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效益法分析硕士生未来道路选择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硕士生工作岗位硕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00)

成本效益法分析硕士生未来道路选择

王美琴方凤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00)

随着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准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候,不能准确定位自身。在毕业阶段摇摆不定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也随之出现了社会上一些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博士生“假论文”,海归“虚海归”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本文将以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对硕士研究生常见的三条人生道路进行量化分析,探究最适合硕士生选择的道路。

硕士生;就业难;成本效益

一、毕业硕士生现状探析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送给现今摇摆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研究生来说,十分有效。理论而言,高学历层面的人才一般都会有比较好的工作归宿。 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实证证明,很大一部分毕业的硕士生研究生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状况,大抵分为三种;

第一种,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在工作中眼高手低,认为自己学历高,不愿从事最开始的基础低薪工作,在寻求高薪工作岗位时,又因没有工作经验,在心仪的工作岗位面前又屡屡碰壁。现实情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渗透,工作市场再也不是最初的计划经济年代时期时代的高学历等于好分配。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让很多工作岗位调整出最符合经济市场的人才标准要求。在我调查的硕士研究生工作岗位数据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岗位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这样的结果就是硕士研究生生认为自身学历高于本科学历,就理所应当拿取比本科学历更高的工资报酬。然而,同等平台的用人单位的工资报酬并非是以学历为最高标准,而是以工作业绩以及工作经验为待遇标准。这造成这一部分硕士研究毕业生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就业难”现象。

第二种,则是部分博士生,通过刻苦学习考上博士生之后,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因眼红于周围没再读博的同龄人有车有房的人生水平,便不能专心于学术研究之中。博士生学业期间本应该充分用来学术研究的时间很大一部分被用来找工作,或者做兼职。这样的结果就是,这部分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的博士生,很难在博士生涯期间完成要求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每年的博士论文检索结果重复率很高,市场上出现的代写博士论文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也间接拉低了我国科研研究领域的层次水平。

第三种,则是一部分留学生现象,在我国最早的留学风潮里,留学属于政府的派遣学习行为,所以最开始的留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业界大师。然而,随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WTO,留学市场也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留学生输出量成为了很多发达国家的最大留学量,尤其在澳大利亚,我国的留学经济输出成为了该国第三产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这三种硕士研究生毕业出现的现象,在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推广,愈来愈有严重之势。如此的资源配置,给教育以及高学历人士本人都带来了混乱的局面。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没能更清楚明了定位好自身的角色行为。在做决策之前源于某种原因而直接进行了盲目的选择。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定量分析三种道路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对方案选择有直观的数量分析优势,被很多教育财务管理采用。在该方法中,某一项目或决策的所有成本和收益都将被一一列出,并进行量化。将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到硕士研究生道路选择上,可以帮助准毕业生确定哪条道路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目标最有有效的方式。在此,我将以在京毕业生为参考标准分条对三项道路进行量化分析。

1.工作

1)成本分析:

经济成本:硕士毕业之后,求职阶段,住宿,吃饭,交通,以两个月为限,大约需要3k-4k找工作成本。工作阶段,住宿费,以一个月1k为标准,吃饭以一天50元为标准。交通费用一天20元为标准。工作日一个月22天为标准。成本需要2540元/月。

青春成本:工作之后,患职业病的概率会比尚未进入工作高10%。因工作原因,发胖概率比上学学生的概率要高很多。

2)效益分析:

收入收益:以10w/年的年薪为标准,四年大概40万元储蓄,部分有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还会进行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获得巨额经济财富。

能力收益:工作中能学到很多实用的西,办事能力大为提高,能够极大的提升人格魅力

资源收益:获得人际关系网络,能在未来下一代子女教育上有更好的经济实力进行教育资源的择优选择。

2. 读博

1)成本分析:

经济成本:每年2w×3~4年=6~8w。

资源成本:经过3~4年的校园生活,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源缺乏。

机会成本:因长时间停留在学校错过抓住现代化过程经济发展的机会

青春成本:青春用在了学术研究上,求学阶段不能更好的组建常规的小家庭,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照顾家人。

2)效益分析:

学术效益: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包容度更为开放,学术研究上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标准。

工作效益:就业单位会相对稳定,可以更好的选择就业去向。收入和毕业四年后有工作经验的收入相当。

教育效益:工作之后因为工作较为稳定,时间上会较为宽松,又是从事学术工作,接受学术氛围影响比较大,在未来教育下一代的水平会较高一些。

3.出国

1) 成本分析:

经济成本:每年投入20w*3~4年=60~80w

机会成本:中国因处于急速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之中,时间上,3~4年的海外生活,可能因为在海外居住而错过抓住现代化过程发展的机会。

2) 效益分析:

收入效益:

学术收益:思想层面更为包容,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思想,掌握一些更为高级的技术和管理办法

收入效益:归国后,工作岗位更稳定,收入比读博和工作四年后的多1k每月。

教育资源:受国外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教育下一代子女身上会有兼容中西特色的教育

三、精确定位角色,理性选择人生

基于以上三条道路的成本效益分析,笔者认为,每个屹立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毕业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行为特征,根据自身的环境范围,对三条道路进行量化分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选择,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都应该看清自己目前最想要的是什么,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犹豫不决和左顾右盼,因为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年学生来说,时间就是最大的机会成本,要做出最坚定的选择,走出自己最想要的道路,在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做出最有效的成果,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1]李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探讨》 ,《教育评论》 2014年第11期

王美琴(1990.01-),女,汉族,河南许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硕士生工作岗位硕士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开年珠宝小惊喜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