整理和加工改造。因而,这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毫不夸张的说,民歌是一切音乐的基础,诸多艺术形式的发展绵延,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发展都得以从民歌中吸取养分而壮大。因而可以说,民歌是中华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目前,在音乐学术界较为推崇的一个名词为:原生态民歌。乔建中先生首先对该词下过明确的定义:即口头方式传播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区传统习俗生活的民间歌唱。特别应该强调的是,除风格、唱法要求是“原生”外,还指出它的歌唱环境也须保持原本的“状态”。[1]笔者通过大量资料的查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原生态民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对于原生态民歌的定义上的研究,以及原生态民歌与其他民歌的区别分类研究。令人可喜的是,理论家们、田野工作者们对于原生态民歌的种种研究,反映的是其对传统音乐的思考,同时反映出的也是传统音乐面临的多样化生存问题。尤其是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生存与变迁,这些是目前民歌、也是传统音乐所依存的现实环境,同时也是民歌的演唱者们面临的问题和困惑。[2]目前需要强调的是,在全国原生态民歌研究表现出的状态来看其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主要是内地与沿海民歌,尤其是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而西南、东北地区的民歌研究相对少一些。
1.辽宁原生态民歌概述
辽宁原生态民歌与其他各省各地区的民歌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人民自己创作、通过自己演唱的方式逐渐形成。此种民歌同样是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并且在劳动人民的继承过程中,由内而外自发的受到人民群众的筛选与调整,通过逐步加工而去其糟粕。并且,随着飞逝的时光而日臻完美,是有地方色彩的歌曲,内容丰富,不同时期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辽宁古代民歌大部分是揭露统治者的压迫行为,使百姓生活在水火不容的地方。到了近代后,民歌分为两种,一种是抗战的民歌,体现了辽宁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侵略者的愤怒。另一种是解放战争的民歌,从中感受到辽宁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及战争胜利后的喜悦。新中国的辽宁民歌有部分是反映残余的封建思想,有部分是体现人民对现在的生活的满意,有部分是显现了新中国在日益壮大的自豪情怀。
辽宁原生态民歌的特征如下:(1)其音乐形式完全反应的是辽宁人民欢快爽朗生活内容,音调生动灵活、豪爽大气,歌词通俗并富有诗意,结构精炼。例如《新上茨山》这是首欢快的民间小调,其各乐句内音型是运动的方式,体现了辽宁民歌的豪爽大气的特点,从而我们了解到辽宁人民的创造个性。(2)辽宁民歌旋律线条宽广,这与辽宁人民的性格有紧密联系,除此之外辽宁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气韵悠长。民歌的唱词也比较刚直,例如《瞧亲家》。这首民歌是一首风趣的民间音乐小调,其节奏方整,语言形态简洁平直,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首原生态民歌形象生动的刻画出辽宁人民朴实爽朗的纯然性格与活泼浓郁的生活情趣。(3)辽宁原生态民歌与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它贯穿辽宁人民生活的各个阶段,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娱乐以外,它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许多实际的作用。[3](4)辽宁原生态民歌有教育与传承作用,它们的曲调主要是小调构成,先民把历史、生产和生活的知识都编织在歌曲里以便后人学习与继承。(5)辽宁原生态民歌还具有一些有交际功能,在这其中包括恋爱、交流和对歌斗智等。这种音乐形成承担着异形件交往的媒介,催生着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2.辽宁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类型
其中按体裁可分为:劳动号子、秧歌、小调。首先,劳动号子又可分为渔民号子、号子、车水号子、叫卖调。渔民号子是劳动号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其不仅音调高亢,而且旋律波动较大,显示出鲜明的宽广感。在调式上表现为宫调式居多,徵调式、商调式次之。在渔民号子中“搭篷号”不仅是最具代表性,而且其段落结构上有著名的“三起三落”的形式,分别是“行号”、“坐号”、“轧号”。在渔民号子中也有宛如《乘顺风》这样节奏平稳、曲调悠扬的歌调。其次,号子可分为建筑工人的“打夯号”,搬运工人的“装卸号”,煤矿工人的“采煤号”,伐木工人的“伐木号”,铁路工人的“扒道号”,以及架工、起重工、吊运工等所呼喊的各种劳动号子。再次,车水号子的节奏平稳、旋律波动较小,显示出较为清晰的流动感。在迪奥时尚表现为宫调式、徵调式两种,在曲体结构上多为非方整性乐段,上句多为四小节、下句多为六小节形态呈现,此种结构特点与车水劳动的劳动方式相一致。再者,叫卖调呈现出生气勃勃、朴实无华的音调,突出呼喊的方式、语言音调夸张。
其次,秧歌可以分为辽南高跷秧歌、辽西高跷秧歌、辽阳地秧歌、奉天高跷秧歌。辽南高跷秧歌种类多、分布广、群众基础深厚,区别与一般的抒情小调。辽西高跷秧歌的演唱特色为领队者手持雨伞,俗称“伞头”, 唱秧歌调时两人叫“二人鞭子”,三人叫“单鞭子”,唱者持霸王鞭并手持扇子。辽阳地秧歌流行在抚顺一带,其表演形式为领队者元朝官员打扮,俗称“老达子”或“克力吐”,表演者手持丈许粗布麻绳,表演特点呈现为丰富的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并且民歌表演占很大比重。奉天高跷秧歌流行与沈阳、锦州一带,此类秧歌约与一八.三年前后由满族八旗子弟从北京传入。歌唱部分分为:“渔樵段”(一唱众合)、“吉庆段”(齐唱)、“诙谐段”(即“什不闲”多为丑角一人独唱)、“群曲”(齐唱)。伴奏乐器或选用一对鼓(微大的腰鼓),或选用一对小锣(平面小手锣)。敲击的鼓共有十三套,分别是:单点、双点、老三点、乱三点、单夹篱、双夹篱、龙摆尾、走五角、过门、过桥、闹判、花鼓点、下会。
再者,小调、小曲以人们日产生活为体裁,或反映劳动人民淳朴生活,如:《放风筝》、《采茶》、《绣沾布》。或反映劳动人民苦尽甘来的诙谐歌曲,如:《婆媳顶嘴》、《拙大姐》。或反映封建礼教,如:《尼姑思凡》。小调式具有独特的曲牌格式的,如:《五更》、《十二月》、《四季》、《绣门帘》、《绣花灯》。其中唱词的曲牌也有诸多分类如:《鸳鸯扣》、《万年欢》、《昭君出塞》、《四季相思》。音乐展现出昆高笛曲的形式。演唱形式或为坐唱,或为走唱。其中六种曲牌应用最多:《大佛曲》、《小佛曲》、《四大景》、《四小景》、《采茶曲》、《茉莉花》。除此之外,祭祀歌也是辽宁小调的一种。有表现祭祀习俗的满族神歌,亦有单鼓表演。
3.辽宁原生态民歌的地区差异
辽宁原生态民歌按地区划分有:满族民歌、蒙古族民歌、回族民歌、.朝鲜族民歌、锡伯族民歌等。其中,蒙古族民歌分为表演类的蒙古剧与好来宝,还有宗教类安代与查玛舞。回族民歌的艺术特色时无以伦比的,这些民歌由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与独特的感情色彩而被诸多学者追捧。另外,朝鲜族民歌中的歌舞音乐、民间器乐,以及朝鲜族民谣都是朗朗上口的艺术形式。近些年来,随着田野作业的深入,学者们对于锡伯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也逐渐了解,锡伯族民歌尤以鲜明的随意性与抒情性著称。[4]下面以满族民歌为例做简要说明。
满族文化艺术历史悠久,由于建立大清帝国,满族统治阶级于17世纪初叶入主中原,在长达三个世纪中,满族文化长期与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和借鉴,因此很难甄别出本民族的艺术文化,但仔细分析仍可窥见其本民族的艺术风格特色。满族民歌的题材广泛,有反映站时生活、狩猎、放牧、和农耕生活的;也有记述民族历史、反映各种民间风俗以及在一些民俗活动中演唱的萨满神歌等等。它们作为满族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从各个不同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满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首抬木号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劳动号子类,是的当地民歌,是劳动工人在搬运劳作时演唱的口头歌曲。从音乐形态上看:该曲的曲调为C大调,24拍子,整首歌曲演唱速度为慢速稍快,由领唱和合唱两部分组成,全曲由11小节构成,十分简短明了。前三小节为引子部分,第一小节才用了232倚音的音乐表现手法和整小节的长音2结合,引领全曲的开始,带动情节的发展。2-3小节的音乐色彩为全曲的主题部分,之后的小节中也在反复吟唱,这种反复的手法,其目的是巩固调性,渲染主题氛围,使音乐中最重要的成分被人们更清晰的铭记,使歌曲更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第4小节到第7小节为全曲的第一乐句,4-5小节为第一句的第一乐节,6-7小节为第二乐节;剩下的第8小节到最后的11小节为第二乐句,8-9小节为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10-11为第二乐句的第二乐节;两句都是以2+2的形式来划分乐节的,且两个乐句也是4+4的形式划分乐句的,可以称之为方整形乐句。这简短的两乐句都是由领唱开头,合唱收尾的形式表现的,且每一乐节的最后一拍大都以“啊”作为演唱,使整体的句式结构更加规整统一,是以演唱到曲式形式两方面完美结合,使之短中有细,精益求精。全曲这种吆喝形式的语气词运用与演唱,更加形象具体的折射出劳动工人在搬运时的齐心协力与劳作时的强大劲头和愉悦的心情,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责任承担。从歌词方面看:歌词中运用了当地特有的语言文化色彩,这种只有满语中才具有的词汇,更加增添了该曲的民族特色和当地的艺术语言文化。例如:“讷讷”是满语中的“妈妈”之意。“饽饽”是一种满族人家的面制品,经常食用。“祃祃”是满语中的“爸爸”之意。
4.结语
辽宁原生态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辽宁原生态民歌的研究能够让人更加清楚的了解北方音乐,尤其书东北传统音乐的地域性差异。据笔者所知,国内许多学院派音乐创作者在音乐创作中也采用了大量的原生性民歌素材。例如,辽宁具备的大量蒙古传统音乐,这种民歌有着深厚历史沉淀,其种类体裁繁多。蒙古民歌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及独特的风格。蒙古民歌的题材内容以及叙事民歌的音乐形态等都是与众不同。其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的不同反映的都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含义。还有辽宁阜新蒙古贞地区的民歌以前是长调民歌,后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民歌周围的环境也就随之变化:长调民歌逐渐的变短,节奏开始紧密、旋律开始趋于平稳状态、拖腔中喉颤音式的演唱方式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短调民歌。除此之外,如原生态民歌《摇篮曲》便体现了小调中吟唱调的特点,民歌《猜花》则体现出的是小调中谣曲的特性,至于民歌《妈妈娘你好糊涂》则体现出的是小调中时调的特征。始于兴趣,笔者对于辽宁原生态民歌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此篇论文仅为抛砖引玉之意,以期学者们批评指正。
[1][2]罗梅.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乐府新声,2010.01.
[3]董晓.论中国民歌的体裁与风格,平原大学学报,2003.03.
[4]曲鹭鹭.论锡伯族民歌演唱的传承与发展,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
J607
:A
:2095-7327(2017)-02-0177-02
课题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4CB008);课题名称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的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付小波(1978—),男,就职于宁德师范学院,讲师,从事声乐教学与音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