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例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安凯公共交通客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例

钱绮雪吴显浩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

绿色发展为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作为本地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未来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与导向作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要目标市场,在获得企业盈利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能源汽车;城市公共交通;安凯客车

随着环境污染、全球石油资源紧缺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众多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在经历过辉煌之后,纷纷进入了瓶颈期,中国汽车企业也不例外。为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抢占滩头,许多汽车制造企业选择借助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突破口。近年来,安徽大力在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高度关注本省汽车企业的发展,现已有自主品牌——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安凯客车等。随着安徽各个城市的发展,安徽省汽车数量亦不断增长,截至2015年4月安徽省汽车数量突破1000万。汽车的数量激增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另一方面则导致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加剧。为了在满足车辆需求的同时降低污染,使汽车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安徽省于2016年发布了《“十三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求。针对汽车数量激增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安徽省采取了大力发展城市绿色交通作为应对之策。如合肥、芜湖、蚌埠、六安等城市采取淘汰旧式黄标公交车,使用新能源客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如2016年,在加拿大举办的世界电动车大会及展览会上,安徽省合肥市被评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电动汽车城市[1],绿色公共交通制造业取得了世界的认可。

一、城市绿色公共交通发展概况

(一)全省发展概况

安徽省自2009年12月在合肥市开始投入使用第一批新能源公交,并开启了全国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18路公交。[2]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之后,绿色公共交通在安徽省获得了极大发展。安徽省内的绝大多数城市开始陆续投入使用新能源公交,淘汰旧式公交,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将绿色发展道路铺展向了全社会。在新近颁布的《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对于安徽省新能源公交的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即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达到65%。[3]截止到2016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6195.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21.0万人,较2015年占总人口比重上涨了1.49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对绿色公交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代表城市发展概况

1、合肥

2009年,合肥在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的批准下,成为了全国首批(共13个)新能源汽车城市之一,从此合肥成为了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领域以及实现“节能领跑、绿色发展、低碳创新”目标的先锋者一直走在国家公共交通行业的先列。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合肥市淘汰了全部的2016辆黄标公交车,共增加新能源公交车1112台。截止到2016年3月,合肥市新能源公交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了7410万公里,新能源替代柴油近2217万升,累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过6万吨。目前,合肥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占到公交车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共计3410辆。

2.蚌埠

蚌埠市紧随合肥的步伐,在2012年,被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共计16个)新能源汽车低碳城市试点,“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同样,蚌埠市首先也是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在2013年开始增加混合动车和纯电动公交车,先后投入950辆绿色公交,使得城市的环境得以改善。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仅在公共交通领域,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超过5600吨。目前,蚌埠市的新能源公交西河占到公交车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三,并且做到了环保型车辆对城区交通网络的全覆盖。

二、新能源公交制造业发展

(一)新能源公交制造业整体概况

目前,在安徽省内具有新能源汽车制造资质的企业为数不多,其中以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安凯客车为典型。其中,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作为安徽汽车产业制造的龙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具有绝对的资本与技术优势。其中,江淮汽车以“纯电动”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研究方向,所研发的iEV系列车在电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奇瑞汽车以快速充电作为市场的突破口,在企业自主研发团队的辛勤努力探索之下,所推出的eQ系列电动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能。而以上两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开发重点多集中于家庭或商务用的小型汽车上。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新能源公交,安徽省主要生产厂家有安凯客车、江淮汽车。

安凯客车,前身是1987年7月28日成立于合肥的客车制造厂。1993年,借着改革开放春风,与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合作,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全承载客车技术,后结合本国实际制造出了世界顶级客车——SETRA,快速填补了国内高档豪华客车空缺的市场,翻开了中国客运发展的新篇章。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安凯汽车未借助先进技术原地踏步,而是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走自主创新的改革发展之路。最终,安凯汽车不仅拥有了完全属于自身的全承载发明专利,还将全承载技术应用到企业全系列客车产品中,覆盖了公路客车、城市客车、旅游观光客车、新能源客车及客车底盘。现在企业所生产的中、高档豪华客车占国内市场份额五分之一以上,安凯汽车甚至走出了国门,出口到了美国、澳大利亚、迪拜等海外地区。实现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安凯客车的发展与创新

安凯客车作为老牌的客车生产厂家,积极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一重要的市场变迁时机,利用原有客车生产积累下的丰厚经验,不断锐意进取,布局新能源客车领域。2010年,由安凯客车公司所生产的新能源公交车在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上开始运营,赢得了世界关注的目光。在电动汽车领域,与江淮汽车联手,不断研发新技术,安徽省内许多城市的新能源公交车都是安凯的品牌。安凯客车成为了安徽新能源客车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子弹头”超长公交是安凯客车近段时间交付合肥公交集团的新产品,在这“两亿”的大单中,安凯客车以自身的创新与实力为广大市民交上了一份内容颇丰的答卷。为合肥BRT平台专门打造的18米长整车身第一次利用飞机的设计原理,大量使用各种曲面设计,同时部分地借鉴高铁元素。在车前身的‘子弹头’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整车的形状阻力与摩擦阻力,在降低风动噪音的同时,整车具有了更好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而安凯客车能取得这样丰硕的成果,关键在于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目前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是整车向低重量、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及高度的市场适应性方向发展。而对于核心部件,驱动电机应向高速化、高效化方向进步。安凯汽车原身的合肥客车制造厂,在引进了德国整个制造技术后,不断创新将整车技术应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制造中,现在安凯所生产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器件已经完全国产化。作为另一项核心技术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研发目标是长寿命,高防护,低成本和一定的快充能力,江淮集团就是以全电力汽车作为自身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安凯汽车的动力电池采取锂电池工艺,但在关键部件却注重质量,动力电池的防护等级达到了IP67级,涉水深度超过了500mm,同时通过对锂电池组的隔热、保温及加热多种技术并发,使整车在环境温度零下40摄氏度到60摄氏度可以正常工作。

正是这样的匠心精神为安凯客车开拓了新的发展道路,打开了崭新的发展局面。

三、新能源公交发展建议

(一)增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联合

现在,安徽省内的新能源公交多为安凯客车集团生产,虽然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但仍有着河南宇通、南京金龙等相关企业的竞争压力。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前段时间安凯的新能源客车发展计划中便添加了引入江淮电动汽车的计划。目前,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股东是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的企业联合,能够不断提炼核心技术,在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与制造。

(二)增加新能源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新能源公交数量不断增长,新能源公交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影响不断扩大,使用逐渐普及,也暴露出了如充电桩设置区位不合理,数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新能源客车的正常运营,在各个城市的相应地段需合理规划新能源公交基础设施,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如在城市边缘地区设立大型专业性的充电设施,完善大型车辆的充电与汽车设备检测平台,保证新能源客车的有序运行。

(三)加大小型城市新能源公交覆盖面

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合肥、蚌埠、芜湖已开始逐步构建城市自身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在最新的《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需比重达到65%。因此,在许多尚未构筑自身绿色公共交通的城市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仍存在大量的商机。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自身工艺,依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合理改良自身产品以适应当地市场;另一方面,政府也将不断加大投入,构建中小型城市的新能源公交体系,为整个社会的绿色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作为安徽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未来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与导向作用,绿色发展为必将成为安徽未来发展的核心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要目标市场,在获得企业盈利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的义务。

指导老师:刘国晖

[1]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合肥摘得世界最具影响力电动汽车城市大奖[EB/OL]http://www.ahkjt.gov.cn/technologi/dynamic/mtjj/webinfo/2016/06/1462867985839376.htm

[2]孔向阳:城市公共交通:支撑合肥速度[J].决策.2011(6):100-103

[3]安徽省交通厅: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http://www.ahjt.gov.cn/jtxw/zwzc/33652793.html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安徽省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SKY1712ZD

钱绮雪(1996-),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4级本科生,国际商务专业,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吴显浩(1995-),男,汉族,安徽霍山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级本科生,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猜你喜欢

安凯公共交通客车
砥砺奋进“十三五”,看安凯客车“出海”进阶之路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安凯入万家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安凯斩获新“王牌”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安凯转型生意经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