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之杜尚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杜尚学院派艺术史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当代艺术之杜尚

赵亚华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艺术界的风尚和理论在不断变化。就当代艺术而言,存在着众多的批评者和支持者。当代艺术的出现使学院派艺术的评价标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其实当代艺术也是众多创作者不断尝试、探究的新艺术形式,艺术家内心纯粹的精神告白。当代艺术的出现代表当时艺术界的主流倾向,即一种忽视传统的倾向①。

当代艺术;杜尚;现成品

对于艺术的不断尝试与寻求多项功能的活动场所,即是艺术家们在寻求新的和谐。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学院艺术,艺术即是一种语言。语言仿佛承载着作者的创作使命,仿佛艺术家的另一面展现在欣赏者面前,也是精神的纯粹表白。艺术来源于现实,但不会设置快捷反应,会产生可能性和“偏离引用。此种偏离的出现是由于语言体系的颠覆,语言可能会对现实进行模仿,但不能清楚的认识到现实生活已经发生变化。”艺术创作即是艺术家将他们创造性的想象转变成眼观的实物。其实当我们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更多的是了解作品整体上呈现的观念。

只有当你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才能更充分的体会作者的感受。艺术家创作出发位置于自身分散而边缘化,以孤立的语言,重复阐述以后特殊的艺术观点。其作品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与作者达到共鸣。这就不失画家创作的目的。人们曾有一句话说“字如其人”,旨在表达写字人的态度、情绪等。这也是人类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那么画画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媒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人生的经历、见识、智慧、思维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一件事情的观点。

时间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主题,涉及各类媒介、方法和概念的形形色色作品都涉及到了时间问题。在生活中和时间相关的词语浩如烟海:短暂、持续、变化、片刻、现在、后来、未来等。这些可以揭示我们对于时间的考虑的概念。实际上,时间只是我们区分事件的一个标准。当提及当代时,人们可能认为这也是一个时间的节点,确实是。但谈及到当代艺术时,也许并不简单的是时间的问题。涉及艺术的各方面。“当代”在中文语境中,意指“我们所在的时代”;在西文中,更强调了“共享的时代”的蕴含。问题在于,作为时间性的“当代”,是否仅仅是“我们”这一代的时间?②一句话,“当代”的暧昧与歧义,意味着他是一个有争议的场所,同时也引起人们的探讨。在艺术史中,以时间作为分界线也是漏洞百出的。各艺术流派之间也是相互借鉴和渗透。当代艺术家用诸多出人意料的新方法来处理实时经验的记录和表现问题。③当代艺术中对于创作语言的使用、艺术活动和创作兴趣在不断的增长。令人兴奋的是,这种语言的存在不一定要以五官所能感知到的形式呈现。我们最为熟悉的当代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当代绘画艺术的先驱。那当代艺术准确的说,从何时开始?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标志着学院派的终结?这些问题几乎是无解的。抛开简单化的表述不论。当代艺术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引起人们的不解。一方面,当代艺术力终将现代主义送入历史,以领导者的姿态耸立在艺术的舞台上;另一方面在相当不理解中改革着之前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他即是现代的、前卫的,也是非现代的、保守的。当代艺术不同于学院派的评价标准,而是超越其标准使其艺术努力接近生活。

当代艺术是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从波普艺术运动直到今天。存在着“当代性”艺术的特点。当代性是一种新的时间艺术,一种对于现存历史的敏感度。然而,与现代性存在区别,它不再有历史的方向感或叙事的可能性。正如丹托所说:“从某个方面看,当代是信息混乱的时期。但同样是十分自由的时期。今天不再有历史的界限,一切都是允许的。” 没有历史的界限,这意味着现代主义排他性原则的失效;也不会有有历史的方向和意义,这意味着艺术史叙事逻辑的失败。而现在当代艺术中,各种媒介、手段都是可以呈现的。同时,表明当代艺术确定性的消失。是学院派艺术的反面、分离的:相对比较更多元化、更自由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原因要求我们不可将西方艺术的严谨看成前后接续、清晰的一系列阶段,除非采用按世纪划分的古典做法,而这又完全是人为的,纯粹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其实,我们更关注一种艺术形式转换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区别。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是能清楚的区分出是否属于学院派,学院派的绘画形式传承多年,使人们能更清楚的辨别。

由一种艺术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过渡,其过程纷繁复杂。然而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界限也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想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几乎就是幻想。当代艺术作品更多的接近于现实生活,此时就有人有这样的总结“艺术将终结于当代”的观点,并非指艺术的实际死亡或者消失,而是说艺术将会弥散到更为轻妙多元的审美体验之中。艺术的更迭并不是自然转变的,充满了各种动乱。丹托曾经谈及1960至1980年代复杂而多样的艺术历史,并补充道:“或许在整个艺术史上,我们还从未见过如此多的艺术家开展着如此大相径庭的艺术活动”。

杜尚作为对传统艺术反叛的第一人,是当代艺术“之父”。杜尚从不奢望在等待着现实世界发生改变,而是在所有事物处在固步自封状态中,主动改变自己。他用尽终生奔赴在缠绕盘桓的道路中,期望获得真正的认知。他的作品《泉》,是改变的典型代表,他将自己身体的符号以“现成品”的形式展现,同时也用现实生活片段的方式将生命记录下来,在美术史中成为一个相当大的事件,从而艺术史开始从新定义艺术品。作为艺术史上的先驱,首次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魔术般的转换成艺术品。他展示这件艺术品是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希望改变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摆脱艺术品的样子。这幅作品在风格上几乎完全颠覆了学院派艺术一直遵从的绘画原则,同时也使人们开始对艺术品的重新认识。

杜尚采取的策略是假设日常物品中的疏离感被转移至艺术领域,并使其回归到可能性和变形的维度中去。这就是“现成品”的基本结构。他对“现成品”的定义,挪用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存在物,在通过艺术语言使其艺术化。其实将“现成品”当成艺术品则意味着将他们归为不同寻常的类别和特殊化。

通过他作品的呈现,显示出他对传统艺术的技巧的否定和画面感官美的特征,直接将工艺品引入艺术领域,尝试打破人们对传统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使艺术走进多元化的艺术价值评判体系。在杜尚的艺术中可以感受到令人兴奋的气氛,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海德格尔的存在:绘画风格与艺术家之间有一层无形的隔阂。杜尚是理解现实的“语法功能”:仿佛一切可以被窃取、禁止的符号汇总。但是,虽然艺术家将现成物放置在一个可供选择的环境中,然而都是徒劳的;物品从原来的状态被置换成艺术领域中的作品,再次重建了一套全新的现实法则。这也是在后来出现的置换物品位置,并将其打破、重组构成新的艺术作品。使其成为被复制的第二自然。在艺术与生活之间仿佛存在一个消弭的状态,弥漫着不可挽回的渗透性痕迹。

结束语:典型人物杜尚的出现推动了对新艺术形式的探索,同时也转变人们对艺术的评价标准和审美顾虑。能使更多的观赏者参与到作品中,使作品与欣赏者距离更近,使现成品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杜尚的《泉》对于他自身而言可能平淡无奇,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形成无疑起着类似于破坏圣像的作用。杜尚的艺术似乎成了当代艺术效仿的原型,去探索身体的“语法”在语言和思维领域中延伸的必然性。

【注解】

①朱其 主编 , 《当代艺术理论前沿》. 第三辑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2012.9 ,第022页。

②[法]马克·吉梅内斯 著,王名南 译,《当代艺术之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第03页.

③[美]简·罗伯森, 克雷格·迈克丹尼尔 著,匡骁 译,《当代艺术的主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2011.3,第155页。

赵亚华,女,汉族,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杜尚学院派艺术史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纸的艺术史
“我什么都不信!”——由杜尚引发的一点思考
毛扎扎艺术史
杜尚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恶搞杜尚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大众 何以变成“学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