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体育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性体育产业供给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2)

当前我国体育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黎明华刘波扬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形态,近20年来一直备受各界学者关注。立足当前,不论是立足于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的社会效益层面,还是着眼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提供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的经济效益层面,当前在我国体育旅游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必要。针对我国体育旅游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动向,本文提出以下五点改革措施:1.设立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打造精品观光赛事与特色旅游路线;3.强化宣传,打造知名品牌;4.优势企业紧密合作,优化产业布局;5.实行多产业融合。

体育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引言

近20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旅游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经归纳其研究热点领域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研究、体育旅游类型分类的研究、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体育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体育赛事旅游(奥运旅游)的研究。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人口国内或出境游达到41.2亿人次,其中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人群达15.7%。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总体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了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体育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二、体育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我国相关学者认为,一般而言从旅游角度认为体育旅游是众多旅游产品中的一种,但是从体育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的一项重要的关联产业,因此可以认为体育旅游具有双重属性。[1]从总体而言,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来市场,体育旅游在产业属性上具有双面性,因此其不仅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更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体育产业,是体育多元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2]根据我国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发布的宣传视频,体育旅游主要分为两类:1.参与体验类,其中包括产地户外旅游、水上运动旅游、汽车摩托车旅游、航空运动旅游、体育培训旅游、民族体育旅游、群众赛事体育旅游、青少年体育旅游;2.赛事观光类,其中包括中国网球公开赛、F1中国大奖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3]

三、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在当今世界,体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所具备的的体育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越来越成为衡量世界大国和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其次,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我国体育产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实现质量升级、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增加有效供给、彰显总体实力的关键时期。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盘活体育资源、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正在推行、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结合上文所述,不论是立足于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的社会效益层面,还是着眼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提供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的经济效益层面,都可以得到一个一致的结论:当前在我国体育旅游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必要。

四、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措施

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在两者产业融合发展上还存在大量的瓶颈与障碍,具体表现在:第一,虽对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市场策略与发展对策研究较多,但对旅游业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机制在其内涵与本质上认识不够,两者机制融合出现“能力障碍”;第二,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两者政策融合出现“制度障碍”;第三,体育旅游产品始终未形成旅游消费市场主流,产业规模小且发展速度缓慢,体育旅游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出现被边缘化的“需求障碍”。[5]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国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把体育旅游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通过以下关键措施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设立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优先推动重点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着重优化设施建设和服务规范,通过设立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强化示范引领。

2.打造精品观光赛事与特色旅游路线。鼓励旅行社结合国内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推动特色体育活动与区域旅游项目设计开发、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和民族地区的体育旅游扶贫相结合,同时通过精品赛事扩大我国体育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强化宣传,打造知名品牌。各级旅游、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建立健全统分结合的体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鼓励各地围绕重点体育旅游目的地、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体育旅游产品做好整体形象策划和包装推介,不断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宣传形式。

4.优势企业紧密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内外并购与合资合作,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和引导地方发展一批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国家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鼓励器材装备制造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培育形成一批体育旅游自主品牌和骨干企业。

5.实行多产业融合。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旅游休闲需求为,加强体育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农业、水利、林业、通用航空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复合型、特色化体育旅游产品。

[1]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28(5):1-4.

[2]王辉: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N].中国体育报,2016年12月23日,第001 版.

[3]五分钟带您看懂体育旅游[EB/OL].http://www.sport.gov.cn/n10503/c814989/content.html.国家体育总局,2017-07-14.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第002 版.

[5]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7(5):90-115.

黎明华(1970—)男,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刘波扬(1993—)男,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结构性体育产业供给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