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 湖北 宜昌 44310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张绪武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湖北宜昌443100)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有所发展,因此,需加强其档案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尽量将档案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此文用综述方式进行叙述,意在研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对策;现状;档案管理;养老保险;城乡居民

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范围也有所扩大,参与到养老保险中的人们也日益较多,这样一来,档案资料也就更多,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有所增加,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部门需加大对其重视,主动积极的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利用科学性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人们的利益。同时,社会速度发展较快,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需符合社会发展速度,首先需清除档案管理的目的和标准,配置各类设备,保证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报告如下:

一、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定实现了统一管理,但我国统一实施并轨制后,新加了较多内容,并有了新要求。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部门,不仅需担负社会保障责任,还需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提供一定社会服务,并负责管理职能,此社会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庞大性,若其个人资料不完整和准确,则对其养老保险管理带来一定不利影响,无法顺利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加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可将以上问题很好的解决,进而加快其改革步伐。

城乡居民参与到养老保险中后,办理自参保手续直至离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额,此中间需经历多个环节。办理参保手续时,需把个人信息记录准确和完整,此为原始性资料,并存放在个人档案内,此后不管是缴纳保险费,还是计算利息或划拨个人账户,均需记录到档案中。另外,新旧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以及职工、居民的保险关系流动和转移等均需办理相应手续,也需详细记录到个人档案中,此类档案属于参保人所享受的养老保险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可确保人们利益。

从收集档案资料直至整理资料的本来上来看,主要为归纳和梳理业务工作,总结、整理、回顾已完成的各项工作,并得到一定工作经验。这样一来,此后开展工作时,则可少走弯路,借此经验。另外,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可让管理者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进而确保所作出的决策更加规范和科学,提升工作效率。

二、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档案管理意识

部分领导在思想上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有一定的疏忽性,错误的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效益。因此,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则较少,未及时更新各类软硬件设备,且无专业性人员进行管理,资金缺乏,对顺利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存在不利影响。部分乡镇社区无专门档案管理室,大部分重要档案无法及时归档,也未进行妥善保存,在防潮、防盗、防火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疏漏,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部分负责业务办理的人员也缺乏对此方面的认识,不清楚档案管理概念,加之个人工作忙不完,无充足时间整理、收集庞大资料,影响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无明确性标准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和其他保险档案管理进行对比,管理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无明确规范管理标准,且无统一性标准[1],所以,管理水平差异也较大。如对资料归档范围和归档方式、销毁措施等均无明确性标准,也无明确性分级和分类管理。且对需统一集中管理的档案也无明确性要求,有待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所以,需让管理程序和机制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才可提升保险资料管理水平,并发挥出资料档案管理的作用。

(三)落后的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其业务量也有逐年提升。虽较多部门和机构也实施档案管理,但因软硬件设备设施,以及人才队伍等均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将其效能全部发挥出。大部分养老保险机构和部门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实,主要为人工操作,效率低,查阅时需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尤其是统计数据工作难度更大。

三、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策略

(一)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采用各类宣传方法,进一步拓展渠道,加强各公民和领导干部的社会保障意识,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从思想上加强重视。各政府领导和党委部门也需加强重视,多给予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人手足够,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库房、软硬件设施、人员、资金等缺乏的问题。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建设,提供学习机会,加强档案意识,更新其观念,提高工作责任心。

(二)完善制度

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按照《社会保险法》、《档案法》等法规和政策[2],制定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分类方式,并明确保管期限。针对各档案来说,制定管理制定,建立健全各项体系和制度,保证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整理和收集各档案时,需明确档案程序,保证可及时存档和移交各档案资料,并妥善进行保管。在符合工作进程的同时,还需满足档案管理需求。针对各会计账簿、图表、台账、业务报表、文书材料等,均需及时做好归档和立卷工作。

(三)加大收入,确保管理方式的先进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相关部门需解决缺乏资金的问题,配置各类设备设施,建立档案室。确保管理标准的统一性,采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信息化管理,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可信息共享[3]。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档案管理的应用力度和开发完善,上级部门需统一负责实施,软件需具备自动检索、自动编目等功能,进而提升查询档案信息的速度,以便进一步统计数据。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记录者参保人员的保费缴纳等信息,因此,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保证资料的完整、真实、安全,保障群众利益。所以,城乡社区和地方政府需主动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养老金发放等,并用先进管理方式,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将档案资料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褚亚娟.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低碳地产,2016,2(20):184.

[2]佟海梅.浅析如何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低碳地产,2016,2(20):459.

[3]王英新.信息化时代下基层乡镇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卷宗,2016,6(12):75.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