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匈牙利民族乐派的孤独
——巴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巴托克公爵大门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匈牙利民族乐派的孤独
——巴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简爱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巴托克(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今罗马尼亚境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1899年巴托克开始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布达佩斯。巴托克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并且对匈牙利带有很深的感情。当时的德语文化圈以及上层人士和贵族都令巴托克感到强烈的不适和排斥,他认为这些人和这些文化的出现都深深的侮辱了纯正的匈牙利文化,也改变了匈牙利民族。在对匈牙利社会现状强烈不满的情绪下,巴托克发现匈牙利的农村和农民音乐对于他来说有一种慰藉和放松的作用。

巴托克开始收集匈牙利民间音乐,并将其运用和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巴托克对于匈牙利本土文化的重视和捍卫使得巴托克在他的艺术人生中充满了孤独。生活在一个自己厌恶的阶级统治的国家中,周围充斥了被自己不耻的音乐和语言,他将自己与同时期的作曲家和当时的城市文化隔离开来,这种孤独的感觉只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

巴托克在1911年创作《蓝胡子公爵的城堡》时,已经完全与当时匈牙利的城市文化所隔绝开,他渴望农村音乐,热爱匈牙利的本土文化,厌恶和反感当时所流行的音乐创作。

《蓝胡子公爵的城堡》是一部独幕歌剧,整场歌剧只有蓝胡子和他的新婚妻子朱迪丝两位主人公,但是管弦乐的配置非常的庞大,整部剧有一个大体明显的渐强渐弱的过程。男女主人公一直在吟唱一般的歌唱,没有明显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旋律又很注重匈牙利语的发音,很难用其他语言来表达。剧本讲述了蓝胡子公爵的新婚妻子朱迪丝来到了他的城堡,发现了七道关闭的大门,七道大门后分别是刑讯室、武器室、财宝室、花园、风景、泪湖和三位前妻。随着一道道大门的打开,朱迪丝跟随着蓝胡子的三位前妻走入了最后一道大门,留下了蓝胡子在无尽的黑暗中。剧情围绕着朱迪丝每一次的推门推向高潮,然后娓娓落幕。在以往的每一部歌剧中,我们都对其中个性鲜明的女主角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女主角好像一直围绕在歌剧的中心,让观众跟随这女主角的生涯而感到开心,悲伤甚至是愤怒。但在这不同寻常的歌剧中,蓝胡子反而成为了一道沉重的光,照在了我们的心里。

开幕前管弦乐庄严缓慢的奏出五音音阶式的旋律,游吟诗人在幕中向观众介绍着发生在一个传奇时代虚构的城堡中的故事,紧接着蓝胡子携新婚妻子朱迪丝步入了城堡的大厅,他们诉说着伴侣之间的爱语,看起来恩爱而甜蜜,但这一切在朱迪丝发现了阴森潮湿的城堡中七道神秘的大门后不复存在。朱迪丝一直反复诉说着自己对蓝胡子的爱,不停的告诉蓝胡子自己一定会用爱和希望照亮让这座城堡,希望蓝胡子可以把门打开。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可以预见到,女主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认为爱可以改变一切,所以以爱为借口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朱迪丝的这段对白在后来出现过了很多次,表现出了女人的自负,好奇心以及控制欲。而蓝胡子的拒绝和抵抗,则反应出了男人希望保有的秘密以及空间,朱迪丝的每一次探索和强制性的进入,对于蓝胡子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与传统歌剧不同,这部歌剧的情节似乎只有推门这一个动作,所以人物的表达方式以及背景音乐的配置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人物的表达方式上,从音乐写作来说,前两扇门男女主角的演唱方式都比较平淡,以吟唱为主,第三、四、五道门情感明显上扬,男女主角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摩擦,最后两道门则以半音化进行为主,突出了结尾的讽刺感。从人物的唱段设置上来说,前两道大门被推开时,几乎都是朱迪丝一个人温柔的,充满感情的在叙述,而蓝胡子沉默的在一旁,只是偶尔有低沉的回应。第三、四道门打开时,蓝胡子开始参与进了叙述,和朱迪丝开启了一段二重唱。第五道门打开时,蓝胡子开始占领了主导的地位,深情的对朱迪丝叙述他的感情以及不想打开最后两道门的愿望。朱迪丝在这段中仅仅只是在简单的回应。第六道门回归到了两人的重唱,而最后一道门,朱迪丝通过各种大跳、半音和全音阶表现出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最后全剧在蓝胡子一人孤独的独白中结束。

从朱迪丝这个角色来分析,她由最初进入城堡时的单纯天真,到发现七道大门时的狂妄和好奇,再到开启几扇门后由好奇心引出的急躁和不耐,到最后一道门开启时的恐惧(或许还有后悔吧),这很容易看出在巴托克的心里,女性是一种充满了好奇心,自负,控制欲很强的生物。在爱情的发展过程中,女性对待男性总是会从最初的单纯和天真,慢慢的变化为一种强制性的占有。

而从蓝胡子这个角色看,或多或少都带有很多巴托克当时的影子。巴托克并不想塑造一个可怕,邪恶的男主角,在巴托克的笔下,蓝胡子是孤独而又渴望陪伴的。不管是蓝胡子在歌剧最初对朱迪丝诉求希望她忘记一切谣言和他在一起,还是他在一道道大门打开后的一声叹息,都不难看出蓝胡子其实是对妻子或是对人性保有希望的。只是当秘密一个个揭开,千疮百孔的自己被放在了朱迪丝的面前,他只有选择重新回到黑暗中。就像巴托克,到达布达佩斯,在尝试进入这个城市文化后,选择了回到农民音乐中来,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捍卫自己心中最纯正的匈牙利本土音乐,即使这条路让他感到万分的孤独,他也义无反顾的走了下去。

在《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这部歌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男性与女性心理上互不相容的矛盾的部分,男性是理性动物,趋向于封闭内心,而女性是感性动物,趋向于开放内心。朱迪丝的一次次推门就是在强制蓝胡子开放自己的内心,在第五道门打开,阳光照进城堡里的时候,是蓝胡子内心完全打开的时刻,所以他强烈的抗拒打开最后两道门,但朱迪丝仍无视蓝胡子的感受强制性的进入了最后两道门。在歌剧最后朱迪丝和蓝胡子的前三任妻子一起消失时,我理解为他们关系的破裂和无法挽回,然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蓝胡子最后的独白。他轻轻的唱着“从此只有黑暗,黑暗,黑暗”慢慢的消失在了黑暗的城堡中。巴托克的学生——作曲家山道尔·韦雷斯说过:“蓝胡子公爵和朱迪丝,表达了存在于男女之间的二元性,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善与恶,使他们表演着永恒的悲剧。这里有一个孤独的男人,他渴望着一个女人能充分的满足他的欲望,但实际上,他只能得到仅仅一点的满足,这是一种悲剧。而牺牲自己去献身于一个男人,这又是女性的悲剧。割断了相互信赖的纽带之后,留给他的只是永远的孤独和漫长的黑夜,留给她的也仅仅是重复从前女人走过的道路。”

整部歌剧在人物唱段设置,音乐写作,管弦乐配置,甚至是布景上都呈现出了一种哥特式的阴森感,而这种阴森感并不是为了让观众感到恐惧,只是为了刺激感官而让观众切身的感受到孤独带来的感受。巴托克身为匈牙利民族乐派的斗士,终生的目标即是用音乐表现匈牙利的本土特征,但他却也不愿向外界过多的展露自己的孤独感,或许《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不仅是他在探索自我,捍卫匈牙利本土文化和音乐的过程中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的一部叙述自我孤独的自传吧。

[1]张哲.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力作——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J].艺术评论,2015,(08):77-80.

[2]周文娇.巴托克三部舞台作品的戏剧观念及创作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

[3]王晶.歌剧与爱情——巴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男性的声音[J].音乐生活,2013,(02):52-54.

[4]欧南.所有的夜晚都属于你——巴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J].歌剧,2011,(10):30-34.

[5]刘利剑.论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杨永贤.在民间音乐的沃土中耕耘——从巴托克的艺术成就论音乐的民族化创作[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01):52-55.

简爱(1994-),女,汉族,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高师钢琴专业。

猜你喜欢

巴托克公爵大门
轻叩诗歌大门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作为爵士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巴托克
——论其对爵士乐的影响及其编订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浅析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和声特点
离奇的绑架案
我所认识的巴托克(下)
春天的大门
让东方文明打开西方的大门
推理世界的大门
巴托克《小宇宙》之历史解析