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金融学的综述性研究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参与者偏差决策

(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90)

行为金融学的综述性研究

武圣强

(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行为金融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边缘理论,它吸收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有关人类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果,在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假定的基础上,研究市场参与者的实际决策行为,解释金融领域的各种现象。本文主要讨论偏差的纠正、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

行为金融; 偏差; 干预; 发展方向

引言

目前,行为金融已经延伸到金融决策的每一个角落,凡有金融决策的地方,就有行为金融,人们在处理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与决策问题时常常采用一些直觉规则,这些直觉规则有时非常有效,但有时可能造成系统性偏差[1]。市场无效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行为金融的迅速崛起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主流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

一、偏差的纠正

投资者要在加强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及统计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了解偏差的特点和表现。由于这些偏差在证券投资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信息处理、交易和克服失调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信息处理。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决策都是以信息为依据的,参与者越是相信自己消息灵通,就越相信自己能控制形势[2]。其实,信息的多少并不能代表控制的程度,即使相信自己控制了一切,也不要粗心大意。

要减少引起的偏差,就应认识到: (1)一方面,参与者常常夸大与其观点相同的人数;另一方面,如果参与者遇到持不同观点的参与者或分析师,通常会忽略他们的看法。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感知不同。 (2)自己容易得到的信息通常他人也容易得到。这些信息可能已经反映到市场价格中。要积极寻找较难获得的信息。越是容易获得的信息,其价值也就越小。(3)技术分析师常常成为选择性观察的牺牲品。当追踪趋势线时,技术分析师常常选择那些方向有多样变化的趋势线,而下意识地贬低,甚至忽略其他过去常常没有得到支持的趋势线。

(二)交易。参与者在持有头寸前就有一个参考点,也就是他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获得的收益数量,因此在交易开始时,他在心理账户上是赤字,但在开始持有头寸的时候,整个业绩在其潜意识中被置于次要地位[2]。新的参考点,即购买价格代替了原先的参考点。同时,也将打开一个新的心理账户。

如果获利,尽管可能没有达到预期利润目标,参与者就开始比较未来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损失与进一步上升所获的额外利润。根据递减敏感性可知,额外利润不如价格下跌引起的利润下降更可怕。如果发生损失,大多数参与者不愿意接受确定性损失。他们坚持希望原则,坚持相信每件事最后都是正确的,不去实现损失[3]。只有当损失非常接近必须报告的损失界限时,这种冒险行为才会消失,否则通常会招致处罚。

(三)克服失调。不论是新开头寸还是清偿已有头寸,认知失调都可能出现,特别是在交易受损时。减少失调有两种方式:要么修正决策;要么通过收集另外的信息或对特定信息进行新的解释来调整对先前决策的态度,以适应现实情况[3]。

在获利时,因价格反转而失去刚刚形成的利润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参与者把清偿头寸作为一种聪明的防范措施。这符合多数参与者都喜欢确定收益而不是潜在收益的情形。其实,在整个价格趋势中,价格调整是必然存在的,不要使自己过早实现利润,也不要因不利的调整而乱了分寸[4]。清偿头寸后,若出现没有预料到的价格上升,也能引起失调。

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行为金融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是市场是无效的。市场无效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一定依据,但是对于政府干预能否增加有效性,我们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只能在政府干预可能会增加市场有效性的角度下尝试讨论这一问题[4]。这类政策至少包括投资者保护、最后贷款人和限制交易三个方面。

(一)投资者保护。管理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之免受公司内部人的掠夺。内部人通常会利用法律或管制政策的漏洞,以多种方法将资产转移,基至干脆直接偷窃等方式,从公司中偷窃资源,侵害外部投资者利益。

保护投资者好的国家,一般在资本市场的宽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发展,不仅公司规模大,而且公开上市筹集资本的公司多,即使在控制公司规模的情况下,公司股东也比较广泛,控股股东对少数股东的掠夺少,公司价值高[5]。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治理结构效率低下,信息披露不真实,法律制度和环境还不完善,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剥夺异常严重。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政府要制定法规制度。

(二)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是紧急援助的一种制度安排。从行为金融角度看,这种援助反映了人们厌恶模糊性的特征。人们害怕不知道事情出现的不良后果。比如美联储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人们并不清楚它的坍塌是否真的会动摇全球金融系统。跳进一个深渊来发现它有多深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值得的。

当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转时,并不一定需要最后贷款人。只有当公司治理机制运转失灵时,最后贷款人才变得非常重要。

(三)限制交易。政府是否应该限制交易的争论很多。支持限制交易的观点一般有两类:一类与缓和恐慌及痛苦情绪有关;另一类与打击投机有关[4]。通过对1987年许多国家发生的股市崩溃的程度比较后发现,那些限制股市价格变动的市场并未因此出现价格跌幅较小的现象。可见,人们并不十分相信冻结价格或防止它们下跌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市场恐慌。

在某种程度上,管理当局是否采用限制交易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对象是噪声交易者还是套利者。压低股价除了会影响噪声交易者之外,还阻止了人们愿意进行的投资活动[6]。在理论上,如果要限制交易,那么应该限制的是套利者。但是,如果是针对套利者,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不稳定,与无效市场相联的恐慌就会更强烈。

三、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

行为金融与现代金融理论都是在某些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模型,但是两者的主要观点不同[7]。这并不是理论推导或论证有误,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分析范式不同。

行为金融是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完善、补充和发展,是金融经济学中一套新的对实证规律的解释、一种新的理论和预测方法。随着''行为"的概念在金融各个领域中的扩散,“行为”一词也许会变得多余,这是因为再分开对待行为金融和现代金融理论已经没有意义,认识金融决策和金融市场的“行为”方面将成为常规实践。从这一意义上看,相信行为金融与现代金融理论会在争论中不断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更具实践性的金融学主流理论。

四、总结

从根本上来说,行为金融学所研究的是市场参与者表现出的真实情况。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要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异常现象”,从众行为已经成为西方金融理论与证券市场研究中一个新的热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短,因此,我们应该吸收国外行为金融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行为规律与适合的投资策略。

[1][2][3][4]周战强.行为金融—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7.

[5]杨奇志.中国股票是擦汗那个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04

武圣强(1993-),男,汉族,山东临沂,硕士,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大数据整合分析、数据挖掘。

猜你喜欢

参与者偏差决策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关于均数与偏差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