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鼎盛国际项目的台地组团设计思路
2017-04-06胡同晋
胡 同 晋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南临胜利东街(30 m),北至富力用地,东起规划路(20 m),西至太行路(30 m)。该地块南北长约166 m,东西长约190 m,占地5.2 hm2。该地块规划条件行政办公用地,容积率1.6~2.0,建筑密度28%~35%,绿地率30%,建筑高度可按方案的合理性确定。
2 现状
该地块地形与周边地块相比为高地,其高程在889~899之间,基地高程基本和太行路高架一致。周边道路高程在870~882之间,高差比较大,基地内为树木,无现状建筑。
3 竖向设计
本项目基地与周边城市道路高程落差很大,竖向交通的解决是一大难题。经过分析研究采用台地三段式交通模式,所谓的台地三段式是指由于自然地形高差所形成三个台地交通断面,这样可以减少土方量。一段是指与基地周边地势最低的城市道路相接的区内环路,二段是指两个台地中较低台地的道路,三段是指最高台地的交通环路,车流交通各成系统又相互联系。人流的竖向交通采用电梯楼梯的方式垂直运送,达到上下的相互联系。
4 与周边环境关系
地块靠近快速路太行路和城市主干道胜利东街,周边为富力地块开发的住宅小区和小枣沟村,车流量和人流量很大。该地块交通便利,处于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城市景观节点位置。
5 设计理念与原则
5.1 规划原则
1)统一协调原则:全面的分析地块周边的建筑及自然环境,在更大的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规划协调,有机融合相关的元素,形成完整的统一整体。
2)空间的延续原则:充分的利用竖向高差,将建筑、院落等空间进行向外延伸扩展,形成由内向外的交流空间,提升交流的品质。
3)建筑和景观与地形的融合原则:在满足建筑本身功能的前提下,将建筑的功能与地形结合,形成竖向不同层次的功能分区;与景观相融合,打造与地形高差、建筑竖向相结合的立体式绿化景观。
5.2 规划设计理念
1)从场地竖向的角度,深度挖掘场地的设计潜力,创造竖向层次的立体景观,打造优美的办公环境。
2)台地式的院落空间。
结合地形高差设置不同的台地形式,形成三个台地开放空间,两个台地院落空间,丰富立体空间。
5.3 设计思路
在规划设计中,采用退台、错层的山地设计手法,创造台地式平台院落,在院落之间设置竖向立体景观,消弱台地之间的高差视觉,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形象。
6 规划结构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采用外围自由、内部规整的组团式布局,强调规划、建筑、景观三者相结合的整体设计,形成了“一心一点两带”的规划结构。
“一心”:地块中心的台地院落中心。
“一点”:地块内点式办公楼的独立空间。
“两带”:沿太行路和胜利东街的两个独立式办公区及配套区。
7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遵循规划设计理念,在综合环境特色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引进城市设计的思想,强调内外景观与功能流线的紧密结合,体现整体系统的设计思想,把整个地块演绎成一个浪漫开放的城市空间。
基地形状近似一个躺倒的“凸”字形,相对比较规整。建筑布置以规整的直线形态在基地内展开,在内外部均是以直线的形式延伸,与太行路高架和周边的建筑相呼应,形成统一的直线条。在基地内的西部设置2栋6层的办公楼(局部5层),东部设置1栋12层的办公楼。2栋6层的建筑为两个躺倒的L形相扣设置,两个6层楼之间的靠近太行路一侧设置3层~4层的建筑,相对太行路设置开放空间,引入辅道的人流,而台地上形成内部完整的院落空间,两个6层楼之间的东侧设置一栋12层的建筑,该楼为点式楼,与西侧的开放空间相对,形成相呼应的对景。12层建筑台地与6层建筑台地相差5 m,形成错层布置,12层的建筑设置两个入口大堂,1层大堂接受胜利街进入的人流,2层大堂接受院落内的人流,上下竖向空间联系。从太行路向东看,整个建筑形象形成一个相框,12层的建筑在整个相框内,意向为一幅相框的立体画,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两个台地之间除车行路之外在南入口处设置花园式台阶联系两个台地。沿太行路和胜利东街的建筑的底层局部架空设置开放空间,引导人流进入院落。
总体布局都是考虑整个区域的统一协调,但又不失个性,规整的布局既能充分的利用土地,又能显示现代风格的简洁明快。
8 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规划分两个部分基地外围的景观广场和内部的车行道路,在每个建筑前都设置硬化广场,以便消防车的通过,满足消防要求。规划设计采用有组织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院落内除消防车和应急车外,不允许进入,院落内不设置停车位。该地块设置两个车行出入口和两个人行出入口,两个车行出入口一个位于胜利东街,一个位于20 m规划路。两个人行出入口位于太行路和胜利东街的架空建筑内,利用竖向交通进入内部,形成互不干扰人流流线形式。
9 景观绿化规划
规划区域的景观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地块外的城市景观,主要是城市绿化带;二是地块内部的景观,主要是院落景观;三是立体景观,利用台地高差设置景观绿化,避免大面积纯挡土墙的出现,并试图创造一种盆景文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方案采用多种设计手段,尽量避免高层高密度带来的空间拥挤与视觉压抑。在景观设计中采用综合节点式的花园系统,形成了“一带一心一立体”的景观结构。
“一带”:地块外围的城市绿化带。
“一心”:地块内部的院落空间景观。
“一立体”:台地高差的竖向景观。
景观规划重点塑造多层次和立体空间的景观体系,遵循延续广场绿地共享的原则,结合自由的建筑体块形式,景观主要采用比较自由的布局形式,并采用综合节点式的花园系统,使之独具特色。景观建筑的立体绿化,最大程度争取了绿化面积,以建筑为主体,环境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将城市绿化带,组团绿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层次的绿化组合。享受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多层次的丰富生态环境景观,并将景观引向城市。
10 建筑单体设计
10.1 建筑平面布局
该项目分为三个不同的办公形式,沿路的1层~3层为独立式办公区,台地上的6层建筑为公寓式办公区,12层建筑为普通办公区。1层均设置入户大堂,以提升整个办公的品味。
10.2 建筑尺度与体量
建筑主要是对外的城市功能,主要采用规整的建筑形式,注重把握建筑物近人尺度部分的设计,通过景观要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的纹理和韵律表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保证了步行层面具有亲切的空间感受。
“体量规划”强调片段组合,把建筑作为城市的片段来组合,通过体量在多个方向嵌入自然,形成一种开放的,同时又是内敛的空间。
10.3 建筑风格
整体采用规整的体量,6层部分主要采用竖向线条的处理,并局部挖切处理,形成挺拔的建筑形象。12层建筑主要采用玻璃幕的形式,并在玻璃面上设置实体块,从下至上形成有规律的大小变化。不论哪个角度都形成了个性鲜明、统一完整的立面效果。主体造型凝练简洁,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彰显了现代透明、高效的特点。
整体色彩采用深浅搭配的方式,主体色彩为红色,穿插灰色和彩色玻璃幕,形成比较有个性的色彩搭配。
11 结语
台地是山地地形的一种规划形式,便于对山地地形的利用,是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山地地形的开发中要注重城市平面形态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应在保证城市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并适应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点。
[1] 李和平.山地城市规划的治学思辨[J].城市规划,1998(3):13-14.
[2] 王 琦,邢 忠,代伟国.山地城市空间的三维集约生态界定[J].城市规划,2006(8):52-55.
[3] 李 林.山地建筑设计的规律及思路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