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事管理工人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

叶红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西方工业体系建立的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对于人力的管理愈来愈成熟,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社会生产力的因素包括很多,分配、生产等等,然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所以关于人力资源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起源;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从理论角度来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突破,正是如此,才造就了理论的成熟与完整。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相对应地提出了三种不同概念,即雇佣劳动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一、经验管理时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验管理阶段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从在18世纪后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末均为经验管理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以1765年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开始兴起。以机器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开始出现,并逐渐代替了工厂手工业,由此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便是工业逐步脱离了农业,雇佣劳动管理部门出现,工厂管理的重要工作变成劳工管理。在经验管理阶段,“人” 被视为“物质人”。即工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得不到“人”所该具备的尊重,用人单位完全忽视了工人的心理需求,工人只是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机械劳动。而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用人单位常常通过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剥削工人。

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由于当时工场手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当时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便是招录雇佣工人;其次,由于机器的采用与扩大,劳动分工出现并越来越明显,因此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问题便成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最后,由于雇佣劳动的存在,同时为了对人进行管理,出现了新的工作形式——监工,他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招聘、分配工作、培训、发放酬劳等,出现了专人管理的人事工作。

在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十分匮乏,在管理工厂和工人方面雇主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所以劳动效率十分低下。在传统管理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想法来进行管理。

二、科学管理时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早期,由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的发生,大机器生产方式形成,生产效率得到了的极大提高,劳动分工也进一步精确和细化。因此,对人员的科学管理就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要求会更细化,更高更复杂,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开始了科学管理阶段。最早的工作绩效评价系统由“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创建,这是人事管理上的一大创举,影响深远。罗伯特·欧文用一块4个柱面涂上不同颜色的小方木柱来考核工人,工人表现的好坏由颜色的深浅表示:很好为白色,良好为黄色,一般为蓝色,不好为黑色。将小方木块安装在机器上,不同颜色代表工人变现的好坏,并将所对应的的颜色面向通道。通过这种方法,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和成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美国工程师泰勒创造了科学管理运动,在这一理论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有了新的见解,提出了劳动计件工资奖励制度和劳动定额管理。他们为了对工作进行科学研究运用“时间——动作研究法”,使劳动生产率通过他们所设计的程序、动作和工具得到极大提高。他提出了的思想,即工人的体力和脑力应与工作要求相匹配。泰勒认为工作效率是与金钱成正比的,所以他提出劳动计件奖励制度。这一系列由泰勒所开创的科学管理活动对于提高当时劳动效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泰勒等提出的时间动作研究和科学管理运动的理论方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企业开始实行工作分析制度,并且在1920年,美国国家人事协会认可与肯定了这一制度,并得到全面的推广。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人事管理的内容得到扩大和完善,“人事管理”一词开始流行。随着企业人事管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人事管理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先后被英美等国家运用到政府的文官管理体系当中,使得人事管理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

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一大贡献便是将心理学运用到工业领域,由此开创了工业心理学。他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拔选合格工人的方法;同时研究了劳动的是否科学化、疲劳等问题。由美国的乔治·埃尔顿·梅奥所主持的霍桑实验及后来形成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了组织环境与员工士气与生产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在行为科学方面,对人类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分别从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剖析。科学管理阶段无论人事管理理论还是实践取得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工人的操作进行分析,使劳动方法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对工人工时的消耗进行研究分析,合理制定劳动和时间的分配;有针对性地将培训引入企业,并根据工人特点安排工作;为了激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取消原有的制度,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工作分工,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劳动人事部门出现。

在这一阶段,学者的视角并没有完全打开,所以相关的研究与探讨还只集中在某一领域,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但是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后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成熟以及管理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二战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开始飞速发展。在组织规模等方面不断扩大,人事管理的管理系统更趋完备,变成企业管理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持系统。人事管理工作最初的的工作包括工作记录、招聘、支付薪酬、和档案管理等,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培训劳动关系咨询等。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主要特征为档案管理。

在20世纪60-70年代,专门的人事管理专家出现,扩大了人事管理的职能,主要表现为薪酬和福利管理、员工的发展与培训等。这一时期,以工作为中心是人事管理的理念,由于员工被视为企业的成本,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试用员工成为人事管理的核心。监督与控制在管理方式上也被更加地强调与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体系的建立,各种社会体制的成熟与完善,人事管理发展也更加迅速,进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在组织中的地位并且得到了不断提高。这不仅仅是在名称上的变化,而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巨大变化。人力越来越被重视,视为最重要的及最宝贵的资源,不仅如此,对于劳动力的培训与潜力的挖掘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职能方面不止负责单一的行政事务工作,眼光放的更长远,更加关注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管理方式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管理方法上更加地科学化和人性化,注重人力的个人情感,使人们摆脱了过去的工作形象及工作氛围。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方面,它的每一次发展和创新,都是对人类社会的突破与改革。

[1]李芬芳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源及其发展趋势[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年 12 月

[2]亚森江 · 阿不都古丽 回顾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历程[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叶红(1991-),女,汉族,吉林省辉南县,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世界史。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人事管理工人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人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