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关于加强新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风任课教师新生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新时期关于加强新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纪忆张浩王言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新媒体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95后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接受、适应新兴事物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学生工作者的积极作用,自进入大学后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新生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新生;学风建设;教育管理

新生学风建设是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基础性而又极为关键的一环,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正在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探索新的学习模式。因此,学生工作者需抓住大一入学后的有效时间,引导新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一、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一)大学新生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角色转换不够迅速,独立自主能力有待提高。与高中时学习方式和环境不同,大学的学习氛围更加开放,也更加强调自主学习能力。部分新生离开了相对集中、压力较大的学习环境,来到大学后对于自己新的角色理解、适应的程度有待加深;同时,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人际交往、独立生活等方面的考验也层出不穷,将给适应性较差的新生带来较大困扰,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

2.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有着较强的接受和使用新鲜事物的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容易、数量也相对比较大,但年轻的大学生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容易受到其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及价值观的影响,以致在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发生转变;同时,部分大学新生升入大学后,应试压力大幅减轻,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容易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况,出现课堂出勤率大幅降低、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3.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程度有待加深,目标不明确。部分大学新生对于自己所报专业的理解仅停留于表面,有的则是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的志愿申报,对于专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不了解。与高中时期学习的内容不同,大学的学习更加专业化,部分专业对于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专业功底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也有新生入学后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职业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学习目标,只单纯的追求考试通过,顺利毕业。

(二)学风建设考评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风建设主体及考核对象不够明确。当下部分高校将学风建设作为任课教师的工作,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纳入学风建设考核的体系之中;也有高校将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将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等作为学生工作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明确学风建设的主体及考核对象、方法,更好的发挥相关主体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2.学风建设考核更多的考虑基础数据,并没有深层次的发掘学风建设的实质性内容。当下,学风建设考核多由课堂出勤情况、考试挂科情况及学生违纪情况等数据支撑,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考量,如道德修养、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等重视程度有待加深。

二、加强高校新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1.全面认识、综合考量高校新生学风建设工作。新生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一环,需要高校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力协作,努力做到全员育人。任课教师需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需努力打造严谨踏实、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学生工作者应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日常出勤、考试情况等统计,及时与需要帮助的学生谈话;服务保障人员应致力于为新生提适宜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 深入理解高校学风建设的内在意义。新生学风建设绝不仅仅止于日常的授课、出勤情况的统计以及考试合格情况,而是对新生学习态度、道德风尚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因此新生学风建设除完成学习方面数据统计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探索其内在意义,从新生开始,即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专业操守,为未来毕业后学以致用、回馈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确立合理科学的考评机制。高校应全面看待新生学风建设,从考评主体、考核内容及相应的奖惩政策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避免割裂的看待问题,单纯的考评日常的出勤结果等方面的数据统计。考评机制应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考评机制行之有效,真正的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4.增强内动力,发挥新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新生的入学教育,增强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同时通过新生班导师等专业教师的介绍,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在未来的专业学习道路上,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学风建设的基础抓起,促进高校未来的学风建设良性发展。

三、结语

新生良好的学风养成对于高校未来的学风建设、专业发展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需要高校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风建设,发挥各环节的积极作用,多方形成合力,共促学校的学风建设合力有序进行,为未来输送更多有志学子建设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吕鹏,王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9(3):52-53.

[2]石裹莹,刘远海.大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139.

[3]纪振强. 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3) .

[4]刘献君.论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J].教育研究,2012,(1).

[5]陈玉栋.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征[J].高教探索,2014(4).

纪忆(1991),女,辽宁普兰店人,现就职于大连民族大学,教师。

猜你喜欢

学风任课教师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生娃萌萌哒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